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不同于现代化的服装,每一块衣片都可以根据设计师的灵感来进行不同的创作,我们在看到很多时装发布会的时候,各种衣服被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十分厚重,有的又极其轻盈,有的还是不对称,各种各样的衣服,代表着设计师们新奇的设计感。但是,汉服并不能如此,设计师们能够做的,就只是在面料和花纹上面下功夫,因为每一种汉服都拥有特定的形制,这些形制又有一些特定的共通的部分,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些特定部分有着怎样的深层含义。
首先,从对于“深衣”这一形制的研究来看一看汉服中拥有的一些共同点。狭义上,“深衣”只是一种特定的服装款式的名称,适用人群广泛,但是作为日常装的一般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诸侯、大夫等阶层,普通人就把深衣作为礼服。毕竟古代普通人每天都有一些体力活,穿着深衣会行动不便。
上下分裁。上衣和下衣是分开裁剪的,但是最后需要连在一起,代表着天地两极,这是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汉服体系中的第二个款式,形成时间大概在春秋战国。第一个款式是上衣下裳制,也就是上衣和下衣分开穿着,通过现存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人形陶器可以看得出来,上衣下裳最晚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时间上要早于深衣制。
上衣四片。不加上袖口和领口处的衣片,上衣整体上是由四块衣片缝制起来的,寓意着一年四季。下裳十二幅。下裳一般用十二片布缝制而成,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
交领、袖口。交领的问题,在汉服系列的第一篇有所讲解,只不过侧重点是在于为什么要做成交领的形式,在这里说明一下它的寓意。之所以把交领和袖口放在一起讲,因为它们合起来共同代表了一种大家很熟悉的传统观念,天圆地方。但是,并不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么简单,而是“天道圆融地道方正”,代表着一种做人的思想理念。衣领袖口这两点其实和下一点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前后直缝。一般来说,交领的汉服在衣服的前后都会存在一条直下来的缝迹,处在正中间的位置,和上面合在一起,意为“人道正直”。正中间的直线,又正又直,时刻提醒着你做人的原则。当然了,因为中缝处在前后衣片的正中间,也可以理解是不管在人前还是人后都要一样的正直,同时也具有检查衣服有没有穿正的作用。但是这一点,现代汉服有很多会省略掉。
以上这些是现在人们研究过古人的记录之后,总结出来的一些理论,虽然其中有一些地方并不适用于所有形式的汉服,但是它因为是古代最早的服装之一,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却一直对后世的服装产生着影响。
但其实,有些地方的来历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下来的,就比如“上衣四片”。最早的时候之所以会裁剪成四片,原因很简单,因为布幅不够。布幅不宽,没有办法一次性都剪好,于是就剪成了四片最后缝合,但发展到后来,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另外,深衣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上下衣片缝合在一起,这可能与很多人见到过的汉服形式不太一样。前面也说过,深衣一般是贵族们的日常服装,因为他们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谋生做工,衣服不需要便于行动,而且深衣一般是普通人的礼服,礼服什么时候会穿?当然是有重大的事件时候,就像现代意义上的礼服,不管是做工还是样式,都与常服有很大的的区别,礼服重要的是好看,正式,而不是便于行动。
由以上可以看得出来,上衣下裳制穿着很灵活,而且搭配起来也很方便,类似于现在人们的服装中,很多上衣和下衣并不是成套的,而是单品可以随意搭配。上衣下裳穿起来行动也很方便,因此更多的是下层平民的日常装。衣裳连属制,也就是深衣形式的衣服,虽然保暖性比较强,但是毕竟行动不便,所以多是上层贵族们的日常装。这两种形制诞生之后,同时存在并行不悖,一直到今天。
另外,由于上衣下裳制是汉服的第一种款式,从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本身就已经具有很深厚的底蕴,因此历代皇帝百官的祭礼服饰都采用的是上衣下裳制,即便有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情况,也会在腰间加一个横襕,用以表示上下区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2004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