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张居正,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可是明朝万历皇帝期间的宰相,而且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还在明神宗时期为了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一场变法革新运动。那么张居正这一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政治方面
张居正大力整顿吏治,加强内阁权力。为了改变吏治腐败的状况,张居正创设了“考成法”,提出了“惟以安静宜民者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的考察内容,并令各级政府建立“考成簿”,依此逐级考察,使“月有考,岁有稽”,从而保证了各级官吏对中央政令的贯彻执行。在执行“考成法”的同时,张居正还调整领导班子,裁撤冗员,提拔重用“廉能官员”,他认为“政以人举”,“一方之本在抚、按,天下之本在政府”,因此要严格选用各级官员。在选官过程中,他不限资格,不循虚名,不求高调,只看其是否有治国才能,在这一用人方针指导下,使一大批支持改革而又有才干的人得到提拨和重用,如谭纶、王崇古、张学颜、潘季驯、戚继光等,都是一时的干才。政治上的整顿和改革,使嘉靖以来的腐败局面为之一变,“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中央的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军事方面
张居正重视边防,他认为“当今之事,其可虑者莫重于边防,庙堂之上,所当日夜图画者,亦莫急于边防。”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张居正支持王崇古、戚继光等人加强西北边防的计划,并起用名将李成梁防守辽东,一方面防御蒙古,另一方面镇抚建州女真,对安定边防起了积极作用。在此期间,明东南沿海的防务也大大加强,曾多次打败佼寇的进犯,使明朝边防危机有所缓和。张居正在加强边防的同时,还注意改善与蒙古族的关系。早在隆庆年间,张居正就支持“俺答封贡”,使蒙古俺答汗“愿世为外臣,贡方物”,此后,又整理屯政,“修复屯田,蓄吾士马之力”。张居正执政时期,边境安宁,明与蒙古及女真族的关系有所改善。
财政方面
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针对豪强地主拖欠田赋的情况,张居正首先清理“通欠”,规定“自隆庆改元以前通租,悉踢蠲除,四年以前免三征七”,命地方官严厉限期追缴,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张居正还针对大地主隐瞒田产、逃避赋役的情况,从1578年(万历六年)到1581年(万历九年)对全国土地进行了大规模清丈,重新登记田产,使农民产去税存、地主有田无粮的现象有所改善。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还进行了赋役制度改革,推行了一条鞭法。
根本原因,张居正推行的改革触犯了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张居正推行的税收政策为一条鞭法,收取税收时,按每户的人头来收取,即是摊丁入亩。这样一来,张居正在缓解农民和土地的矛盾之时,贵族阶层他们便失去很多从中谋利的机会。当张居正的改革正在施行时,眼看自己的利益逐渐被剥夺了,他们便召集贵族阶层对张居正的新政实行阻挡,张居正的新政便夭折了。
直接原因,明朝的财政已经积贫积弱很久了。在嘉靖和隆庆年间已是如此,张居正的改革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此之外,明朝不仅在经济上有严重的亏损问题,军事和政治上等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明朝的官兵很多,每年老百姓要交更多的税来供养这些官兵,国家在粮食存储方面也大大不如从前。
加上,明朝廷拥护张居正推行改革只有冯保和李太后,加上朝廷中,保守派的声音盖过了以张居正为首的改革派,在张居正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导致新政在施行过程中,难度很大。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877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