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字又玠,号恰亭,清代名臣。下面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卫是雍正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很有喜剧色彩的李卫,但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却有着另一幅面孔。
很多影视剧都习惯于把李卫描写成一个文盲,事实上李卫的官的确是买来的不假,但李卫出身在富裕家庭,从他的日后的聪明伶俐来看,李卫是个不爱读书,没走科举这条路的人,但以李卫的家庭出身,私塾是肯定读过的,一个文盲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在朝中作为位极人臣的地位的。
李卫最初的启动,跟康熙有很大关系,他出生在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一,此时的清朝正是一派盛世,但背后隐藏的危机已经开始浮现。
等到康熙五十六年的时候,李卫终于有机会通过捐资,买得一个员外郎的小官,我们经常听说一个词叫卖官鬻爵,给人感觉这是个很腐败的一个词。
在古代,朝廷卖官是很常见的,主要是解决朝廷的财政吃紧问题,康熙末年国库空虚,朝廷也是希望通过卖官来缓解财政压力,一般政治清明的时候,这种机会是不多的,而且都是边缘化的小官。
30岁的李卫,就这样踏进了仕途,正常情况下,李卫这种情况,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属于一没背景,二没学历的人,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江南这个地方本来就是清朝压力打压的地方,能让你当官就不错了。
也许是李卫不读书,让他心里没那么多束缚,有长期在社会基层混迹,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一般只知道读书的人强很多,李卫差的就是一个机会,而最终这个机会,也是李卫自己争取来的。
《清史稿》里有这么一句话:
世宗在藩邸,知卫才,眷遇至厚。
这句话很关键,是解读李卫的密码,世宗就是雍正,藩邸指的就是雍正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康熙末年九龙夺嫡的激烈情况。
雍正在做皇子就已经知道了李卫很有才干,怎么知道的,很显然是李卫提前做了预判,早早地就投在了四爷的门下,这是李卫飞黄腾达的起点。
雍正继位后,很快李卫就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古代管盐的都是肥缺,不到一年的时间,雍正二年李卫就被擢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李卫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因为此前在夺嫡中站队雍正,李卫就成了雍正的府邸旧人,这类人的提拔是最快的。
雍正三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雍正五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短短几年从不入流的小官做到封疆大吏,李卫这速度火箭都比不上。
从李卫做官的轨迹来看,能够反映出雍正用人的哲学,自己人要用,但也要用在正确的位置上,开始因为李卫有基层经验,懂经验,就让让管理财务。
等到李卫慢慢做了大官,熟悉了官场那一套之后,就开始委以重任,为雍正办一些棘手的事情,因为李卫没有靠山,尤其是在科举场上没有根据,所以做起事来,雍正是非常放心的。
清代官员的主体依然是通过科举,科举上来的官员关系都非常复杂,有同乡关系,同年关系,还是师生关系,而李卫根本就不属于科举这个圈子的人,所以那杀伐决断丝毫不手软。
李卫弹劾官员,尤其是在打压江南地方势力方面,可以说是深得雍正的欢心,而李卫也成了雍正安插的江南的最重要眼线,因为不属于科举圈,自然也就不属于文化圈,在文人看来,李卫就是不学无术的浮浪子弟。
越是这样,雍正越是放心,毕竟江南这个地方腐蚀人心,尤其是文化发达,对于通过科举上来的文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很多官员办事雍正并不放心,李卫在江南的一系列举措,稳固了清朝在江南的统治。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已经位极人臣的李卫去世,后来乾隆南巡,见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说到这个李卫不过是仰仗着先帝的恩赐,怎么能如此飞扬跋扈,于是就让人推倒了他的塑像。
整体来说,李卫算是能够善终,清朝是最能体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新皇帝都不喜欢老皇帝的旧车,李卫只是死后被说了几句,结局还是圆满。
纵观他的一生,都是个人选择和时代机遇所造成的,康熙缺钱,他就买个官,提前站队,为日后飞黄腾达做铺垫。
没有科举背景,成了雍正非常看重的官员,也是雍正事情,执法严苛的重要表现,要是放在乾隆时代,李卫的背景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时也命也,这就是人生,就是真实的李卫。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9217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