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战国历史,众说纷纭。
这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大大小小的战争多达几百场,平均下来,几乎年年都在打仗。
不过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年代,因为民不聊生的背后,是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战乱的背后,是社会正在酝酿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战国有七雄,但又不止有七雄,但这七雄之间的攻伐战争却是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这三个要素中按照重要程度分个先后的话,人的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
而在这时期,无数能人志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用自己的才能,书写着精彩的篇章。
秦国能够强大到兵吞六国,也是离不开能人志士的贡献,当然这并不说山东诸侯在这时期就没有人才,只不过没有为秦国效力的人才耀眼罢了。
说到山东诸侯的人才,您会想到谁?
首先浮现在飞鱼脑海中的就是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
这四人在当时皆名噪一时,他们除了都与秦国做过斗争之外,还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豢养门客。
那么问题就来了,战国四公子为何要豢养门客,这些门客现今还有吗,如果有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业呢?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人物。
历史的车轮碾过战国的时空,此时统一天下的天平,已经向秦国倾斜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山东诸侯就只能束手就擒了,他们还在顽强的抗争,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鲜明的代表,这四个人在对秦国的战争中,所作所为解释可圈可点,尤其是信陵君和孟尝君,都曾打败过秦国。
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是魏王的亲弟弟,他的德行和才能是战国四公子之首,此人还是难得的军事天才,在山东诸侯的数次合纵抗秦中,信陵君统领的那一次合纵,是对秦国打击最为严重的,如果魏国继任魏王的是此人,或许魏国还有中兴的希望,只是天不遂人愿。
平原君赵胜。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曾经三任赵相,在秦赵的长平之战后,凭一己之力力揽狂澜,请来了魏国和楚国的援军,解了邯郸之围,救赵国与危难之中。
孟尝君田文。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中年岁最长的,他是齐国的贵族,最风光的时候,还做了三个诸侯国的国相,关于此人的故事比较多,其中又数鸡鸣狗盗最为出名,不过他曾联合韩、魏等国,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求和。
春申君黄歇。春申君和上面三位公子有所不同,因为他不是正儿八经的楚国王族出身,而此人也曾担任过合纵抗秦的统帅,战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抗秦就是此人主持的,只不过他却没能像其他三个人那样出彩。
战国四公子豢养门客,是战国时期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同为战国四公子,他们也在暗中较劲,而门客的多少,就是评判的能力大小的一个方面,所以他们都争相供养门客,那么战国四公子供养门客又是为了什么呢?
好听地说,他们供养门客是为了国家。
战国四公子的门客在抵抗秦国的战争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说信陵君的门客侯嬴,就为信陵君策划出了窃符救赵的美谈,比如说孟尝君的门客,就帮助田文逃离了秦国的虎穴,再比如说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就不辱使命促成了楚国出兵救援赵国。
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公子供养门客,确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这其实并不是战国四公子供养门客的终极目的,而门客发挥的这层作用其实更像是附带的,因为他们养门客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难听地说,他们供养门客是为了自己。
战国四公子凭借自己的财力和能力,供养门客,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他们整日里也不用做什么,只需在有事的时候出谋划策就行,正是因为他们吃的是战国四公子给的饭,所以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公子,而无国君。
就拿孟尝君来说,他手下的门客就想着把孟尝君推上国君的宝座,而孟尝君也利用这些门客架空了国君的权力,而其他三个公子几乎也都差不多,他们当政期间都造成了时人只知公子而不知国君的局面。
所以,战国四公子所在国家的君主,对这几个人都是极其忌惮的,即便是给了他们权力,也是对他们千防万防,所以我们不难得知,在一定程度上,四公子供养门客,其实是不利于各自国家发展和强大的。
不少人认为,门客只是在战国时期比较盛行,而秦朝统一华夏之后,门客渐渐就消失了,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因为门客在秦朝大一统后,只是进行了改头换面,在实际上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称呼也不同了而已。
秦朝之后,门客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称呼,比如说可以称他们为幕僚、谋士,也可以称他们为参谋、师爷等等,后来在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团,其实也是门客的另外一种称呼。
那么在现在还有没有门客呢,当然有,名字也更加响亮了些,我们可以称他们为顾问,以自己的才能,他们为聘任方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所做的就是战国时期门客所做的事情。
不过现在的顾问,一般都是具备真才实学的,不然领导又怎么会高薪聘请,而战国时期的门客,虽然不乏大才之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滥竽充数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战国四公子手下门客三千,但是出名的就那么几个,毕竟在那时候,他们无法准确地分辨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增加门客的数量,以便寻到真正的人才。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25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