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汉武帝两次令李广利征讨大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汉武帝两次令李广利征讨大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日期:2023-03-31 23:25热度:加载中...

汉武帝两次令李广利征讨大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汉武帝在位时期,曾经令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斩杀大宛国王毋寡,西域各国臣服,但是代价是数万将士命丧他乡,汉武帝的决定是否是一意孤行的后果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毕竟后来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向就说过,“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简单来说就是得不偿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就是斩杀大宛国王,获得几十匹好马,这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

  而且必须要说的是,李广利这次出征,造成大量将士伤亡的原因,长途远征是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当时很多将领贪财,不爱惜士兵,导致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而李广利作为大军统帅,显然他是默许了这样的情况。

image.png

  话说回来,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发动对大宛的远征,李广利前后两次率大军出征,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战马,如果就单纯的战损与获利来看,汉武帝的决策,的确太不冷静了,不过就全局战略的获利来看,汉武帝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战略目的,那就是震慑西域,削弱匈奴的军事能力,减轻汉朝的外部威胁。

  虽然汉武帝一朝,凭借卫青和霍去病两位名将,重创了匈奴的势力,可是不容忽视的是,汉匈战争依然在持续,匈奴依然有能力对汉朝的边境发动劫掠,一直到东汉时期,汉匈战争才算是画上句号。

  因此汉朝需要优质的战马,而大宛生产良马。

  《汉书.西域传》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

  当时的大宛国王,自恃与汉朝相隔甚远,因此不愿意臣服,就拒绝贡献良马,加之汉朝使者大骂他,大宛国王就截杀了汉朝使队,这成为汉武帝讨伐大宛的导火索。

  从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李广利率军两次征讨大宛,历时四年。

  第一次,可以说是一次完败的军事行动。

  《汉书.李广利传》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

  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皆饥罢。攻郁成城,郁成距之,所杀伤甚众。

  第一次出征,李广利率领的部队,缺乏后勤补给支持,兵力又不够强大,所以一路上,西域诸国卖给汉朝面子的非常少,因此汉军为了筹措粮草,只能经过无数次的攻城战,一路打过去,才能够得到粮草支撑。

  这就有问题了,大宛距离汉朝边界万里,就是大军走过去都已经是疲兵了,更何况是一路打过去。

  等到了郁成,也就是大宛的东部边城之时,汉军已经折损大半,又是疲惫之师,结果被人家大败,李广利率领残部逃回,回到汉境时,几乎是十不存一的地步,这次远征,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之后汉武帝并未停止对大宛的征伐。

  李广利第一次出征失败后,汉武帝再度集结大军,这一次是一支庞大的军队,足够震慑西域诸国的军队。

  《汉书.李广利传》赦囚徒扞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

  这一次汉朝集结了六万兵力大军,这还没算上自己带着粮食跟着大军去打仗的人,因此李广利这一次所带的军队,可以逼近10万,在那个时代,这么庞大的军队,又是远征,汉朝可谓是下了血本。

  而且为了给这支大军提供后勤保障支持,更是有数十万人参与到了汉朝针对大宛的征伐中。

  《汉书.李广利传》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適,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汉军在酒泉,张掖等地增兵18万,来保障大军后方的安全,同时征发天下的七科適,即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这些人来往于大军后方,就是给大军运送粮草的。

  可见,为了对付大宛,汉朝的战争机器已经再度启动了。

  这一次,汉军凭借庞大的军力优势,一路碾压,直抵大宛国都城下,所过之地,诸国见汉军兵势强盛,也都乖巧了,赶紧给予粮草支持,害怕惹怒汉军,自己遭殃。

  最后大宛贵族见状,杀了自己的国王毋寡,并且贡献了良马,并且立和汉朝亲近的昧蔡为国王,汉军才撤军的,可以说大宛是臣服了的。

  汉朝对大宛的战争,前后历时4年,如果仅从战果来看,是得不偿失了,毋寡一颗人头,加上几千头战马,这获益是太低了的。

  而汉武帝的真正目的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优良的马匹,其实汉朝引进优良战马来改良马种,非要打仗吗?不用啊,找过往的商人同样可以办到,那样的话,花钱更少,也不必造成大量将士的伤亡。

  可以说汉武帝在征讨大宛,索要战马的背后,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震慑西域诸国,令他们不要倒向匈奴。

image.png

  还是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汉武帝拉开了汉匈战争的大幕,只是解决了匈奴对汉朝的亡国威胁,匈奴依然是汉朝北疆的头等大患。

  《汉书.匈奴传》汉使野时侯破奴将二万骑出朔方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而还......浞野侯夜出自求水,匈奴生得浞野侯,因急击其军。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而归,军遂没于匈奴。

  其秋,匈奴大人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坏光禄所筑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其所得而去。

  在李广利率军征讨大宛的同时,赵破奴曾经率两万骑兵北击匈奴,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被生擒。

  当时朝中就有人建言过,停止对大宛的征讨,调李广利的大军回来对付匈奴。

  而汉武帝则是大怒的,他说过,“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汉军连大宛这样的小国都不能征服,那么西域像大夏之类的国家也必然轻视汉朝,那样的话,西域诸国就会达成一个共识,就是逐渐敌视汉朝,形成一个联盟,更会与匈奴联合。

  所以汉武帝严惩了那些声言不该讨伐大宛的官员。

  可以看到,当时的汉朝尚未完全解决匈奴对国家的军事威胁,那么一旦西域诸国不服汉朝,必然走上和西域联合的道路,那么汉朝就将遭受两面夹击的窘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汉武帝要做的就是,让西域诸国臣服汉朝,最终在汉匈战争中,保持中立地位,不然的话,大汉恐将永无宁日。

  正是靠着李广利的第二次征讨,汉武帝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汉书.李广利传》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见天子,因为质焉。军还,入玉门者万余人,马千余匹。

  《汉书.匈奴传》闻贰师将军破大宛,斩其王还,单于欲遮之,不敢。

  《汉书.西域传》贰师既斩宛王,更立贵人素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后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谄,使我国遇屠”,相与共杀昧蔡,立毋寡弟蝉封为王,遣子入侍,质于汉。

  首先,在李广利回师途中,西域诸国为了表示服从,大多派遣质子,跟着大军入汉,以此表示顺从,同时屡屡进犯汉境的匈奴,本来想拦截李广利大军的,但是忌惮于汉军征服了大宛,斩杀了大宛国王,因此其并未深入西域,和汉军作战。

  这就是汉武帝要的效果,后来大宛国内,虽然亲汉的昧蔡被大宛贵族所杀,但是新立国王后,大宛还是派人入汉为质了,这个态度也很明显,那就是不公开敌视汉朝,不与汉朝为敌。

  因此,汉朝在战略上的获益还是可以的,只是说,这样的远征,的确太消耗国力了。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卫长公主作为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最后是否被腰斩?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是否在作秀?

汉武帝时期的家里有多厚 汉朝为何没有被汉武帝折腾亡国

汉武帝时期的家里有多厚 汉朝为何没有被汉武帝折腾亡国

汉武帝让刘弗陵继位,是出于什么用意?

标签:汉武帝  汉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242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