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手段是明了名的狠,挟持汉献帝也完全不带眨眼的。更可怕的是,曹操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做政治的筹码,以此做要挟。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包藏祸心就跟曹操有关,包藏祸心并不算一个热门成语,而且意思也比较好理解,看字意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就专门为大家讲讲包藏祸心的由来和背后的典故,曹操又用了一招杀人诛心,重振自己的威严,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伏皇后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主人公是伏皇后与曹操。原文如下:
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皇后寿,得由卑贱,登显尊极,自处椒房,二纪于兹。既无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谨身养己之福,而阴怀妒害,包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鸣呼伤哉!自寿取之,未致于理,为幸多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伏皇后从此对曹操心怀恐惧。于是,她悄悄写信给父亲伏完,讲述曹操残暴逼迫的凶相,要父亲秘密策划铲除曹操这个奸贼。不过,伏完却不敢行动。到了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这件事情被泄露出来。
曹操大怒,逼着汉献帝废掉伏皇后,并伪造策书说:“皇后伏寿,由卑贱之身入宫至得到皇后的尊位,已经有二十四年时间。她既没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样的徽音之美,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嫉贤妒能,心中怀着害人的恶念,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现在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传达诏书,命令伏寿上交皇后印绶,离开中宫,迁到别的宫中。呜呼,悲伤啊!这是伏寿自取其祸,没有治她的罪,已经够宽容的了!”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故事,便是曹操伪造策书中的“包藏祸心”,意为心中怀着害人的恶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昭公元年》中的“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介绍了成语,再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借故杀害了汉献帝刘协的嫔妃董贵人,引发皇后伏完的恐惧。于是,她写信给父亲伏寿,希望父亲能够秘密积蓄力量除掉曹操。不过,伏完不但未能采取行动,反而在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病逝。伏寿的希望也从此化为泡影。
又过了五年,伏寿当年与父亲伏完的信被曹操发现,曹操借此机会逼迫汉献帝废掉皇后伏寿,伏寿也因此被打入冷宫。据《后汉书?伏皇后纪》载,没过多久,伏寿就被幽闭而死。
这里附带说一下,尽管伏皇后被杀的经过在《后汉书》中记载甚详,但却在后来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研究者认为,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一封信,伏完也不可能冒险将其留在身边长达九年之久,其家人更不可能在之后的五年时间内不做处理。
因此,极有可能是曹操捏造罪名将伏皇后害死。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就在伏寿被害的前一年,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入宫中封为汉献帝的夫人。由此推测,伏寿的被害是因为曹操为进一步加强对汉献帝的控制、将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而采取的行动。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691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