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位置:首页  »  战史解密  »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日期:2023-04-03 20:32热度:加载中...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从1840年开始,鸦片战争对中清朝军队的冲击力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那么小编就举个例子,民族英雄关天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为了死守虎门炮台,最后是英勇殉国。但实际上,当时虎门炮台已经是被第二次攻陷了。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第一次攻陷是在1841年1月26日,英国人进攻广东虎门,关天培的下属副将陈连陛和儿子陈举鹏一起战死。清廷立即将两广总督琦善停职审查,并“褫夺提督关天培顶戴”。之后,英军暂时离开广东去了浙江定海,关天培等人进行了紧锣密鼓的修复和布防工作。

2月19日,英国人的炮船又来了,已经被革职留用的提督关天培这次已经抱了必死信念。

英军舰船的火炮射程和威力是当时的清军无法想象的,对于英国人来说,就是我可以随便打你,你完全打不到我。

这次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毫无悬念地做了炮灰,一同殉难的还有署湖南提督祥福。这两个从一品的朝廷武将连敌人的样子都没看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战死了。广东虎门炮台及乌涌卡座再次被攻陷。这次的失败,道光帝甚至要将两广总督琦善“论斩”。皇帝当时对英军作战水平还没有清晰的了解,只觉得一败涂地,毫无道理,必须严厉问责。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清军将领战死率前所未有

但是像关天培这样级别的官员,战死的还有很多。英军首次到了中国海域,对于中国内陆地理还不太熟悉,战略方向不明,净挑沿海比较富庶的地区下手。清朝的战略以死守为主,高级军官成批地战死。

1841年7月,英军攻陷福建厦门,总兵(正二品)江继芸战死;8月,英军再次攻陷浙江定海,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三镇总兵全部战死;9月,英军攻陷浙江镇海,道光帝特派的钦差大臣(一品)裕谦战死,这位裕谦是跟林则徐一样的禁烟派,是个能力特别强的封疆大吏,但是对于英军的进攻毫无办法,只能以身殉国。1842年4月,英军进攻乍浦,同知(正五品)韦逢甲战死;五月,英军攻陷江苏宝山县,提督(从一品)陈化成战死;过了几天,又攻陷上海县,典史杨庆恩战死。6月,英军攻陷镇江,副都统(正二品)海龄战死。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无论是汉族官员,还是满族官员,面对英军“没道理”的先进武器,忠君爱国、视死如归的事迹比比皆是。只要上了战场的清军统帅,除了逃跑的(极少),战死率几乎100%,这可以说旷古未有。

而且由于战场生还的官员极少,甚至都无法对英军的作战方式和武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道光帝就只能看着一封又一封战败的战报如雪片似地飞来,却是一筹莫展,即使翻遍了《资治通鉴》也没有类似的情况可供参考。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望风披靡的溃败前所未有

英军强大的先进武器和移动式作战方式,对于参战清军来说也是闻所未闻,清朝的沿海也有很多炮台和大炮,但大多还是200年前明末技术产品,火药质量参差不齐,而英国的强大炮舰当时世界已无敌手,使用工业化制式配方的黑火药;清军也使用火绳枪,但是跟英军先进的滑膛枪一比,就跟烧火棍没差别了,所以打仗时自己完全看不懂。

清廷的军队随着英军的不断进攻而疲于奔命地调动,那些朝廷认为最能干的官员不停地派下去,又不停地吃处分、审查、革职甚至处斩,但是一切都于事无补。

英军在江浙一带登陆后所过之处,一路所向披靡,先后攻陷定海、镇海、厦门、宁波、余姚、慈溪、奉化、乍浦、宝山、上海、镇江等地区,都是当时清政府的赋税重地和富庶地区,英军攻陷镇江后,炮船已经直达南京江面,引发南京、杭州震动。

鸦片战争清朝军队与英国军队作战是一种什么感觉?

此时,道光帝终于不想这样耗下去了,赶忙派大臣耆英和英军统帅商议罢兵和谈,并强调是因为“朕因亿万生灵所系”,对英国要求开放通商口岸等要求尽快予以满足。

回看178年前这场离奇的战争,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新中国建立70周年的阅兵场上,更加感到民族一路走来的不易。

【相关文章】

江城著《历史深处的民国》第一章 不为鸦片的鸦片战争

如果道光帝重用林则徐,就真的可以打赢鸦片战争吗

鸦片战争中坐拥近百万军队的清朝,面对英军为何只能以少打多

揭秘清末鸦片战争对日本产生的巨大震动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如何落入英国人设下的战争陷阱

标签:鸦片战争  清朝  英国  近代史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1502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