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日期:2023-04-01 07:57热度:加载中...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与曹丕、刘裕等“篡位同行"不同,赵匡胤在此之前,资望还远远没到足以篡位的程度!

  可是,他的篡位却看起来是最轻易的:连拥立傀儡皇帝的过渡阶段都没有,直接就夺权称帝!而且,居然还就把位置坐稳了!

  赵匡胤之所以能“轻易”篡位,在于他洞察到了深藏于表面平衡背后的深刻矛盾!

  柴荣的布局959年,正当柴荣意气风发地进取幽州时,突然病重。

  回到开封的柴荣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开始紧急安排后事。

  1、去除隐患,赵匡胤上位。

  在权力交接中,禁军的忠诚至关重要!

  当时,禁军的主要力量有两支:殿前诸班和侍卫亲军。

  由于侍卫亲军曾是唯一的禁军主力,权力过大,自郭威建国以来,一直在创建、加强殿前诸班,削弱侍卫亲军。到柴荣时期,更是大力选拔精兵良将加强殿前诸班。

  因此,此时的殿前诸班,已是禁军中最精锐的部分。

  早先,柴荣在查阅四方“点检做天子”,曾得到一块三尺木,题曰:点检做天子。

  当时柴荣身体还好,又值盛年,只是“异之”,没有过分在意。

  但到病重时,柴荣就不得不审视这个“风闻”了。

  此时的殿前都点检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此人既是郭威的至亲,又颇有军攻、资望,确实不能不防!

  柴荣明升暗降,一堆荣誉头衔授予张永德,把殿前都点检之职给了资望较浅的赵匡胤。

  如此,禁军的格局是:殿前军的老领导、郭威的外甥李重进掌管实力稍弱的侍卫亲军;资历尚浅的赵匡胤掌管实力较强的殿前诸班。

  这样,禁军稳了吧!

  2、相互制衡。

  在掌握禁军平衡后,柴荣又开始控制朝廷中枢系统的平衡。

  王溥、范质、魏仁浦等文官为骨干,掌枢密使,混合文武,同掌国政。

  枢密使有调兵之权,却无领军之权;禁军将领有领禁军之权,却无调兵之权。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在柴荣的安排下,相互制衡的权力体系建立了起来。

  3、总体军权平衡。

  柴荣死后,周恭帝即位,进一步进行了平衡。

  侍卫亲军兵马副指挥韩通兼天平节度使,防御开封东北面;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兼归德节度使,防御开封东面;

  向拱为西京留守,防御开封西面。

  侍卫亲军李重进兼淮南节度使,防备南唐。(看来,柴荣最戒备的,还是郭威的亲戚们)

  考虑到周恭帝当时才7岁,这些举措应当出自是柴荣的安排。

  如此,力量进一步平衡,谁也坐大不了了!

  表面平衡背后的深刻矛盾柴荣留下的权力体系,表面上保持了权力制衡,却也留下了两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1、主少国疑与人心不安的矛盾

  历来少主即位而能平稳过渡者,背后无不有一个强权人物默默支持!

  这个人或是孝庄这样的“垂帘听政”者,或是周公这样的强势宗亲,或是诸葛亮这样有威望、有才具的命世之才。

  柴荣留下的权力体系中,中枢的王溥、范质才具、威望都有限,难以有效调度各方武将!

  一个不能服众的中枢,加上几个手握兵权的武将,这是绝不可能长久的。

  一旦有变,往往是血流成河!

  因此,上自中枢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人心不安!

  在赵匡胤出兵前,开封流传“策点检做天子”的“谣言”,开封“士民恐怖,争为逃匿计”便是明证!

  2、静态平衡与人才思功的矛盾

  柴荣时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劣才被黜,良才得升。

  同时,由于柴荣的努力建设,后周军力强大,对外征战屡战屡胜,立功求富贵已经成为常态!

  一时间,有才之士,骁勇之兵,莫不脱颖而出,后周满朝欣欣向荣之气!

  可是,在这种静态平衡中,事权不一、相互制衡。论功封赏时,“是谁的人”比实际功勋更为重要!

  如此,才能、功劳,未必可求得富贵!

  陈桥兵变时,将士们首先提出的理由便是:“主上幼弱,未能亲征。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为晚也”。

  既得利益者人心不安,有才能战之士恐功劳得不到封赏,如果赵匡胤能对此提出解决方案,是有条件成功上位的!

  黄袍加身在柴荣的布局中,赵匡胤获利最大,一举获得殿前都点检的职务,掌握了最精锐的禁军,使他获得了进一步夺权的力量基础。

  另一方面,或许因为柴荣自己只是郭威的养子,他最戒备的,是郭威的亲戚、宿将,赵匡胤并不是“主要防范对象”,他只是其中的制衡力量!这就给了赵匡胤此后隐秘操作的空间!

  赵匡胤很快就开始了隐秘操作!

  960年正月初一,镇、定二州来报:辽、北汉来侵,请朝廷调兵来援!

赵匡胤为什么如此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

  范质、王溥立刻派赵匡胤领军出征!

  其实,当时开封城内就有“策点检为天子”的谣传,居民甚至出现了骚动,但枢密使大人们似乎并未在意。

  还是那句话:在他们眼里,赵匡胤资历太浅,只是牵制权力过重者的工具!

  他们忘了一件事:赵匡胤虽然资历浅,但也亲自参加过当年郭威的“黄袍加身”!

  当年是个群众演员,现在,赵匡胤要当主角了!

  1、激发军队焦虑情绪。

  首先,他们找到了下面的亲信将领来制造“牢骚”。

  马仁瑀、李汉超、王升彦等人鼓噪道:天子年幼,你们拼死拼活地立功,谁能知道呢?我们看,不如先立点检做了天子,再去北伐!

  2、赵普的“金口良言”,促成了起事!

  前面的话,可以理解成将士们的牢骚。

  赵普的话,把牢骚直接转化成了行动:

  (1)、不造反,你们岂只是白白立功呀!大家都很危险!

  朝廷依赖的,正是我们!我们离开京城以后,四方节度使一定蠢蠢欲动!到时候,国内有变,我们就都成反贼了!还富贵个鸟!

  (2)、我们要干的,不只是“保全富贵”,还能“安定天下”!

  朝廷一直就是以禁军压制四方!

  我们现在杀回去,保持纪律,秋毫无犯,人心自然会安定!四方自然会服从!

  为什么必须造反,应该怎么造反,都清清楚楚说好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大伙一起进去给老赵“黄袍加身”,“逼迫”赵匡胤造反了!

  攻回开封,轻松夺位前面说了,开封城不只是赵匡胤一支禁军,还有其他力量呀!赵匡胤怎么能轻松攻入开封呢?

  首先,赵匡胤照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尽可能获取支持,瓦解抵抗!

  1、笼络班底。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时,承诺:事定,当厚赏如。

  如此,赵匡胤稳固了自己篡位的基本力量!

  2、安定后周皇室、官僚人心。

  赵匡胤对军队约法三章: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

  如此,安定了后周皇室、官僚集团的人心!

  3、安定百姓,展现仁主之象。

  赵匡胤严肃军纪,禁止入城劫掠!

  其次,赵匡胤早已留下先手,使抵抗力量来不及组织!

  赵匡胤哪里是临时“被逼”造反的,他早有准备了!

  赵匡胤联络了城内的心腹殿前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令他们在内配合。

  随后,一举入城!

  此时,后周朝堂还在开早朝,听说赵匡胤杀了进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那支本来要与赵匡胤相制衡的侍卫亲军呢?

  老大李重进正在淮南。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忠于职守”,逃出宫殿,准备去找他的部队来抵抗。可是,韩通一上街,就被盯上了!一顿追杀,扑街!

  此后,开封城中再没有抵抗者,赵匡胤迅速控制局势!

  轻松平定地方反抗者赵匡胤欺孤儿寡母夺权,下面的节度使中当然会有不满者!

  由于赵匡胤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这些抵抗者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昭义节度使李筠,就认为他是宿将,与禁军将领都很熟,他认为他起兵,一定会得到响应!因此,他没有凭险而守,直接率军南下作战!

  结果,并没有人响应他!在石守信、高怀德的攻击下,迅速失败!

  侍卫亲军大老大、首任殿前都点检、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呢?他起事时,连他自己都信不过自己手下的将领!

  结果,李重进也被迅速平定了!

  看来,比起对“欺孤儿寡母”的不耻,思安、思功,才是人心的主流!

  经过晚唐、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天下急切期待一个稳定、强有力的政权。而赵匡胤,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满足了各方的利益!

  因此,尽管“欺孤儿寡母”于德有亏,上来就称帝过于直接,但他依然赢得了人心,“轻易”夺取了后周政权!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赵匡胤篡位登基的时候 朝廷当中为何无人反对

陈桥兵变顺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赵匡胤在此之前做了什么?

赵匡胤即位之后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柴荣妻儿的

同样都是篡位的当上皇帝 赵匡胤为什么会评为历史上最仁慈的篡位者

北宋名将张琼在赵匡胤称帝后第一个被杀,他做了什么

标签:赵匡胤  宋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684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