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和赵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样都是中兴之君,刘秀和赵构差距有多大?世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什么不太一样?
我国古代的君主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的开拓与发展上来说,君主的决策显得极其重要,为了能够建设好一个国家,历代君王都在不断揣摩建国之道,在探索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在我国的古代君王当中,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开创者,赵构则是作为南宋政权王朝的开拓者与建设者,二者对于一个时代来说都是贤明的君主,是中兴之君无疑,虽然在身处在不同时代当中,但在二者贡献方面却在国家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为何后世之人对于刘秀与赵构这两位中兴之君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评价!
建国的艰辛历程
作为自西汉以来最为强盛的王朝——东汉来说,有着极高的历史意义,据史料当中记载到,东汉的政权是由刘秀建立,正处于西汉末年,朝政腐败、国力衰落、国库空虚再也无法经历规模宏大的战事。
但西汉末年的统治者仍然热衷于对外扩张领土,为了战事的后援,最后这样的苦楚只能落到了民间百姓身上。
在日复一日对民间百姓的剥削之下,最终使得生灵涂炭,社会现象一片狼藉。
西汉统治者仍然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当中,不仅没有体恤民情,反而加重了对百姓的赋税徭役。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甚至失去了最为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民怨的不断积攒之下,百姓对于西汉末年的朝廷十分憎恶,最终在西汉统治者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时,早已为时已晚,农民起义四起,西汉政权岌岌可危。
后来,在以刘秀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迅猛攻势之下,朝政很快走向了最后的衰亡,新的政权开始屹立在历史的悠久长廊当中。
此时要知道的是,虽然刘秀姓皇室的姓,但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而刘秀本就是当地的一个地主阶级,在时间的推移下,这样自然与西汉皇室血缘没有多大的联系了。
也就是说,对于刘秀一手征战成立的政权来说,并不属于先前西汉王朝的政权势力,而是属于一个新的国家,是发生彻头彻尾之后的变化结果,不再是先前已经没落的西汉政权遗留下的分支。
而赵构在历史上建立的南宋政权,确实与东汉建立的方式大有不同。
此时的南宋先前是以北宋宣称,而金军不断对北宋进行骚扰,讨伐,由于朝政的腐败和当局者的无能,导致国家的发展滞缓,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最后在逐渐强大的金军的军队压境之下,令一个时代蒙羞的事件发生了,随着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二人被金军所抓后,“靖康之耻”也就遗留在耻辱当中。
在面临当时军队压境的宋徽宗,为了不让国家社稷葬送在自己手中,于是便将皇位草草传给宋钦宗,但北宋仍然在金军的铁蹄下覆灭。
作为宋徽宗的儿子赵构,虽然避免了被抓的局面,面对这样的耻辱,自然要洗刷,所以,在赵构联合北宋的残余部队和忠志之士,共同在南方边境地区建设国家,也就是南宋政权的形成。
此时的南宋是建立在部分曾经北宋的领土之上,这样能够集结大量的兵力,制度也是较为完善,无需再颁布较大的改革。
如此对比,刘秀对于东汉政权来说就是开国之君,而赵构却并不完全是自己进行开疆扩土进行建设南宋,也不像刘秀一般,从地主阶级成为一代君王,赵构的起点较高。
统治国家
刘秀建设的东汉政权是一个新的国家,所以在国家建设上都要借鉴先人制度,开始选择最为符合当前国情的道路,并加以励精图治,进行制度的规划和对国家稳定建设的关注程度都是极度关注。
在刘秀的带领之下,东汉很快迎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成为了我国古代王朝当中少有的全盛时期。反观赵构,虽然起点比刘秀高,并且手中的资源与土地都远超刘秀.
但在国家发展上却是不尽人意,对于建设在北宋部分地区的南宋来说,制度难以进行改变,改革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变革。
而此时的南宋贵族也是想要依靠剩下的江山来维护统治,在国家发展的目光来说,相比东汉确实是有所差距,所以在南宋虽然能够与金军对战,不相上下,但此时的金国也逐渐走向没落。
所以在赵构的带领下,南宋只是有了在社会存在的政权,但却没有彻底得到发展,国力自然也就属于一般的程度!
赏罚分明
在国家格局上二者的差别很大,对人事上自然也就存在差异,刘秀虽然出身不如赵构,但在社会当中的磨炼远胜于赵构,懂得人情世故,周转在不同的人群当中,深知每个人的喜好与相处之道。
在东汉政权确立之后,国家也基本稳定下来,刘秀开始着手对出生入死的兄弟进行封赏,不仅出手大方,更是将重任交给了身边的人,如此这般,让臣子感受到君王对自己的信任,对于皇帝的话自然更加服从,任务完成更快出色。
赵构的用人之道远不如刘秀,赵构用人平平,虽然渴望人才,但却容易轻信小人的谗言,最后导致国家的安定,其中以抗金名将岳飞的事件最能够说明这样的问题。
刘秀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君臣之道,赵构宁愿选择相信有秦侩的奸计,也不愿意相信出生入死的岳飞,很显然,赵构存在识人方面上的问题。
结语:
刘秀与赵构虽然被评为中兴之君,但在二者对比当中,刘秀在各方面似乎都超过赵构,但这仅仅只是对比,并不能够否认二者各种的优势与劣势,仅仅是后世之人对于先人的一番评价,毕竟历史并不能重新上演,只能在史料当中寻找踪迹!
参考文献:
《汉史》
《宋史》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807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