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为何知名度不高?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为何知名度不高?
日期:2023-03-31 21:47热度:加载中...

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为何知名度不高?

  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个人中,应玚为人如何?他的生平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应玚 [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与其弟应璩齐名,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玚为将军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著文赋数十篇。诗歌亦见长。

image.png

  应玚与赵淑丽、庞德恭、应德温、季叔才诸人相知。鼻方於盗削卵,性好色,轻薄耽酒,喜斗鸡。不过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应玚的祖父应奉才思敏捷,能“五行俱下”,着有《后序》十余篇。其伯父应劭博学多识,撰述甚丰。有《风俗通》百余篇。二人均是当时的儒者,而应玚的父亲应询也因其才学着名,任司空掾官职。

  应玚自幼生长在这样一一个家庭 ,诗学文章自然大为长进。但因他生逢乱世,到处飘零,虽踌躇满志而壮志难酬。应玚的弟弟应璩,字休琏,也是一个文学家。他和其弟应璩在当时均被称之为汝南才子,两兄弟的作品合为一集《应德琏休琏集》。

  应玚初来邺都时,曹植、曹丕都很敬重他,经常邀他和众人一起宴游吟诗,曹操闻其名,任命他为丞相掾属,后又转平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场为府文学(掌校典籍、侍奉文章)。

  曹丕说应玚“和而不壮”,又称赞他说:” 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着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可见他为曹丕所赏识。另外,同为“建安七子”的曹植也曾有《送应氏诗二首》(“步登北邙坂”和“清时难屡得”),就是送给应瑒和应璩兄弟的。

  应玚长于赋,有文赋数十篇,诗作不多。代表作《待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音调悲节,多写离居飘零之感。应瑒的笔下,常表现出一种漂泊流离的感叹,行文委婉和柔而缺少豪放,这可能与他饱经世故的生活经历有关。

image.png

  应玚处于汉、魏战乱时期,对人民的灾难深感同情,在他的《灵河赋》、《愍骥赋》 、《征赋》和《公宴赋》等作品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这些作品辞情慷慨,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他企盼国家统一的愿望。

  刘勰美其“学优以得之”“综其斐然之恩”。张溥云:“德琏善赋,取方弟书,文藻不敌。诗虽比肩,亦觉百一为长。”又有文质论,论文化,于文学影响颇钜,刘勰云:“应论华而疏略”,或谓其疏略於文学。然其后言文者多,语质者少,应论使然。

  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因为没在重要故事里扮演过重要角色,知名度是建安七子中最低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应玚与徐干、陈琳、刘桢皆卒于疫疾,归葬于项。高寺镇今存“应冢”,是为应瑒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传世之作不多,原有集,今散佚。明人辑有《应德琏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应瑒集一卷。今存赋、表、诗多篇,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建安七子最喜欢驴叫(建安七子中喜好驴叫)

建安七子孔融被杀其余六人下场如何?有四人因染疫疾而死

王粲为什么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

曹丕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建安七子的?

应玚:建安七子中最没名气的一位,踌躇满志最终却壮志难酬

标签:应玚  东汉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765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