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言这个成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现在来说也并不是一个会高频使用的成语。在三国时期,刘备给自己的部下封了五虎将的名号,以后出去也好听一些,但是五虎将本身相处的却不怎么样。只有张飞和关羽的关系还不错,其他人的话也就只是普通的关系而且,这次不可胜言就发生在关羽、张飞还有马超之间,一起来看看他们三人到底怎么样了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左右,所牵涉到的人物既有刘备、马超,还有关羽和张飞。先来看看原文: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备曰:“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明日叹曰:“我今乃知其所以败。为呼人主字,几为关羽、张飞所杀。”自后乃尊事备。
臣松之按以为超以穷归备,受其爵位,何容傲慢而呼备字?且备之入蜀,留关羽镇荆州,羽未尝在益土也。故羽闻马超归降,以书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类”,不得如书所云。羽焉得与张飞立直乎?凡人行事,皆谓其可也,知其不可,则不行之矣。超若果呼备字,亦谓於理宜尔也。就令羽请杀超,超不应闻,但见二子立直,何由便知以呼字之故,云几为关、张所杀乎?言不经理,深可忿疾也。袁晔、乐资等诸所记载,秽杂虚谬,若此之类,殆不可胜言也。
这段文字很长,这里就不逐字逐句翻译了,只说个大概:《山阳公载记》中说,马超因为刘备待自己非常不错,得意忘形,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刘备的名字,此举引发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尤其是关羽为此想杀了马超。不过,此事被刘备拒绝。后来马超听说此事后,大惊失色,再也不敢直呼刘备的名字。
裴松之在为《马超传》做注时,对这段记载做了一个考证,认为这个记载是假的。其主要论据有三个,一是《山阳公载记》一书错漏很多,不仅乱七八糟,还荒唐可笑;第二是认为以关羽和张飞的地位不可能站在刘备身后,连个座位都没有;第三是认为马超并没有见过关羽。故此,裴松之得出的结论是这段记载是伪造的。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裴松之的考证,叫做“不可胜言”,意为非常多或到达极点。不过,这个成语并非裴松之所首创,而是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的“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说完了这句成语,再来谈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山阳公载记》的作者名叫乐资,是晋朝的著作郎。他写的这本《山阳公载记》一共有十卷,记载的的大都为汉末及三国时期的事迹。此书后来失传,故此不知道内容的全貌。不过,裴松之本人在为《三国志》做注是,引用该书的记载多大二十余处,至少可以说明该书的记载还是可信的。故此,裴松之的第一条论据有点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其次,关羽和张飞不可能连个座位都没有而只能站在刘备身后,这个说法也未必不可能。《三国志·关羽传》中曾经提过:“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既然早在刘备起兵之初关、张二人就经常这么做,那么为了表示对刘备的高度尊重,二人继续坚持这个习惯也就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条证据是裴松之否定《山阳公载记》这一家在的关键,他认为关羽并没有见过马超,故此这个故事是杜撰出来的。而实际上在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期间刘备曾经因为孙权强占荆州三郡而率大军来到了荆州的公安。
当时的马超已加入刘备阵营,并屯兵临沮。该地距离江陵仅二、三百里。当时刘备以五万大军增援荆州,这几乎是其兵力的大部,其中有像张飞、黄权这样的主要将领。而马超所驻扎的临沮是刘备大军从成都出发前往荆州的必经之地,马超又是刘备集团中屈指可数的名将,刘备带上马超一起前往荆州救援更能增加威慑力。故此,马超也很有可能与刘备一起到过荆州。这样一来,他与关羽就一定会见面,这个故事也就自然是真的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675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