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众多,如蜀国五虎上将,东吴四大都督以及曹魏八虎骑都是能征惯战之将。官渡之战后,曹操俨然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曹操虽然重用亲族,如曹仁,夏侯惇等动不动就是督这个,督那个。但在曹操心中,仍有五人的地位或者作用不可替代,甚至提到曹魏智勇双全之才,就会想起这五人。就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即张辽,于禁,乐进,张郃,徐晃也,五人战功赫赫,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并称良将。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曾记载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但是就算“俱为名将”也有高低之分,魏武挥鞭,曹操最信任的是哪两人呢?
第一,从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时间上讲,乐进最久,于禁次之,其他三人在后。在曹操起兵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乐进就跟随了曹操,公元190年,曹操命乐进去本郡,也就是乐进的老家招募士兵,得到了一千多人。回来后担任军中的假司马、陷阵都尉。由此可见,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就已经投奔曹操了。
于禁原本是鲍信的部将,公元192年,鲍信为了救曹操而战死,于禁又归属了王朗,王朗把于禁推举给曹操,曹操见于禁弓马娴熟,拜为军司马。接下来是徐晃,张辽,张郃等人,但他们归属曹操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徐晃是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投靠的曹操。曹操准备迎接天子,杨奉在梁(今开封)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投奔了曹操。
张辽是在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经白门楼之变投降曹操。此时曹操活捉吕布,吕布被曹操杀害,高顺和陈宫宁死不屈,也同样殒命。张辽却被曹操说服。
张郃最晚,是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张郃与高览因郭图向袁绍进谗言,不得已而投降曹操。
以上五人,乐进是最早投奔曹操的。于禁在鲍信死后归顺曹操,鲍信因救曹操而死,所以于禁按理不应该是叛逃,而是友军投奔。
第二,从官职上,也可以看出端倪,乐进与于禁最受重任。
乐进由于作战勇猛,被曹魏所重视。乐进经常“先登之功”“所到必克”。可以说乐进就是曹魏军中的常胜将军。虽然乐进病逝较早,但在公元217年,因功被封为右将军。于禁在《三国志》中被评为“最号毅重”,于禁善于治军,严明法纪,深受曹操信赖,公元216年,于禁就被封为左将军。可以说是五人中第一个获得名将军衔的。张辽是在公元220年,也就是曹操病逝之后,曹丕继位,张辽被封为前将军。徐晃在同年,被封为后将军,张郃被封为左将军。而此时已经离于禁与乐进为名将后过去三四年了,况且于禁与乐进已经病故,不可能在与他们相争了。
第三,从权力上,也是乐进与于禁权力最大,在同时期张辽,徐晃,张郃等人是无法比拟的。
三国时期,有“节”“钺”之说。汉魏以来,皇帝授予的“节”分为使持节,持节与假节三种。其使持节为上,持节为中,假节为下。使持节可以杀二千石以下,持节只能杀没有官位的人,如果是军事,与使持节相同。假节只是军事上可以杀犯军令的。而比“节”更高的就是“钺”。“假节钺”就是可以杀“持节”的将军,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权力。而在五子良将中,他们“持节”的时间不同,但“假节钺”的只有一人。
最早“持节”的是张辽,在公元209年,张辽平定陈兰,梅成之乱时,因作战勇猛,被曹操授予“持节”。接下来是乐进,在公元214年,随曹操征战孙权时,被授予“假节”。然后是于禁,于禁在公元216年,曹操自封魏王之后,被封为左将军的时候,曹操授予于禁“假节钺”。由于“假节钺”地位崇高,所以于禁可以看作是宗族外第一大将。徐晃是在公元218年,征战汉中的时候,被曹操授予“假节”。最后是张郃,在公元219年,汉中之战中,夏侯渊战死,张郃被推举为主将,曹操授予张郃“假节”。
可以说如果从授予“节钺”的时间来看,张辽最受重用,然后是乐进。但如果从权力大小来看,于禁的“假节钺”确实是权力最大的。甚至可以斩杀张辽,张郃等人。综上,曹操虽然对五人都十分看重,但如果说最信任的,莫过于乐进与于禁二人。于禁第一个被封为名将,并“假节钺”是其他将军所不能比的。公元219年,关羽进攻襄樊,围困曹仁时,曹操直接点名于禁挂帅出征,足可看出于禁在曹军中的地位,几乎等于关羽在蜀汉的地位。
所以说曹操命于禁救援曹仁大战关羽是没有错误的。至于乐进,是最早追随曹操的大将,被授予“假节”,又是第二个被封为名将的将军,所以曹操对乐进的重视根本不下于张辽。
总结:于禁与乐进才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张辽次之,而徐晃与张郃最后。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0146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