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削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允炆当初曾经答应朱元璋不主动削藩,朱允炆上位之后,朱允炆为什么主动削藩?朱允炆到底是怎么想的?
王爷,有时候感觉这个身份很尴尬,有着高的辈分却还要给皇帝叩拜,也许古代王爷都习惯了,但凡有不习惯这样的就都去“造反”了,奈何王爷“造反”成功概率很低,凤毛麟角,但王爷朱棣却是成功者之一。
朱元璋分封诸王,地位虽高贵,但没有土地、不能干预民政,只有统兵和指挥军事之权,由于诸王分封的地域不同,亲王能够设立的护卫也不同,其中秦、晋、燕三王的兵力最强,但兵力最多也就10万人,要想“造反”成功,概率几乎为零了。
朱标死后,朱允炆被选为太子,朱棣感觉不服气,在没人的情况下,朱棣还笑话过朱允炆,这在古代可是“大不敬”之罪,因此朱允炆对于朱棣这个叔叔一直不放心。在朱元璋安排所有开国功臣上路以后,自觉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曾得意地告诉朱允炆,他已经安排朱允炆叔叔们替他守护边疆,让朱允炆可以安心做皇帝了。
对于朱棣的不放心,朱允炆反问了朱元璋一句:“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怎么办?”没想到朱元璋也反问了朱允炆有什么想法,朱允炆说:“用仁义的礼法对待和约束他们,如果这样不行那就削藩,拔刀相向。”也就是说朱允炆答应朱元璋不主动削藩,如果哪个王爷有异动再动手也不迟。
朱元璋撒手人寰,朱允炆登基,他一上台就咨询黄子澄削藩的事情,为何朱允炆突然改变初衷,一上台就削藩呢?根据前面所说,他的那些叔叔们,兵力最多的才10万,不足为虑啊?难道他就这么害怕朱棣吗?看出朱棣一直有“造反”之心?
我们多提一点,明代有著名特务机构锦衣卫,朱允炆可以完全发挥锦衣卫的作用,秘密监视诸王,一旦他们有异动就可以马上动手,但是朱允炆这次真的不能指望锦衣卫了,因为在朱元璋没有去世之前发现了锦衣卫的弊端已经把他们架空了,朱允炆是个孝顺之人,他自然不会再启用朱元璋架空的锦衣卫。
那么朱允炆为什么一登基就削藩呢?
第一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朱允炆对于朱棣的偏见,使得他认为朱棣肯定会造反,既然你朱棣会“造反”,那我就打你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偏偏朝廷内部发生了偏执,居然没有先拿朱棣下手,而是先剪掉朱棣的羽翼。古人研究的计谋其实还是挺管用的,奈何朱允炆没有对朱棣先下手,这一个优势就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点,不给任何藩王留准备时间。“造反”可是一个危险的行为,不成功便成仁的行为。“造反”你最起码也要有一定资本,比方说粮食储备、箭矢储备、钱财储备等等,特别是战争用的武器,不能明目张胆地制造,只能悄悄进行制造,这样就严重放慢了速度。“造反”要准备的很多,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朱元璋在世之时,藩王们肯定没有敢有任何异动的,他去世以后,像朱棣这样有“大胆”想法的人就开始准备了,但是朱允炆一登基就开始削藩,那就不给藩王任何准备时间了。
第三点,为自己树立微信。建文帝朱允炆刚登基,拿着削藩来树立一下自己的微信,这样朝廷也就无人敢不服从管理了,而且提前解决了可能存在的藩王“造反”隐患,一举两得的事情,而且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的三个“顾命大臣”也积极地响应这个政策,所以朱允炆脑袋一热,说削藩就削藩。
建文帝削藩先是捡着软柿子捏,自然顺风顺水,但到朱棣这里就进行不下去,因为朱棣要到南京去“清君侧”,而且还带了不少人一起去,这明摆着就是“造反”了,最终结果我们也了解建文帝人间蒸发、不知所踪,他的好叔叔朱棣一直派人寻找着他,可见这叔侄两人“感情”深厚。
建文帝削藩占了很多先机,为什么还会失败呢?
一方面,朱允炆高估了自己能力。在一登基,朝廷内外还没有完全在他掌控之下,甚至连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都没有分清楚的时候就想削藩,能够进行的顺利吗?反观他的主要“敌人”朱棣,他可是在战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单纯抛出他王爷的身份,他也会是一个卓越的将领。
另一方面,朱允炆占得先机被他一步步消磨殆尽。朱允炆明了解朱棣会造反,偏偏没有先对他先手,给朱棣造反留足了准备时间,让朱棣造反有了资本。
总之,朱允炆违背对朱元璋的承诺,先手进行削藩有利有弊,只是他最后没有成功罢了,如果他成功了,历史肯定也会给他很大评价,比如有先见之明、决策果敢准确等等。
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朱允炆削藩这件事情上用算是恰到好处,不过我们也不用为朱允炆感到可惜,因为朱棣真的比他侄子有魄力、有能力,为历史的贡献也是前所未有,朱允炆削藩失败对历史反而更是一件好事。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824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