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一代奸雄的人生落下帷幕,终年六十六岁。他生前几十载岁月都在为争夺天下霸权而奋斗,但直到去世之前,他都没有废献帝而自立为王。待到他的儿子曹丕推翻汉朝之后,才将他追尊为武皇帝,建立起了曹魏的政权。
同是三分天下的主要人物,刘备临死前仍念念不忘兴复汉室的愿望,才有了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的事件。相比之下,曹操的野心更是大。但在临终之前,让曹操挂念却不是未竟的事业,而是他年仅五岁的儿子曹干。
曹操去世时已年过花甲,而第二十五子不过五岁,便将他托付给了曹丕。曹干年幼懵懂,拉着曹丕的手就叫父亲。这原本只是小孩闹出的笑话,6年却之后发现真高明。
一生痛失多妻儿,临终托付幼子
在《三国演义》中,人们对曹操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时值东汉末年天下动乱,他奸诈的一面便显得更为突出。但他同样是为人夫为人父,在因乱痛失多个妻儿之后,也留下了不少悔恨和痛苦,这便是他临终前放不下幼子的重要原因。
而其中最令曹操感到悔恨的,便是因自己贪欢而使儿子曹昂被杀。曹昂文武双全,十九岁便被举为孝廉,更成为战场驰名的少年将领。
然而,天妒英才,曹昂死于战乱,而他的死与父亲的风流韵事也有些推脱不掉的关系。曹昂去世之后,他的养母丁夫人痛苦不已,甚至不肯再和曹操相见。
丁夫人本是曹操的结发妻子,在她回娘家之后,曹操还曾上门相请,确实对她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最终丁夫人还是不愿跟随曹操回去,两人之间的夫妻关系便因此而断。
当时曹操尚且年轻,且忙于天下争霸的大事,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晚年病重回忆一生时,才后悔过往对于家人的种种亏待。曹冲十三岁夭折对于他的打击更是巨大,这本是他心中的世子之选。曹冲是当时有名的神童,据《三国志》记载:“冲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操生前不能护儿女周全,如今临终更是担心年幼的曹干会受兄长加害。
所以,曹操在临终前叫来了曹丕,将年幼的曹干托付给他,交代他善待自家兄弟。
遵父命善待兄弟,孩童笑话背后却高明
曹操去世时,最小的儿子曹干年仅五岁,而兄长曹丕已到了能做他父亲的年纪。于是年仅五岁的曹干常将关系弄乱,误称曹丕为“阿翁”。这原本是小孩子闹出的笑话,曹丕起初没有深究,等到日子长久之后,曹丕才真正意识到父亲曹操的用意,可谓是实在高明。
所谓“知子莫若父”,曹丕为人怎么样,曹操心中还是有数的。当时为了争夺世子之位,曹丕和曹植之间已经爆发了多场较量,后期曹植明显落了下风。
历史上有名的“七步成诗”事件,就是发生于这两兄弟之间。曹操担心,在自己百年之后,年幼的儿子或许也逃不了兄长的加害。于是故意将幼子留在曹丕身边,以期唤起他的兄弟之情。
不得不说,曹操的计谋果真是高明。直到六年之后曹丕去世,他都不曾多加迫害自家的兄弟,甚至还将曹植从牢里重新放了出来。
这个留在他身边抚养的最年幼的弟弟,更是得到了他的多加照顾。曹操生前出的这最后一招,也避免了曹家的兄弟的厮杀。否则,以曹丕的心思,或许会再铲除对他有威胁的兄弟。
黄初七年五月,魏文帝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直到他去世之前,都谨遵曹操的遗愿,将弟弟曹干照顾得很好。
而曾被他视作眼中钉的弟弟曹植,也因他的宽恕而重获自由,多年前两子夺嫡的恩怨也一笔勾销。
如同曹操的“奸雄”名声一样,曹丕亦被世人认为是奸诈的皇帝。但他心中多少有顾念亲人之情,否则也不会因曹植的七步诗而放下杀机,更不会听从曹操的遗愿,最终顾全了他的兄弟们。而曹操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唤醒他内心深处的良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可以有野心,但不可有良知。曹操奸诈了一生,临终前回顾的依然是温情。也是这样的高明安排,使得他的其他儿子都得以保全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71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