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位置:首页  »  历史讲堂  »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日期:2023-04-03 23:43热度:加载中...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前,是北洋军阀的时代,从1912年到1928年共16年。这一时期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正好是四年。第一期为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时期,第二期为1916年至1920年的皖系军阀时期,第三期为1920年至1924年的直系军阀时期,第四期为1924年到1928年的奉系军阀时期。

这期间的政治局势非常混乱,但总的来说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北洋政府,另一条主线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北伐战争之前北洋政府一直是全国政治舞台的中心,直到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全国政治舞台中心逐步转到南方,到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国民党政府实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后,全国政治中心也就正式转到了南京。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1、先说第一个时期,袁世凯时期(1912年2月-1916年6月)

辛亥革命胜利后,按照南北谈判的最终结果,由袁世凯出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虽然获得了总统的位置,但摆在袁世凯面前的有两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革命党坚持要他去南京就职,但袁世凯的大本营在北方,如果到南京上任,就势必会力单势孤,成为南方革命党的傀儡;第二个问题是在他就任大总统之前,南方革命党制定出了一套《临时约法》,这套约法简单来说就是实行内阁责任制,由国会中获多数议席的政党组建内阁,且内阁责任制下大总统做出的决定,要内阁总理签字后才能生效,说白了按照《临时约法》,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基本被架空。

无论是到南京就职还是《临时约法》,都是架空袁世凯的手段,不过袁世凯沉浮宦海三十多年,这点把戏对于他来说要解决并不难。他先是在北京策动了一场兵变,时间正好是南方代表团来到北京的第三天,兵变的主演是北洋第三镇的领导曹锟,演出的内容就是在北京到处抢劫放火,面对这种情况,袁世凯无奈地对南方代表团说,不是我老袁不愿意去南京就职,现在北方实在太乱,我真的是走不开呀。这下,南方革命党也没有办法,只得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了。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很快就出现了“府院之争”,因为按照《临时约法》,当时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所以总理的权力就很大,完全能制约住袁世凯这个总统。袁世凯时期的第一任总理是唐绍仪,他做了三个月的总理,跟袁世凯吵了三个月,最后辞职不干了。唐绍仪辞职后,袁世凯便提名外交总长陆徵祥出任内阁总理,不过陆徵祥的内阁成员名单始终没能在国会通过,陆徵祥内阁最终也就胎死腹中。到了这个时候,袁世凯便提名他的老部下赵秉钧出任第三任总理,不过赵秉钧的总理只是过渡性的,因为这个时候大选已经展开,谁都知道大选中产生的总理会替代赵秉钧,所以让赵秉钧当总理也就没人反对了。

在1913年的大选中,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获得了胜利,他也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个民选总理,可惜的是在他即将赴北京就任的时候,在上海火车站被人刺杀身亡,宋教仁的死立即引发了革命党与袁世凯之间的激烈冲突,孙中山认为袁世凯已经抛弃了宪政要实行独裁统治,南方革命党因此很快就与袁世凯决裂,并于1913年7月发动了“二次革命”。但这次革命准备非常仓促,而且革命党人势力单薄,很快就被袁世凯镇压了下去,孙中山、黄兴等人再次流亡海外,开始了革命的再创业之路。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在稳定了南方局势后,袁世凯逐渐将权力集中到了自己手上,为此他做了五件事情:

1.1、软禁副总统黎元洪。

他把黎元洪从武汉强行架到了北京,并将其安置在了北京瀛台,也就是慈禧软禁光绪的地方,好吃好喝地供着,把黎元洪这个副总统控制了起来;

1.2、解散了国民党,废除了《临时约法》。

老袁先是软硬兼施,逼得国会通过了他修改的宪法,而老袁的宪法是将《临时约法》的内阁责任制改为了总统制,在老袁的宪法当中,袁大总统将会发挥超级劳动模范的精神,把所有的责任都一肩挑了。在总统制的宪法通过后,老袁很快就宣布国民党是非法政党,将国会中的400多名国民党议员一网打尽,扫除了政治上的最大对手;

1.3、取消国会。

总统制有了,副总统被软禁了,国民党也没了,接下来能制约袁大总统的就只有国会了,虽然到这个时候国会只个摆设,但摆在袁大总统面前多少有些碍眼,于是袁大总统干脆连国会也解散了;

1.4、削弱段祺瑞等人的兵权。

中国历史上向来都有开国皇帝杀功臣的传统,只不过老袁没有学朱元璋,而是学了赵匡胤,温柔地削掉了创业元老们的兵权,首当其冲的就是有着“北洋之虎”称号的段祺瑞和“北洋之犬”称号的冯国璋,毕竟老袁已经做了全国的老大,手下的兵权太大了总是个威胁,还是把兵权拿在自己手上最为安全。

PS:北洋三杰中的另一位“ 北洋之龙”王士珍经常处于隐退和出仕之间,他经常是出来做一段时间的官,然后就辞官回去隐居,所以对袁世凯构不成威胁。

1.5、军民分治。

通过以上举措,中央的权力都归了老袁了,可地方上还有大量的都督,这些都督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对于老袁来说也是威胁。于是老袁便在地方设立了民政长,也就是省长,主管地方行政。将地方都督改为督军,只管地方上的军事,相当于省军区司令。通过这个办法,地方都督的实权大为缩水,老袁这个中央的总统就没人能撼动了。

在完成了这些工作后,袁大总统的权势也达到了巅峰,就在这个时候老袁却犯起了糊涂,于1915年12月12日宣布称帝,史称“洪宪帝制”,老袁称帝的举动一下子引发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称帝后没多久,不仅各地成立了“护国军”起兵反对他,就连他自己的北洋系统也出现了分裂,到后来他竟然连北洋军都指挥不动了。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老袁不得不宣布取消称帝,最终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国的一片骂声中死去,享年57岁。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2、皖系军阀时期(1916年-1920年)

老袁死后,他的小弟们便纷纷崛起,各地的军阀们都为争夺老大的位置开始混战了起来。北洋时期的军阀非常多,在这里只说主要的几个:

2.1、北洋系主要分为三个派系

2.1.1、皖系,掌门是段祺瑞,在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的局面下,段祺瑞乘机从北洋系拉出了一帮兄弟组成了皖系,因为带头大哥段祺瑞是安徽人,派系便因此得名,背后的黑势力是日本;

2.1.2、直系,掌门人是冯国璋,这个派系的来历与皖系差不多,只是带头大哥是另一位北洋领袖冯国璋,冯国璋是河北人,派系便因此得名,背后的黑势力是英美;

2.1.3、奉系,其领导成员以张作霖起家时候的老兄弟为主,这些人基本都是绿林好汉出身,属于典型的草根一族。因为老大张作霖是奉天(沈阳)人,派系因此得名,背后黑势力是日本。

2.2、其他派系

2.2.1、滇系,前期领导人是蔡锷,在蔡锷死后唐继尧成为了新的领导人,因主要势力分布在云南而得名;

2.2.2、桂系,第一代桂系掌门人是陆荣延,也被称为旧桂系,后来旧桂系被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推翻。这一派系因主要盘踞在广西而得名;

2.2.3、阎家班,以阎锡山为首,主要盘踞在山西;

2.2.4、冯家班,以冯玉祥为首,主要盘踞在西北,因此也被称为西北军。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首先崛起的是皖系,在袁世凯死前,他指定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继任总理。对于段祺瑞来说,黎元洪在北京没有任何势力,而自己手上有兵,黎元洪这个总统自然容易被他操控,便接受了袁世凯生前的安排,与黎元洪组建了新的一届政府。

不过与黎元洪共事了一段时间后,段祺瑞便膨胀了起来,毕竟黎元洪就是个光杆总统,没有任何实权,便逐渐不把黎元洪放在眼里,把黎元洪当成了摆设。被摆设久了,黎元洪终于忍不住发飙了,撤去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便离开了北京,跑到天津暂时隐居了起来。段总理走了,北京便空虚了,这个时候张勋就带着他的5000“辫子军”进京搞了出“复辟”的闹剧,还赶走了总统黎元洪。见时机成熟,段祺瑞在天津组织了讨逆军攻打北京,“辫子军”不是讨逆军的对手,很快就被讨逆军击败,段祺瑞随后以“再造共和”的功绩进入北京再次担任了总理。

通过这番风波,黎元洪也知道没实力就算当了总统也是窝囊,就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了另一位实力派人物,北洋直系首领冯国璋。老冯是凤凰男出身,到了晚年没想还能当上民国大总统,不禁喜极而泣,立马就屁颠屁颠地离开了大本营江苏,跑到北京当起了总统。

老段和老冯是多年的好基友兼战友,刚开始的时候老段也很欢迎老冯的到来,但是很快两人就撕逼了,因为老段要“武力统一全国”,在这个过程中,老冯的直系迟早会成为“武力统一”的对象,对于根本利益老冯是不可能让步的。

很快,老冯就意识到自己在北京当总统总感觉哪儿不对,是的,北京是老段的地盘,老冯的地盘在江苏,待在北京不就等于被老段架空了么?想明白了的老冯便在1918年10月10日把总统的位置让给了徐世昌,自己回到老巢江苏去了,一年之后,也就是1919年12月28日,老冯抛下了他的北洋兄弟,往登了西方极乐,曹锟继承了他的遗志,成为了直系新的首领。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老冯死后,皖系和直系作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两大军阀派系,自然是水火不容,一方面皖系要“武力统一”,另一方面直系至少也要保住自己的地盘,于是双方最终兵戎相见,于1920年7月14日爆发了直皖战争,在开战之前,直系将奉系拉到了自己的阵营,所以这场战争实际上是奉系直系两家对战皖系一家。

直皖战争打的很快,4天就结束了,头两天双方只是试探性进攻,各有胜负,到了第三天直系几乎全歼了皖系主力,皖系命悬一线。到了第四天也就是18日,张作霖的奉系也赶到了战场,见皖系大势已去,便主动与直系一起向皖系发动了最后的进攻,皖系被彻底击败。

此战之后,段祺瑞下野,皖系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北洋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直系时期。

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再说说这段时间孙中山的动向。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远赴日本重组了革命党组织,并在国内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到了1917年7月,孙中山来到广州组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由此开始了革命新的阶段。在组建了军政府后不久,孙中山就发动了“护国运动”,依靠的是桂系陆荣延、滇系唐继尧、粤系陈炯明以及自己雇佣的海军组成了“护国军”。不过因为依靠的主要都是地方军阀,而这些地方军阀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没有孙先生那么伟大的革命理想,所以打到湖南后"护国军”就各自为战,很快就被段祺瑞和冯国璋的北洋军打败,孙先生于1918年5月离开了广州,“护国运动”失败。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3、直系军阀时期(1920年-1924年)

在打败了皖系后,直系成为了实力最强的军阀,但是直系的问题非常严重,首先是直系没有一个领袖人物,接替冯国璋的掌门人曹锟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其实都远远不够,更要命的是曹锟还通过贿选当上了总统,贿选丑闻曝光后,曹锟名声扫地,连带着直系也一起声名狼藉。

二号人物,实际上的领袖吴佩孚虽然特别能打,但跟段祺瑞一样,缺乏政治头脑,不懂得平衡,在获得直皖大战胜利后就与奉系闹起了分赃不均的矛盾,最终导致了1922年4月的第一次直奉大战。

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系尽出主力12万,直系也不甘示弱,由头号战将吴佩孚领衔10万大军迎击奉系,双方在河北爆发了大战。在这场大战中,由于张作霖的奉系领导基本都是绿林好汉出身,这些人都没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平时打群架、打小规模战争可以凭着勇武获胜,但一旦遇到大规模的正规战,就被以北洋正规军为班底的直系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五天的战役最后以奉系的惨败收场,此战奉系死亡3万多人,被俘4万多人,张作霖本人也差点被俘,这一战也是“玉帅”吴佩孚的巅峰之作。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在这场大战之前,冯玉祥被吴佩孚安排监视与张作霖有勾结的河南督军赵倜,不过赵倜也是个糊涂蛋,在大战胜负不明的时候就大呼“吴佩孚死了,张作霖必胜!”公然倒向了奉系,在奉系战败后,赵倜也自然没好果子吃,地盘直接被冯玉祥给夺了。战后论功行赏,吴佩孚让冯玉祥当了河南督军,却没有注意到冯玉祥其实并不可靠。

战败后的张作霖回到东北后痛定思痛,夺去了以前绿林出身的老兄弟们的兵权,大量启用了军校出身的一批新的将领,如杨宇霆、郭松龄等,用现代化的军事理论重新训练了20万精兵,这成为了他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获胜的基础。

到了1924年9月,养精蓄锐2年的张作霖倾全部主力20万进攻直系,吴佩孚也再次率领直系主力20万迎战张作霖,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主要在山海关展开了激战,这场大战没有任何的预演,一上来就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时间山海关杀得血雨腥风,双方士兵的尸体也是堆积如山。直奉双方在山海关角力了一个月后,冯玉祥在直系的后方突然叛变,率军攻入了兵力空虚的北京,抄了直系的老家,导致直系全线溃败,此后奉系乘胜入主北京,北洋也迎来了最后一个时期,奉系时期。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4、奉系军阀时期(1924年-1928年)

奉系入主北京后,便迅速扩大战果,很快就从北方打到了长江流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这就震惊了南方的军阀们,于是南方的直系军阀在这个时候放下了手头的争端,一致对付张作霖,由此爆发了“浙奉战争”,“浙奉战争”的结果就是奉系大败,直接被赶出了长江流域。

而这个时候,冯玉祥与郭松龄联手反叛了张作霖,郭松龄手上拥有的是张作霖最为精锐的第三军团,由于事发突然,张作霖一时间无法招架,郭松龄甚至一度打到了张作霖的老巢奉天附近,老张也一度被逼得几乎下野,虽然郭松龄的叛乱最终被平定,但张作霖也因此元气大伤,直到死的时候奉系也没恢复过来。

而吴佩孚虽然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大败,但主力仍然保留了下来,很快他就在武汉站住了脚跟,并重新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到1926年北伐前夕,与孙传芳、张作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5、北伐战争

护国运动失败后,孙先生重新组建了中国国民党,并于1920年11月28日回到了广州,于来年5月5日担任了“非常大总统”,“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此后孙先生在苏联的帮助下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农”三大政策,建立了黄埔军校,并逐步发展出了属于革命的军队,可惜孙先生在1925年逝世,没有看到北伐胜利的哪天。

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誓师北伐,北伐的主要目标就是当时的三大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此时的吴佩孚并没有把北伐军放在眼里,他集结了全部的主力在河南对付冯玉祥并防范张作霖,只安排了赵恒锡等湖南地方军阀抵挡北伐军。不想北伐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很快就拿下了长沙,占领了几乎整个湖南。

听闻湖南兵败,吴佩孚才知道自己太掉以轻心了,于是调集主力南下,打算在湖南湖北交界处与北伐军决一死战。正当他调兵遣将的时候,北伐军攻入了湖北,吴佩孚集中了几乎全部主力与北伐军在汀泗桥和贺胜桥展开了大战, 这两场战役都打得非常激烈,尽管“玉帅”吴佩孚能征善战,但还是不敌此时已经兴起的北伐军,经过五天的血战,吴佩孚战败,不得不退守大本营武汉。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到武汉后,在攻城不下的情况下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战术,很快就断绝了吴佩孚的补给,吴佩孚最终不得不放弃武汉逃到了河南,吴佩孚大势去矣。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在击败了吴佩孚后,北伐军转而攻向了孙传芳。孙传芳与吴佩孚虽同属直系,但在北伐军进攻吴佩孚的时候,孙传芳企图坐山观虎斗,不想在北伐军调转矛头攻向自己的时候也没能抵挡北伐军的攻势,在江西战场丧失了几乎全部主力,很快就丢失了江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苏、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孙传芳所谓的“五省联军”,此时连一个完整的省都没了,孙传芳也大势去矣。

在北伐军攻入长江流域后,经过了一个短暂的“宁汉分流”时期,到了1927年底,蒋介石重新统一了国民党,结束了短暂的“宁汉分流”格局,并于1928年1月实施了第二次北伐。

到了这个时候,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见吴佩孚和孙传芳失势,便见风使舵地加入了北伐,使北伐军总人数达到了70多万人,而此时的张作霖手上只有大约30万人马,自然不敌兵力、士气、战力都占优的北伐军,到了1928年6月就撤出了北京,撤到了关外,在撤退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承了奉系,于1928年底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就此结束,北洋军阀史也就此结束。

【相关文章】

北洋军阀逸事:辫帅张勋拿火车换女人

五四运动导火索源自北洋军阀派系斗争

民国北洋军阀混战为何还能保证国家统一

北洋军阀历史事件

北洋军阀与国民党关系如何 两者有什么关系

标签:北洋军阀  军阀  历史  民国时期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789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