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位置:首页  »  国学百科  »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日期:2023-04-03 21:33热度:加载中...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在秦始皇大一统中国之后,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其中就有度量衡。秦始皇时期就规定一斤为十六两,这一度量衡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在1959年之后,才将一斤十六两调整为了一斤十两。那么古人为何要将一斤定位十六两呢?度量衡的衡才是重量单位,所以说关键就在这个衡上。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大家可以数一数“衡”字的笔画,一共是十六画。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的复杂,但是制定的时候并不是按照笔画来的,笔画的十六画只是巧合罢了。秦朝时期为何要将度量衡定位一斤十六两,这就要从制定度量衡的官员入手来看了。制定这度量衡的官员就是秦国的大丞相李斯,度为长度单位,采用的是十进制的换算方式,以尺寸“丈”为单位,这一单位一直沿用到了现在,从未改变过。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再来说两,指的就是容量单位,以合、升、斗、桶作为单位,也是采用的十进制的换算。由于后来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单位基本上也就被淘汰掉了,不再进行使用。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这个“衡”就一点复杂了,所代表的是重量,以铢、两、斤、钧、石作为单位,并将前两种的换算方式所改变,另有单独的算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这似乎看起来毫无规律,但是李斯为何要这么搞呢?在史料《孙子算经》中有记载到:“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孙子算经》这本书是在公元前4-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而李斯就正式根据《孙子算经》来制定重量之间的换算。

【相关文章】

古代腰牌作用那么大 古人为何不去伪造腰牌

古代犯人在被砍头之前 古人为什么要吃一顿好的

古代将军手握兵符又有兵马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造反

古代打仗身上肯定很热 古人为什么不能立即脱盔甲

古代诰命夫人有什么好处 古人为何都想要争取诰命

标签:度量衡  秦始皇  文化  中国  历史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958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