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正德十六年初,明武宗病重,给事中顾济上疏说:“人情至亲可恃者,莫若子母室家。”可张皇后对武宗的重病漠不关心,她不但没有采取任何拯救措施,反而忙着暗中操作藩王中的皇帝人选。
同年三月,明武宗即驾崩于豹房,时年三十一岁。可怜而又出乎意外的是,他去世时身边没有大臣在场,甚至连个亲人都没有,只有两个小太监,境况十分凄凉。
别人都不在场也就罢了,可是他的母亲张皇后都不在场是不是有些蹊跷?都知道明武宗是张皇后的独子(二儿子早夭),儿子死的时候她不在场,却忙于操作藩王之中的皇帝人选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
所以,明武宗和张皇后之间的关系令人生疑。小编甚至认为,明武宗的生母可能并非张皇后,而是另有其人。原因如下:
出生突然
明武宗的出生是有些怪异的。明孝宗和张皇后虽然是明朝历史上的模范夫妻,但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可是弘治四年九月,宫内却突然宣布,张皇后诞下了一位皇子。
在这之前,毫无半点征兆。要知道,孝宗如此专情于张皇后,在张皇后几年仍然没有生育的情况下,他们夫妻两个都是有压力的,毕竟在古代皇帝的子嗣问题非同寻常,所以,张皇后的身体状况会备受群臣甚至是内宫关注的。
那么,按道理说,为了减轻夫妻无子的压力,一旦张皇后身怀六甲,她和明孝宗就会公布于众,大肆宣扬,以消除群臣的议论。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张皇后怀胎十月没有丝毫史料记载,然后突然宣布产子,你就说奇怪不奇怪吧?
后来,武宗都做了十多年的皇帝,宁王朱宸濠造反时,发布的檄文首先攻击的还是武宗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并有“上以莒灭郑,太祖皇帝不血食”之语。
意思是武宗不仅非张皇后所生,甚至不是孝宗之子,以致社稷为外人所侵夺,列祖宗庙得不到祭祀,是“莒人灭郑”的明朝版。
虽然宁王朱宸濠所言有故意污蔑的成分,但是,如果没有民间没有对明武宗生母的怀疑,此谣言很容易不攻自破,怎么可能具备杀伤力?
母子关系冷淡
明武宗与张皇后的关系也令人困惑。本来明朝内廷的规制,皇帝寝宫在乾清宫,但武宗只住了一年多,就另外营建“豹房”,从此几乎不再踏足皇宫。
虽然说武宗营建豹房还有摆脱宫廷和祖制束缚的原因,但不愿面对所谓的皇太后,恐怕也是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另外,关于明孝宗朱佑樘与儿子朱厚照之间的活动记载很多,但是张皇后与长子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不少史料甚至表明两个人几乎是形同陌路的。
例如,人人都知道张皇后是“扶弟魔”,但是武宗登基后并没有对贪赃枉法的张氏兄弟给予特别的照顾,甚至还在正德十年亲自下令查处两个舅舅,只是当时证人被人毒死,最后才不了了之。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明武宗的新皇后很听“太后”张氏的话。所以,张氏兄弟被捕时,新皇后就在愤怒的武宗跟前吹风,为太后的弟弟说情,正德皇帝立即勃然大怒,认为她为“十恶”的太后张氏遮掩,废黜了她的皇后地位。
难怪,张氏在武宗病逝之前对他不闻不问,还忙于操作藩王之中的皇帝人选(后来继位的嘉靖皇帝),这是不是说明,在她心里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儿子。
可能有人会说,张皇后当时是为了防止张彬之流谋反作乱。但是,这事本来就可以交给首辅杨廷和处理,即便杨廷和独自处理不合适,作为一个母亲是不是也可以甚至应该一边照顾病危的儿子,一边和群臣着手处理相关的政事呢?
张皇后授意抓人
再说说与明武宗生母密切相关的“郑旺妖言”案。按照《明实录》的记载,此案不过是郑旺及其帮凶刘山等人冒认皇亲的一场闹剧。
《明实录》还记载,此事是被东厂的缉事官校察觉,将郑旺、刘山等人逮捕。但是陈洪谟的《治世余闻》却记载,这事哄传二三年之久,以致于乡邻都称郑旺为“郑皇亲”。
但这样一来,问题更多,为何此事持续如此之久,无孔不入的东厂校尉竟会视若无睹?难道他们也有难言之隐?而且案发后,很多人都说此“有所受也”,也就是东厂校尉并非发现此案才去办理,而是奉命拿人。
在明朝让东厂害怕不敢去主动抓的人,恐怕寥寥可数,郑旺如果不是和孝宗有什么说不清的关系,怎么可能让东厂裹足不前?锦衣卫又是奉谁的命令抓人?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解释说:“其所谓有所受者,指孝康皇后也。”也就是说,是张皇后下的命令。试问,假如她不是做贼心虚,堂堂一个皇后怎么会亲自下令拿人呢?
至于陈洪谟和沈德符两人的笔记《治世余闻》和《万历野获编》,都是明史研究者公认的可补正史之阙、校正史之失的重要参考书,以记载翔实可靠而著称,而且两书记载史料也可相互印证,并无矛盾。
父子处理“郑旺妖言”案的区别
明孝宗和明武宗父子对“郑旺妖言”大相径庭的处理方式也是一大可疑之处。既然明朝国史《明实录》记载,此案是郑旺及其帮凶刘山等人冒认皇亲的一场闹剧。那么,首先,令人不解的就是为何明孝宗要避开外廷亲自审问?
要知道,当年有人冒充是孝宗生母孝穆纪太后亲族的时候,明孝宗都没有出面。而且当时,虽然冒充的人犯的都是欺君之罪,但案件的处置并非太严酷,最多充军,没有处死一人。
但是,在此案中,明孝宗不仅亲自审问,帮凶刘山竟被处以凌迟之刑,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此案的主犯郑旺仅仅被判处监禁,后来还被释放。
要知道,在明代“凌迟”的酷刑一般都是谋逆造反采用的极刑,明孝宗用来处理郑旺的帮凶是不是有威慑之意呢?从犯重处,主犯轻罚,这里面蕴含的意味是不是已经昭然若揭呢?
等到武宗即位后,郑旺依然宣称女儿是皇后,再次被捕入狱,此时明孝宗去世,明武宗刚刚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所以他直接判处郑旺等人死刑。
如果说明孝宗对此案的处理是欲盖弥彰,那么武宗要想心安理得地坐稳皇位,是不是需要将此事处理干净呢?
其他可能
后来,这个案子的全部审理、判决的宗卷都存放在刑部的福建司。当时不少人录出了副本,认为此案还会有新进展可作参考。
其中,有人看见了孝宗的处理意见:“刘林 (即刘山) 使依律决了,黄(即王)女儿送浣衣局,郑某发落了,郑旺且监着。”这个“内批”含糊不清,其中“郑某发落了”五字尤为可疑,很有可能是郑金莲。
陈洪谟还记载,当时有个翰林院编修叫李瓒,他在司礼监教太监识字时,见两个太监将一个女人押入浣衣局。浣衣局的看守见到来人,肃立两旁,态度十分恭敬,可见来人非同一般。很有可能就是“内批”中被送进浣衣局的王女儿。
小编以为,不管是案件中涉及到的郑金莲,还是王女儿,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她们的可能性比张皇后的还要大。
总之,不论我们从明武宗出生的突然性上,还是从明武宗与张皇后母子之间的关系上,还是从明孝宗父子对于“郑旺谣言”案的处理上,甚至从张皇后对待此案的态度上,亦或是从其他的推测来看,明武宗的生母是张皇后的真实性都是令人生疑的,郑金秀、王女儿都是有可能的。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842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