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在此之前,大清帝王已持续48年未诞下任何子嗣。面对下一任大清皇帝继承人的人选,大清王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做了一个让张之洞等大臣疑惑不解的决定:让年仅三岁的溥仪为下一任皇帝继承人,让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担任摄政王。
载沣是清朝最后的贵族,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子、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在载沣七岁便世袭了醇亲王的爵位,二十岁被任命为随扈大臣,二十五岁就成了军机大臣,以他这样的资历在当时的清王朝贵族当中绝对是最闪耀的。按理来说,光绪帝死后,醇亲王载沣才是最合适成为下一任皇帝继承人的人选,可为什么慈禧太后临终前选了他年仅三岁儿子作为继承人,而载沣却担任摄政王呢?
在立溥仪为皇帝继承人的问题上,慈禧太后的提议也遭到张之洞等大臣的反对,但慈禧太后却以光绪继位就是兄终弟及,要是再立载沣的话,又是兄终弟及,这样确实也不符合规矩。而且慈禧太后也作为一位母亲,她也希望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后代:“如不给我儿留后,日后我有何面目去见文宗皇帝(咸丰皇帝)!”就这一句,张之洞等大臣便不再言语。
溥仪曾以侄子的身份过继给光绪皇帝为子,而光绪与同治属于堂兄弟,所以溥仪为光绪与同治兼祧的儿子。由此说来,确实溥仪继承皇位要比其父亲载沣更合适。
慈禧太后立溥仪为帝其实也是私心的。在慈禧太后立溥仪为大统继承者时,光绪皇帝已经只剩一口气了,慈禧觉得自己身子骨还可以,过不了多久就会好的。
虽然当时慈禧病重,但毕竟实际掌权统治大清已经46年了,肯定不舍得放心手中的权力,并且认为自己会转危为安的,所以要给自己留后手。很显然后手就是立一个年幼的皇帝,方便自己日后病好了可以继续掌握大权。所以,立三岁的溥仪为帝是慈禧继续垂帘听政、把持朝政的最佳人选。
抛开慈禧太后的私心而言,她立三岁的溥仪还有一个重要考量。当时的清王朝,除了外国势力虎视眈眈,还有本国蠢蠢欲动革命势力外,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洋政府的掌权者袁世凯,因为袁世凯手里掌握了整个清朝的全部军队。
若此时立载沣为帝,袁世凯曾背叛光绪,载沣很有可能跟袁世凯发生激烈的矛盾,甚至有可能会引发袁世凯兵变。在清朝皇室完全没有兵权的情况下,要是这种冲突爆发无异于大清自掘坟墓。然而,立溥仪为帝,就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一正面冲突。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3664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