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意思是能替人保守秘密,说话十分严谨。关于守口如瓶的典故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宋仁宗重用富弼,让他担任宰相一职,但富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此主动辞官回乡隐居。但富弼也从来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喜怒,依然可以做到公正办事,所以就有“守口如瓶”一说。其实守口如瓶还有下一句,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清楚,这次就来看看吧。
如果说某人对某事“守口如瓶”,就表示这个人口风很严,会产生一种很放心的感觉。
但是守口如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要知道在过去,有些人为了守住某个秘密,不惜杀人灭口。
许多人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
其实它的后半句更不容易做到,尤其是身处某些特定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呢?“守口如瓶”的后半句又是什么呢?下面就来为您揭秘!
“守口如瓶”出自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守口如瓶。”
指的是紧闭嘴巴不讲话,像瓶口塞紧了一般。
这句话形容的是严守秘密,说话谨慎的形象。
答应守口如瓶的人带给对方足够的安全感。
是君子信守承诺、待人有责任心的美德。
然而,所谓纸保不住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守口如瓶都不容易做到。
正因为人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历史上因为秘密而引发的命案不计其数。
唯有死人才不会开口说话。
其实“守口如瓶”还有下半句,它更难做到。
下半句是:“防意如城”。
意思是:遏制自己的私欲,就像防守城池一样坚定。
“私欲”古时亦作“ 私慾 ”。
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个人的欲望;第二,特指不正当的欲望。
先看第一层,《淮南子》有曰:“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也就是说,私欲只有建立在公道的基础上才能长存。
当个人的欲望和集体欲望相冲突时,放弃个人欲望能促进整体和谐。
举个例子,一群人出去旅游,大家都想去一个地方,而有个人想去另一个地方。
这时,就要少数服从多数,使团体更和谐。
如此一来,此人心里肯定不舒服,如果他做不到“防意如城”,不能遏制自己私欲的话,说不定会闹事。
下面来看第二层意思,不正当的私欲指的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私欲。
包括很多,比如:贪念、色念等。
历史上贪官污吏无数,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他们都没有守住自己的城池。
然而,也有许多清正廉洁的好官给我们做出了“防意如城”的表率。
能做到这一项的人,品德高尚、值得尊敬。
北宋年间,宰相富弼颇有才干、政绩突出。
他为官清廉,克己奉公,主张“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据《宋稗类钞品行》记载,宋英宗登基后,曾把先帝的遗物赏赐群臣,欲额外赏赐富弼一份礼于富弼。
而富弼遏制了自己的私欲,诚恳地说,“如果为人臣者接受了额外的赏赐,要是以后皇上做出什么例外之事,将凭什么来劝谏呢?”
最终,富弼做到了“防意如城”,推辞了这份额外的赏赐。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这两句金玉良言出自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
是教导我们要信守承诺、对人对事要有责任心,而且要平衡个人私欲和社会公道,做一个遵守社会规范、不贪慕虚荣,品德高尚的人。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810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