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于禁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大将军于禁,跟随曹操征战沙场,立功无数。
讨伐黄巾军一战中,于禁擒贼先擒王,一人一骑,单刀取敌方头领的首级,迫使敌方全部兵将缴械投降。
讨伐袁术一战中,于禁风行电照,连斩四位袁家大将,立下赫赫战功。
官渡之战,于禁固守大营,袁绍率大军连攻数次均不能攻克,随后,于禁又组织攻势对袁绍的侧翼进行攻击,招降近千敌方兵勇。
于禁屡立奇功,从严治军,军队战斗力强,军纪好,在军中威信极高。但其也因不世故的性格,不太合群,不属于任何派系,在曹军中颇受排挤。
在讨伐张绣时,曹军被张绣突袭打败,各部仓皇逃窜。只有于禁的军队稳如泰山,有序后撤。
撤退同时,于禁发现夏侯惇收编的黄巾贼青州兵,四处趁机烧杀淫掠,破坏曹军的名声,就将这些人杀了一批。由此,曹军将领纷纷向曹操告黑状,说于禁反叛了,投靠张绣。
但曹操对于禁也是颇为信任,并没有因此去找于禁的麻烦,而最终于禁也用击溃张绣的战绩来回报了曹操。
一个是良将,一个是明主,二人就这样携手打天下,于禁成为了曹操军中有数的领军大将,和徐晃、张辽等人齐名。
俗话说“前篱笆放猫,后篱笆养狗”,人生从来都是立功难,守义更难。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庞德在襄阳败于关羽之手,庞德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而于禁却投降关羽,晚节不保,曹操得知追随自己半生的老将于禁投降后,对其万分失望。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三国志》
吴国大将吕蒙攻破襄陵打败关羽之后,于禁又成为了吴国的战俘,于禁投降的行为受到了吴国将领虞翻的屡次侮辱,于禁也时常因为心怀愧疚而以泪洗面。曹操死后,曹丕篡汉称帝,孙权对曹丕俯首称臣,战俘于禁被遣返回魏国,魏国上下均认为于禁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叛徒,处处在背后戳于禁的脊梁骨。
曹丕表面上对于禁既往不咎,但暗地里却设计侮辱,曹操忌日当天,曹丕命人作了一幅“庞德就义,于禁投降”的画,挂在了曹操墓前,于禁看到画后羞愧不已,自觉已经无颜在立于天地之间,几日后于禁死亡。
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籓,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三国志》
吕思勉老先生,曾经给爱好中国历史的师范大学学子们提过一个介意,吕思勉老先生说,读史要读出自己的看法与主见,即:“读史要有骨头”。
深受曹操信赖,且功勋卓著的于禁,真的会投降关羽吗?
于禁只带几千人就敢进攻袁绍上万大军的侧翼,如果于禁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他何故要在战场上拼死搏杀,九死一生呢?难道是贪图荣华富贵?投奔了刘备“好处大大地”?
显然不是,襄樊之战正逢秋季暴雨,汉水暴涨,形成大洪水。于禁所带之军包括他自己都是北方人,对于南方的水文不了解,更不善水战。于是,于禁的3万军队被洪水切割成很多块,没有粮食,没有退路,无法做战,这才投降了。
事实上,于禁是为了保住手下三万大军的性命,才逼不得已忍辱投降,然而史书无情,功过自有后人评定。
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司马懿
于禁,站在百万军中,手持战刀,擂鼓震震,胸怀着辅佐曹操吞噬山河的梦想,那是什么气势?一场始料未及的战败,他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背叛者。待他归国时,曹操以逝,一切变得物是人非,既无明主,又何来良将?即使他仍有忠诚,但再也得不到信任。于禁再往前的下场只有死。
沮丧吗? 什么是忠诚?什么又是大义?无非就是掌权者的无病呻吟。留恋它,就是一种高度近视!
于禁的下场是悲惨的,但是不负光荣。
于禁最识大体,只为国家争胜负,不为一身辨曲直,真良将也——李贽
我的耳畔仿佛回响起《镇魂街》中,于禁将军向曹操的在天之灵喊出的那句肺腑之言:“末将于禁,愿世代为曹家赴汤蹈火!”霎那间,天与地,哭的有情有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27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