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登基称帝后,使得明朝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新的突破,算是把明朝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巅峰期。不过朱棣也并非十全十美的圣人,他有三大举措给此后的大明造成了一些隐患。实际上明朝的整个运作体系十分特殊,而且要比看起来更加顽强一些,朱棣在位22年,期间有功有过,此后的皇帝好像也没有一位能说是完全超越他的存在。所以了解了朱棣,也就能大致明白明朝的发展特点了。
一、重用宦官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乱政、唐代晚期的宦官之乱、北宋末年的童贯监军,都令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心有余悸。
因此,朱元璋对宦官的权力进行了极大的约束:宦官不得兼任文武官职、官阶不得超过四品、不得查阅公文等。
制定了诸多律例,朱元璋还是不放心。
公元1384年,他又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块铁牌刻上"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作为基本国策长期执行下去。
据说,晚年的朱元璋无意写错了一个字,身边的老太监帮他指出后,朱元璋点头赞许,后来转念一想大发雷霆,将这位太监遣回原籍,终身不得入京。
发现漏洞的朱元璋又贴心地为子孙们加了一道保险:宦官不得识字,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宦官参政的基础。
令朱元璋无法预料的是,他的政策很快就被废除。
公元1402年,他的四子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兵临南京,并在南京金川门守备太监的配合下,入宫取代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史称明成祖。
在此之前,朱棣身边有位叫马三宝的太监足智多谋,屡次助他脱离险境。
朱棣登基后对他予以重用,不仅将他提拔为正四品的掌印太监,他甚至作为使臣率船队数次出使西洋,后人更习惯称他为郑和。
朱棣率先违背了"宦官不得参政"的祖训,以致于明朝成了宦官乱政最为严重的朝代。
明朝先后涌现出了王振、曹吉祥、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一批扰乱朝纲的太监,而正是这些人,让大明王朝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天子守国门
朱棣在南京登基后,北方一直面临着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
为了消除隐患,朱棣不得不五次御驾亲征扫平漠北,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修筑了紫禁城。
公元1421年正月,朱棣率百官在北京的奉天殿祭祀,此后北京便一直作为都城。
单就战略意义而言,迁都效果是显著的。
朱棣调整了北部的边防力量,形成了以京师为后盾,北部各镇分层防御的战略格局。
而且在朱棣的威慑下,蒙古实力最强的鞑靼部不得不向明朝称臣纳贡,此举进一步削弱了明朝边境的威胁,而这一系列的成效,都是朱棣亲自镇守北京的结果。
明末的黄宗羲曾经就叹道:天子守国门啊。
然而,迁都对于明朝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早在迁都之前,朱棣的长子就担忧:经过元末的战乱,北京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破坏,迁都势必会带来人口的剧烈增长。
而源源不断的物资必须要经过几千里水路运往京城,势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此外,迁都后的北京无险可守,而且离边境线太近,一旦边关被强敌击溃,政权将要面临覆灭的风险。
朱棣高估了后世子孙的能力,他本人固然能征善战,但并不代表子孙们也能如此。
果然,迁都的弊端被言中,从的孙子明英宗开始直至明朝终结,北京就遭遇了三次强敌围攻,其中蒙古两次、后金一次。
更为致命的是,朱棣树立了天子守国门的榜样力量,以致后来的皇帝们遇到京师被围,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一旦有人提出迁都就会遭遇猛烈抨击。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了宁武,京城危在旦夕之际。
朝臣李明睿私下建议崇祯皇帝迁都南京以求延续社稷,但一想到言官们口诛笔伐,这个建议只得被搁置一旁。
三、厚待藩王
准确地说,这个坑应该算在朱元璋头上。
而朱棣不仅没有填坑,还将这个坑挖得更大。
或许是童年饥饿的经历令朱元璋有了心理阴影,他登基后生怕子孙后代吃不上饭,因此对他们异常慷慨。
朱元璋设立的藩王待遇规定:后世子孙无论男女,每人每年都能领用800石的粮米。
经过“靖难之役”后,朱棣对藩王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他解除了藩王手中的兵权,另一面为了笼络人心,他又给予藩王们更加优厚的待遇。
在没有杂交水稻的年代,每年的粮食产出是固定的,但藩王府里的人口却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根据规定,这些藩王非诏不得入京,不得经商从政,出行需得到皇帝批准,藩王们成了高级囚徒,只能吃喝玩乐。
庞大的宗室人口开支让大明王朝的财政走向绝境,直到崇祯时期流民四起,最终令大明王朝灰飞烟灭。
作者:沧海明月生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406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