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30日,我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汪伪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以重建海军不容有丝毫疑虑之余地”于同年4月1日设立了伪海军部,下设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以及汉口基地部,从而构建起来伪海军体制。那么汪伪的海军体系以及战斗力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汪伪政权的海军部“管理全国海军行政及海军军令事宜”,设部长一人,负责全军事宜;次长2人,辅助部长处理部务。内设总务、军衡、军务、军械、舰政、军学、军需等司,其中总务司主掌法规制定,军衡司主掌海军军官任免、褒赏和惩罚,军务司主掌军舰配置与调遣、军港建造,军械司主掌海军武器管理与维护事项,舰政司主掌舰体与舰机修造,军学司主掌海军学校,军需司主掌经费与供给事项。汪伪海军部还为日本主子设了顾问室,一切部务须经顾问室同意后才能实行。日本通过军事顾问制,实际上控制了汪伪海军最高决策权。
汪伪海军军官
汪伪海军的地方机构采取要港、基地队、基地区队三级体制。1940—1945 年,伪海军先后建立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和汉口基地部。
南京是长江重镇,且为汪伪政府首都,军事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故汪伪海军部成立“南京要港部”,任命许建廷为南京要港司令,统辖长江下游各基地队及驻泊舰艇,以拱卫南京。司令部下辖南京基地队、江阴基地队以及无锡基地区队、闵行基地区队和定海特别基地队,辖区为长江东部流域、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江浙沿海及各岛屿。
1941年10月,汪伪在广州设置要港司令部,下辖广州、白蕉两个基地队以及横门等基地区队,辖区为珠江等流域,沿广东海岸北自南湾岛起,西南至北部湾一带。
身穿海军服的汪精卫
1943年初,日军与汪伪政府认为长江中上游水域防御却无专责机关,主张“海军亦有设防必要”。因此设立汉口基地司令部,下辖汉口基地队,管辖区域为长江上游、洞庭湖水域、汉水流域,负长江上游水上治安维持之责,并随时随地协同友邦海军,警备江汉各地防务。
在建制上,各要港司令部、基地部直隶于伪海军部。为了加强对汪伪海军的控制,日军在要港司令部内设立了辅导部,掌握着司令部的军政大权,对练兵营的水兵、轮机等科目进行辅导,地方舰队指挥权亦控制于日本人之手。
汪伪海军成立后,辅导官始终是太上皇,发号施令,操纵一切,禁止汪伪海军悬挂汪伪党旗,禁止宣传汪伪理论,不准成立汪伪党部,甚至不准唱汪精卫醉心的"国歌"。
汪伪海军旗语兵
汪伪政府虽大肆宣传建设海军,实际上日军不希望汪伪海军太过强大,汪伪海军多为再生残破军舰与新造小艇,本质上是日本海军附设的一个庞大的武装警察特务部队。同时,日军也不允许汪伪海军部门掌控实权,汪伪各级海军部门都设有顾问机构,这些顾问是汪伪海军的“太上皇”,一切海军事务须经顾问同意后才能施行,汪伪海军的傀儡性质暴露无遗。
关于伪海军部部长人选,日本人最先看中的是前海军部军械司少将司长林献炘,但林献炘不愿被汪伪所利用,称病婉辞。以陈璧君为首一部分汉奸主张由由褚民谊担任伪海军部部长,但褚与海军素无关系,周佛海等人坚决反对。这个提议由于反对声音众多,一直无法解决,汪精卫只能先自己暂兼伪海军部长一职。
任援道
此时,日本人又看中了伪第一集团军军长任援道这个大汉奸,任援道对日本主子的恩宠表现得感激涕零。1943年5月,汪精卫以政务繁忙为由,辞去海军部部长一职,由任援道出任伪海军部长。1944 年 11月,汪伪驻日海军武官长凌霄因得到日本的支持,挤掉了任援道,出任海军部长。
汪伪海军将领大多来自原国民党海军,由于抗战前国民党海军内部派系众多,有福建系(陈绍宽)、电雷系(欧阳格)、广东系(陈策、陈济棠)、东北系(沈鸿烈),各派互为斗争。东北系既受蒋介石的电雷嫡系打压,还受掌控中央海军的福建系排挤。很多海军军官因派系矛盾,自感前途无望而售身于敌。如东北系凌霄虽有海军中将头衔,因既非福建系,又与蒋介石有矛盾,在海军中始终未得到实际职权,故汪伪海军部成立后,转投汪伪政府。
汪伪海军的军舰主要包含再生舰与新造小型军舰两类,到抗战末期,汪伪海军除日本交还之大小舰艇数十艘不计外,由海部直托江南造船所新造小型炮艇亦有四十余艘,分配于华中、华南、华北沿海沿江地区。
汪伪海军舰只
“再生舰”是指原国民政府军舰搁浅或沉没后,日军将尚有一定价值的舰艇打捞,送到修船厂进行修复,并重新安装武器系统后再次服役的舰艇。吨位较大、战斗力较强的再生军舰(平海、宁海、逸仙等)编入日本海军舰队,而吨位较小、火力较差的再生舰艇多移交给了汪伪海军。如1940年5 月,日本向南京要港司令部移交了海兴舰(原国民政府 860 吨级永绩舰)。海兴舰是汪伪海军中火力最强的军舰之一,长期充作南京要港司令部的旗舰,同时兼顾伪中央海军学校与伪中央水兵训练所训练之用。
汪伪海军部认为南京要港司令部仅依靠几艘再生舰,难以胜任长江下游广大区域的巡防任务,于是开启了造船计划。但日军不愿为汪伪海军建造较大的炮舰,最终只批准了 D 型特种炮艇以下型号的造舰计划。
1940年4 月,汪伪海军建造的第一艘 D 级特种炮艇江平炮艇下水。从1940 年起,汪伪政权陆续建造 D 型特种炮艇共有江平、江安、江澄、江清、江宁、江康、江通、江达、江丰、江裕、江荣、江华等 12 艘,又建造“E级小型炮艇”江一号至江十八号等 18 艘。
汪精卫视察伪海军
1942年,汪伪拟建造 B 型炮舰1 艘,C 型炮舰3 艘,D 型炮舰4 艘,但是没有得到日本主子的批准,这个计划从此搁浅。因此到汪伪政权倒台之时,共拥有再生舰数十艘,新造舰艇 52 艘,相较于国民政府海军,确实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全面抗战期间,日本及汪伪海军遭到中国军队重大打击。仅在长江上,汪伪被国、共两军击沉敌舰共 81 艘。1942 年,山东根据地游击队偷袭汪伪威海卫基地部训练营,使日伪官兵“重伤 25 名,轻伤 30 名”,并缴获伪海军“训练用步枪90 枝及旧机关枪 5 挺”。日伪海军面对国共两党的游击战一筹莫展,只能疲于奔命。
抗战后期,在中国军队的攻势及盟军节节胜利的影响下,伪海军官兵不得不考虑出路。1944年11月5日,伪威海卫基地部刘公岛海军练兵营卫兵队长郑道济等人率领部分官兵起义,成功夺取在刘公岛驻防的舰艇,驶往中共根据地。刘公岛伪海军起义犹如在敌伪营垒里爆炸了一颗巨型炸弹,使敌伪大为震惊。起义点燃了伪军的投降与叛逃的导火线,此后汪伪军队“不是逃亡,就是投降,敌军自己的士气也日益灰颓。
日本投降后,为防止中共接收日伪占领区,蒋介石一方面命令国民党部队积极推进,另一方面命令中共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同时要求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蒋介石以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任援道为国民党南京先遣军司令官,“负责京、苏一带治安,所有该司令官原统辖之军警保安团队,以及江苏全省、南京附近各种部队,统归该司令官节制指挥”。
汪伪军舰
1945年8月,国民政府海军部任命曾以鼎为上海海军总接收专员、余振兴为华北海军总接收专员、刘永诰为华南海军总接收专员、方莹为海军汉浔区接收专员、李世甲为海军台澎接收专员。国民政府海军对汪伪舰只中原属于日军掳掠的舰只,物归原主,如伪广东要港司令部的江兴与复兴原属香港当局;原属于国民政府的军舰,重新编入国民政府海军舰队。汪伪海军自造的舰艇也大都编入国民政府海军舰队,一些老旧不堪的舰艇则予以废置处理。
当时,中共对海军的接收条件有限,而蒋介石依靠着美国和日伪海军,迅速完成了接收,汪伪海军基本原封不动成了国民政府的海军。
刘公岛起义的国民党海军
蒋介石一心发动内战,对汪伪海军汉奸处理宽大,多数未追究历史罪责。对于汪伪海军士兵被大量的留用。当时国民政府海军仅有舰艇 15 艘,且历年未经修理。在接收日伪海军和依靠英美援助的基础上,国民政府重建了一支新海军,至 1947 年,国民党海军
舰艇 449 艘,官兵合计在 3 万左右,大部分由汪伪海军收编而来的国民党海军又充当了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的工具。至于这些国民党海军的结局,不是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消灭,就是主动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极少数漏网之鱼则是随同蒋家父子逃往了台湾。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527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