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时期倒数第二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实就是一个无能昏庸的皇帝吧。的确,朱由校的种种表现,的确让人对他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是,不做就真的代表没有能力去做吗?朱由校到底是不是一个昏君,他是真的一辈子只会做木工,别的什么都不会吗?
朱由校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五位皇帝,因在位期间重用宦官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又因酷爱木工,又被称作“木匠天子”。朱由校生于万历三十三年,父亲是明光宗朱常洛,祖父是长达三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继位的明光宗在位仅一个月就因服用红丸去世,年仅十六岁的朱由校登基成为大明天子。
朱由校在位期间正值明末动乱,崛起于黑水白山之间的满洲贵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不断进犯辽东,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节节胜利,明朝在辽东不断丢城失地,在朝廷内部党争日益激烈,由于在朱由校登基上立下大功的东林党声势日涨,逐步掌握朝廷大权,但随着在辽东的失利,一股不满东林党的势力逐渐聚拢在宦官魏忠贤周围与东林党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在这场斗争中阉党集团大胜,东林党损兵折将,不是被处死就是被罢官去职,虽然阉党取得了胜利,但是由于党争的缘故,朝廷也失去了整个辽东
1627年在位七年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因落水染病最终去世,由于未留下子嗣,临终前下旨由皇五弟朱由检继承大位,朱由检登基后追尊皇兄为“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谥号是后代对前代人物的盖棺定论,由于后代君王大多是前代君王的子嗣或兄弟,因此在追尊谥号时大多挑选好的词,当然末代皇帝除外。从朱由校的谥号中来看“襄”“靖”“庄”“悊”也都是上谥,由于朱由检是因为兄长没有子嗣才得以继承大统,因此对皇兄的评价也都是极好的。
从庙号上来看“熹”,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不好的词,其实不然,在《 逸周书· 谥法解》中“熹 :有功安人曰熹”,即朱由检认为皇兄在位时有大功,因此才定下“熹宗”的庙号。
那么朱由校在位时真的有大功吗?还是说朱由检纯粹是出于对皇兄的感激才追尊为熹宗的?
在作者看来,朱由校虽然称不上有大功,在位期间疏于政务,但绝对不是傻子,从他对辽东战事的判断以及战略的把控上可以看出他很有战略眼光,起码比弟弟朱由检强多了。
叶向高是万历天启两朝重臣,曾经三次出任首辅,天启元年叶向高再次出任首辅,此时朝中东林党遍布,叶向高也被认为是东林党的党魁。由于朱由校登基时只有十六岁,身边信任的只有乳母客氏,魏忠贤攀附上客氏之后开始掌握大权,逐渐与东林党起冲突。叶向高由于是首辅在处理朝政时需要得到司礼监的支持,由于司礼监掌握批红权,因此内阁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与司礼监合作,因此叶向高在魏忠贤完全得势之后也开始亲近魏忠贤,为取得魏的支持,但很显然这得罪了东林党,于是弹劾叶向高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涌向朱由校的案头。叶向高迫不得已只能向天启举报魏忠贤,但这时天启却回复说道:“举朝轰然,殊非国体,卿与廷臣不同,宜急调剂,释诸臣之疑。“
意思就是你叶向高身为内阁首辅与其他的大臣不同,你的作用是要调和大臣与司礼监的矛盾,而不是随大流弹劾魏忠贤。
朱由校的回复完全符合一个合格皇帝的做法,明朝虽然取消了宰相,但随着内阁的设立和崛起,内阁首辅虽然比不上之前的宰相权利那么大,但也是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宰相的作用就是调和阴阳,是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调和剂、润滑剂,魏忠贤实际上代表的就是皇权,你叶向高身为首辅就应该从中调和,而不是跟着东林党一起弹劾魏忠贤。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由校虽然年轻,但在处理朝廷各方势力上还是非常清醒的。
不同的是朱由校并没有像弟弟朱由检一样轻易被袁崇焕打动,他在奏折中是这么批复的,“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
朱由校一连用了六个疑问句质疑袁崇焕的策略是否能行,这六个疑问完全抓住了屯田的重点,以后的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朱由校问的一点没错,后金屡次进犯辽西走廊,破坏屯田,抢夺粮食,实质上反而为后金提供了宝贵的粮食。
这连续的反问可不是一个傻子能问出来的。
天启六年后金进犯锦州、宁远,督抚王之臣建议放弃宁远,全部后撤到山海关,巡抚袁崇焕则坚持坚守宁远,两人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袁崇焕在宁远利用红衣大炮取得了胜利,打退了后金,证明袁崇焕的坚守有一定道理,虽然觉华岛的损失使得这场胜利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但宁远的胜利毕竟是与满洲斗争以来少有的大胜。
那么朱由校在这场争论中到底是支持谁的呢?
作者从曾在宫内服侍的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中找到了答案,据刘若愚记载,
"天启六年正月□□初,犯宁远,即日夜焦思,未遑自安。见枢臣王永光题疏,要将宁远城中红夷大炮撤归山海守关,先帝曰:此炮如撤,人心必摇。”
王永光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在战与守的问题上是支持王之臣的,即放弃宁远,退守山海关,从刘若愚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朱由校是反对撤退的,并提出如若撤退,山海关之外的几十万辽东子民怎么办?必定造成人心恐慌。
朱由校的判断没有错,当时从锦州到山海关的辽东本地人仍有数十万,朝廷一旦撤离,这些人都成了弃子,一旦这些人跟着撤退到山海关势必造成山海关人员拥挤,容纳不下。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朱由校并不是傻子,对待辽东问题上还是非常有眼光的,至少比朱由检强多了,虽然他在位期间重用阉党,导致党争加剧,沉迷木工,荒于政事,导致辽东局势崩坏,但至少在位期间局势并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434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