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日期:2023-05-23 15:17热度:加载中...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后金大破马林营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阿敏曾攻克平壤,此为平壤古城门。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核心提示:

    阿敏是太祖胞弟舒尔哈齐的第二个儿子,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生母为舒尔哈齐的第三位福晋富察氏,亦属嫡出。其名字为蒙古语,当时以蒙古语起名被女真人视为时尚,阿敏即生命,气息的意思。其早年位居后金国四大贝勒之一,但结局却是与其父相仿,因罪贬爵后被囚禁终生,堪称人生在世不如意啊!

    古语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阿敏并没有在山、出山这一说,但其在太祖朝与太宗朝的不同际遇却很有些泉水清与泉水浊的况味。

    在山泉水清

    阿敏年幼的时候,正是父亲舒尔哈齐与伯父努尔哈赤同甘共苦,征战沙场而为统一建州女真大业浴血奋战之时,耳濡目染中,阿敏亦成为勇武之将。万历三十六年(1608),阿敏与褚英一道奉努尔哈赤之命,率兵5000人攻打乌拉部的宜罕山城(位于今吉林宜罕河岸之北),杀敌千余人,获甲300副,大胜而归。太祖对此甚为赞许,其时阿敏已功封“台吉”,地位仅次于父亲与伯父的“贝勒”之爵,是与褚英、代善比肩的同辈堂兄弟。

    此时,太祖已迁居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永陵镇东偏南八里的老城村),政治与经济实力大增的同时,父亲与伯父之间也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且愈演愈烈。作为儿子,阿敏是倾向于父亲舒尔哈齐的。所以,当父亲欲“另居一城”即迁居到位于浑河上游的黑扯木城(位于今开原与铁岭之交界地带)时,阿敏是积极响应者。万历三十六年至万历三十七年间,舒尔哈齐命人前往黑扯木砍伐树木,建造房屋,试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治区域。当舒尔哈齐从北京朝贡后直接前往黑扯木城居住时,阿敏即随父同行。

    太祖闻之,断然采取措施,不仅封锁了舒尔哈齐投奔明朝北关之路,而且连续斩杀了阿敏的长兄阿尔通阿和排行第三的弟弟札萨克图及知情大臣等人。当阿敏陪着走投无路的父亲回到赫图阿拉认罪时,其也是太祖想要处死的对象。因平时征战中结下的情谊,阿敏得到了褚英、皇太极等人的力保,劝说太祖既然宽宥了做父亲的,也应该饶恕他的儿子,阿敏遂幸免一死,被没收了一半原属他的部众与资产。两年后,父亲舒尔哈齐离世。依惯例,固山(旗)的私有性还体现于在继承有一定的统系,即蓝旗原属舒尔哈齐,其被太祖幽杀后,由于阿敏年龄居长,故其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父亲财产的继承人。加上阿敏唯太祖之命是从,且屡立战功,故仍旧得到了太祖的信任。

    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月,太祖亲率3万大军往征乌拉,阿敏随行。当太祖发表其著名的“大树”理论,即乌拉部犹如大树需不断砍伐才会最后仆倒而意欲撤兵时,阿敏与主战派代善站在一起坚决请战,称既然布占泰没有盘踞于乌拉城不出而是于城郊列阵,远道而来的我们为何不战?表现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概。面对群情振奋、士气高昂的众子侄们,太祖遂下令与布占泰决战,从而一举灭掉了乌拉部。

 

    1615年,太祖确立八旗制,阿敏承父亲舒尔哈齐之遗绪,领镶蓝旗,成为拥有国中八分之一土地、人口、军队和财产的旗主贝勒。天命元年(1616),太祖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依次封次子代善、侄子阿敏、第五子莽古尔泰和第八子皇太极为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和四贝勒,命四人共同佐理国家政务,史称“四大贝勒”。4人之中只有阿敏是太祖之侄,这是因为“旗”是贝勒的私有财产,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他人不得染指。加上太祖为了内部的团结与统一,也要顾及到胞弟之子及其附属势力,所以这应是阿敏能位列“四大贝勒”之二贝勒的重要原因。

    天命四年(1619)三月,后金与明朝之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以7万八旗军对阵明朝以辽东经略杨镐为首的47万大军。虽敌众我寡,但面对4路分兵而进的明朝军队,阿敏谨遵太祖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先与诸贝勒在萨尔浒山击败杜松部之明军,又配合代善、莽古尔泰于尚间崖攻破马林部之大营,随后又偕五大臣之一的扈尔汉率2000精兵与代善合击刘铤部,且阵斩刘铤,打败了由清河路进犯的明游击乔一琦部不算,还迫使朝鲜助明之援军姜弘立元帅投降,为萨尔浒之战的最后胜利立下战功。

    此后,太祖灭叶赫,破辽阳,占沈阳,阿敏均在军中征战,甚至夜入朝鲜,打得毛文龙“仅以身免”。因此,直至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太祖去世,阿敏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受命与其他三大贝勒“按月分值”国政,辅助太祖治理后金国,始终是参预国政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

    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初一日,皇太极继承汗位,后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二贝勒阿敏却开始走下坡路了。

    出山泉水浊

    在汗位虚悬的日子里,虽有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新汗一说,但阿敏却清楚地知道其承继汗位的机会实在渺茫,只是自己手中握有镶蓝旗,势力不容小觑,故作为竞争汗位者笼络的对象,阿敏决定牛刀小试。于是,当代善提出由皇太极继承汗位时,阿敏虽表示同意,却私下里向太宗提出“我与诸贝勒议立尔为主,尔即位后,使我出居外藩可也”的拥立条件,即十分想重温其父舒尔哈齐自建独立王国的旧梦。此举自然遭到了太宗的断然否决,被拒绝后的阿敏虽没有什么异样的举动,但却一直在寻找实现这种梦想的机会。

    天聪元年(1627)正月,太宗命阿敏为主帅领兵出征朝鲜,令其只要使朝鲜求和盟誓即可班师还朝。太宗之所以要攻打朝鲜,一则是为后金进攻明朝解除后顾之忧,二则是为了打击驻防于朝鲜皮岛(又称椴岛,位于朝鲜铁山半岛以南的西朝鲜海湾内)明将毛文龙所部。此次出征,既是后金国第一次远征朝鲜,也是阿敏第一次以全军统帅的身份指挥八旗军作战,随行的还有其弟济尔哈朗(太祖胞弟舒尔哈齐第六子)、阿济格(太祖第十二子)、杜度(太祖长子褚英之长子)、岳托(太祖次子代善之长子)和硕托(太祖次子代善之次子)等,3万八旗大军在阿敏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由盛京向朝鲜进发。

    进入朝鲜境内后,后金军在阿敏的正确指挥下,先拔义州城,随后分兵直捣毛文龙所居之铁山,使毛文龙败归海岛。此后,阿敏即率部长驱直入,连克定州、汉山、安州、平壤等数城,渡过大同江而进驻中和。此时,朝鲜国王李��遣使请和,前提是要求后金先退兵,然后议和,阿敏则连续发出两封信函,列举朝鲜发兵助明朝进攻、袭扰后金的7条罪状,明确表示5日之内朝鲜若不来议和,大军将继续进攻。

    同年二月初五日,阿敏挥师占领了黄州城,兵锋直指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终于坐不住阵了,遂派出官员向阿敏表示马上遣亲信大臣前来议和,但阿敏并不想就此停止进攻。其时,众贝勒如岳托等则希望看朝鲜国王下一步的态度再决定进兵与否,阿敏不便违背众议,就柿子挑软的捏,对支持岳托的汉人总兵李永芳大发雷霆,称李永芳为“蛮奴”,申斥说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多言多语!我不能杀你吗?这话还真管用,此后史料中凡遇事,李永芳即“终无一言”。

    于是,大军向平山进发,直趋王京汉城,吓得朝鲜国王李��携妻带子“遁往江华岛”。初七日,八旗军进驻瑞兴。朝鲜国王的使臣进见,表示“自愿认罪”归降,“愿悉索吾土物产以献”即岁贡方物来求得和解。同时,希望后金军驻于此地而不再进发。气势正盛的阿敏早已忘记临行前太宗的嘱托,下令继续前行。随行的岳托知道无法劝止,遂策马还自本营,邀济尔哈朗共议后,两人率部往驻平山城,与阿敏所部“分道而行”。

    阿敏则派刘兴祚乘船至江华岛,迫使朝鲜国王李��派族弟李觉等至营中叩见诸贝勒,献上马匹、毛皮及布匹等前来议和。岳托即提醒阿敏说,既然已与朝鲜定盟,“我等统朝廷重兵不可久留于外”,应提防蒙古与明朝乘虚进犯,“宜急归防御”。哪承想阿敏竟然回答说,“汝等欲归者自归耳”。我一定要打进王京,“明国皇帝及朝鲜国王所居城郭宫殿”,我一直没机会见识一下,“今既至此,何不一见而归乎?”而且我想到汉城附近再议和,如果不成,我等就在此处“屯种以居”,如思念妻子儿女,国内哪有不送她们来与我们团聚的道理?随后又特别向杜度说,“他人愿去者去,我叔侄二人可同住于此”。杜度本来因父亲褚英之事在国内即备受歧视和怀疑,故“变色”答道,我为什么要与你同住?皇上才是我的亲叔父——把阿敏顶了回去。

    见此情景,岳托、济尔哈朗等各自归营,令八旗大臣共议此事。七旗大臣所议皆同,只有阿敏本旗大臣顾三台等“从阿敏议”,导致“议久不决”。于是“岳托、济尔哈朗、阿济格等同会于一所共议”,岳托即派阿敏之弟济尔哈朗去力谏其兄,说我将自率我的两红旗兵还朝,两黄旗、两白旗兵也会跟我回去,要去汉城就让他自己去。众怒难犯,陷入孤立的阿敏最后不得不服从众议而班师还朝。

    回朝途中,阿敏看上了朝鲜进献的一个美女,即想据为己有,但因不合理法,故岳托劝其献给太宗。阿敏不服,质问说你父亲代善在出征蒙古时不是纳了一个女人吗?为什么我就不行?岳托也不示弱,回答说那是先献给汗后又赏还的,你当时不是也被赏了一个吗?而你现在的做法属私自纳娶,是不允许的。不得已,阿敏只好将朝鲜美女上缴,但终是心有不甘,第二天即差手下副将纳穆泰去向太宗讨要。太宗的答复是“未入宫之先,何不言之?今已入宫中,如何可与?”阿敏遂愤愤不平,常在朝会时给太宗脸子看。史料记载说,太宗不想因一个妇人而伤了兄弟间的和气,就将这位朝鲜美女赏给了手下正黄旗的总兵官楞额礼,但从太宗后来能将尊贵的东宫侧福晋赐予大臣南褚的事实看,其有故意不将朝鲜美女赏给阿敏之嫌。

    因此,阿敏从太宗即位之初,就涉嫌心怀异志。太祖朝,其毫无疑义地听命于太祖,自然“泉水清”;而面对年轻的天聪汗,阿敏值得商榷的所作所为,为其于太宗朝由“泉水清”而变得“泉水浊”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章】

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死:病死还是被袁崇焕炮击?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祖长子褚英:功亏一篑世上英雄本无主

清太祖胞弟贝勒舒尔哈齐:兄弟患难与共

清太祖之侄二贝勒阿敏:多少遗恨不称意

标签: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3566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