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位置:首页  »  帝王野史  »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日期:2023-03-31 21:32热度:加载中...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你们知道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为您讲解

  纵观明朝十六帝,明成祖朱棣绝对算是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最有作为的帝王。然而,明中期朱厚熜在位期间,明朝太庙却经历过一次剧烈变化,明成祖朱棣更是差点断了祭祀。有说法认为这是由于朱厚熜想要将父亲的牌位摆进太庙,而太庙中牌位已满,导致朱棣差点“被祧”,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朱厚熜与大臣之间长达二十四年的博弈说起。

  明朝太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当年大宋龙凤皇帝翰林儿驾崩,吴王朱元璋便以次年为吴元年,并开始建立宗庙,祭告三川。正如《明太祖实录》所载“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朱元璋很清楚礼制的重要性,建立宗庙便标志着朱元璋政权的正式独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一,应天太庙正式建成,并将皇高祖朱百六、皇曾祖朱四九、皇祖朱初一、皇考朱五四(朱世珍)的牌位摆进了太庙。不过,此时的应天宗庙采用的是“都宫别殿”制度,即一帝一庙。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感觉太庙所在地“地势少偏”,于是在同年七月初三下诏改建,规制为前殿后寝、设东西配殿。明朝虽然遵循周礼而设太庙,但规格却并非传统的“天子七庙”,而是改为了“九庙”,每一间为一室,并改“都宫别殿”制为“同堂异室”制,即一庙多帝。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新的太庙建成,中室奉德祖朱百六,东一室奉懿祖朱四九,西一室奉熙祖朱初一,东二室奉仁祖朱世珍,皆南向。由于朱元璋四代以上无考,因此明初的太庙中实际上只供奉着以上四位先祖。至此,朱元璋已经为子孙后代定好了规矩,后世帝王只需要照例进行便足以,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明朝的太庙在后世却是一变再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二月,朱云伟追尊皇考懿文太子朱标为兴宗孝康皇帝,和祖父一起升祔太庙。至此,建文朝太庙里共供奉着六位帝王。

  之后爆发“靖难之役”,四年之后朱棣称帝,朱棣根本不承认建文帝的皇帝身份,因而建文帝未能称宗入庙。与此同时,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地位,也就是相当于他间接从太祖朱元璋手中继位,于是又将朱标的牌位移了出来,仍称懿文太子。之后,朱棣又迁都北平,并在北平重新建太庙,明朝于是又变成了双庙制(直到嘉靖十三年南京太庙毁于火灾)。而朱棣在位期间,明朝太庙中只供奉着五位帝王。

  此后,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先后升祔太庙,太庙中的神主已经增加到了八位。直到朱祁镇在位期间差点再度出现变故,由于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危难之际明代宗朱祁钰即位称帝,但八年之后发生“夺门之变”,朱祁镇再度复位。而复位之后的他自然不可能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因此朱祁钰未能称宗入庙。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天顺八年(1464)正月,朱祁镇驾崩,太子朱见深即位后,追尊父亲为英宗睿皇帝。成化二年(1466)正月,英宗升祔太庙。至此,明朝太庙中的神主已经达到九位,此后的帝王再想要入太庙,便只能按照“三昭三穆,亲尽则祧”的原则迁祧了,即除开国皇帝之外,血缘关系最远的帝王神主迁入祧庙。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宪宗朱见深崩,太子孝宗继位。此时,宪宗的神主要进入太庙,便必须进行迁祧了。然而,此时关于将哪位祖先迁入祧庙,朝中却产生了争执。需要指出的是,明孝宗朱佑樘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按理来讲被祧的应该是德祖朱百六,但他采纳了礼部尚书周洪谟保留德祖朱百六神位万世不祧,迁懿祖朱四九神主于祧庙的错误建议,这反而给了后来世宗朱厚熜活动的空间。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朱佑樘崩,太子武宗朱厚照继位,改元正德。正德二年(1507)六月,孝宗神主升祔太庙,熙祖朱初一被祧。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朱厚照崩,慈寿张太后和大学士杨廷和商议后迎兴王朱厚熜入京继位,改元嘉靖。嘉靖二年(1523年)武宗神主升祔太庙,仁祖朱五四被祧。至此,终于拉开了明世宗朱厚熜与大臣们斗智斗勇的序幕。

  明世宗朱厚熜乃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兴献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子,这才得以继位为帝。然而,朱厚熜却是个极为孝顺的孩子,为了将父亲神主升祔太庙,这位皇帝竟然与大臣争斗了长达二十四年。而他的第一步,便是为父亲正名。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第一回合:朱厚熜和张璁败北。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七日,就在朱厚熜继位后不久,毛澄便按照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意思,率领文武大臣上奏,认为皇帝应该遵照汉定陶王、宋濮王的例子,尊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父亲),而以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叔考(叔父)。杨廷和紧接着上书,明确表示支持毛澄的意见,并将持有不同意见者视为“奸邪”,“当斩”,或黜为外官。但刚刚考中进士的张璁却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汉哀帝、宋英宗虽然是汉定陶王、宋濮王之子,但那是因为汉成帝和宋仁宗无子,因而两人自小便被养于宫中,立为皇嗣。而明孝宗却有明武宗这个儿子,且明武宗此前也曾在位,因此不应该遵循前例。明世宗当然不愿意叫别人“爸爸”,不过他虽然支持张璁的意见,但由于自己刚刚继位,张璁也刚刚进入朝廷,杨廷和却早已是内阁首辅,且有拥立之功,双方的力量并不均等。于是,在杨廷和等大臣的攻击下,张璁最终被调到地方为官。

  第二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嘉靖二年(1523年),张璁与桂萼、胡铎互相辨析大礼议。同年十一月,桂萼上疏,重提此事,明世宗于是在次年正月要求再次廷议,并于四月召张璁、桂萼至京师集议大礼,行至凤阳,奉敕“不必来京”,遂还南京。当时,明世宗已经下诏称孝宗为皇考,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结果张璁和桂萼等再度上书,认为应该去掉“本生”两字,否则会让后世认为朱厚熜乃是孝宗之子。不过,张璁等人毕竟是少数,而支持杨廷和一派意见的则多达“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汪俊传》)。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张璁、桂萼奉召至京,结果立即遭到朝中大臣的弹劾,甚至面临被捕杀的威胁。不过,此时朱厚熜的皇位已经稳固,在他的支持下,两人不仅没有被杀,反而被晋升为翰林学士,专门负责处理礼仪问题。

  第三回合:朱厚熜和张璁获胜。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朱厚熜在左顺门召见群臣,宣称将为生母章圣皇太后之尊号去“本生”二字,但却立即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最终只能留中不发。事后,何孟春、杨慎等感觉事态严重,于是召集大臣231人(《明史》称229人)全部跪于左顺门外,向朱厚熜进行示威。朱厚熜多次令引礼监太监劝退群臣,但大臣们却已经抱定了仗节死义”的决心,死谏不退。朱厚熜大怒之下将134人收监,并对五品以下的180余人施以廷杖,当场打死17人。九月,张璁与礼部尚书席书及桂萼、方献夫等奉诏召集大臣于阙右门辨议大礼,这次张璁等人大获全胜,最终以明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生父兴献王为皇考,生母章圣皇太后为圣母,明武宗朱厚照为皇兄,庄肃皇后为皇嫂。

  经过长达三年的激烈斗争,明世宗朱厚熜最终成功为自己争取到了叫“爸爸”的机会,为父亲正名。然而,内阁首辅杨廷和被罢免(后削为民),廷杖直接打死17人,也成为了明朝中后期君臣关系恶化的开端。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早在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也就是大礼仪之争还未尘埃落定之时,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便曾上书请求为兴献帝立别庙于京师,次月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也上书请求为献帝立别庙。虽然两人的建议很快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但朱厚熜却大力支持,于是专门在奉先殿修建了一间西空室,定名观德殿,并追尊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将献皇帝神主供奉于观德殿。

  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光禄寺丞的何渊为了表忠心,向皇帝上书请求立世室,崇祀皇考于太庙。意思是说可以为献皇帝立世室,直接位列在始祖之下,百世不祧,虽然此举在周朝曾经出现过,但那是因为周文王和周武王贡献巨大,人家名正言顺,朱祐杬可没有这个贡献。

  明世宗虽然为这个建议欣喜万分,但却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就连曾经支持他的张璁、桂萼、席书等人也站到了对立面。眼看没人支持自己,于是君臣各退一步,嘉靖四年(1525)五月,在太庙外的环碧殿旧址上兴建献帝庙,取名“世庙”,并下令修《献皇帝实录》。

  虽然让父亲进入太庙困难重重,但朱厚熜并未就此放弃,于是便又准备先从太庙中腾出一个位置来。于是在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明史》)他将德祖朱百六的神主迁入了祧庙,从而将太祖朱元璋的神主摆在了正位,此举虽然看似为太祖朱元璋正位,实际上却是在为父亲升祔太庙做准备,此举过后,太庙中的神主实际上只剩下了八位。因此,说朱厚熜为了将父亲神主摆进太庙而将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是不对的,因为此时太庙中已经空出了一个位置。

  紧接着朱厚熜又开始推动庙制改革,即恢复到都宫别殿制,虽然此举因大臣反对一度搁置。但嘉靖十三年(1534年)六月,南京太庙毁于火灾,这又给他提供了机会,他先是下令不再修建南京太庙,进而下令在北京营建新的太庙,这下大臣们无话可说,于是朱厚熜钦定庙制:太祖庙居中,太宗居左,立文祖世室,太宗之下另立三昭庙;太祖之右为三穆庙,并在太祖庙寝后建祧庙,以奉祧主。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如此一来,每个皇帝都单独有一庙,世宗他爹献帝那个单独的世庙就显得不突兀了。之后,他又以避讳朱棣的“世室”为由,下诏改世庙为献皇帝庙,又以以避渠道为借口,把献皇帝庙迁居新址,距离太庙更近。

  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已经致仕的扬州府同知丰坊上书,投其所好的请求“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考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明堂和郊祀乃是古代极为重要的两个祭祀活动,郊祀是祭老祖宗朱元璋的,而明堂祭祀按周礼则是祭祀太宗的,不过在汉、宋、唐时都有皇帝祭祀自己父亲代替太宗的先例。

  明世宗一听,这个主意好啊,于是便也要求为自己的父亲上庙号,并且享用明堂祭祀。朝廷顿时一片哗然,心想皇帝你也不能太过分吧,明世宗于是便去问严嵩,严嵩则成了墙头草,他表示明堂乃是祭祀太宗的,不过祭祀自己父亲似乎也没问题。结果,朱厚熜没能等来明确支持自己的大臣,反而等来了坚决反对的,户部侍郎唐胄明确表示放着周礼不学,跑去学什么汉唐宋乱七八糟的东西。

  唐胄这一招把明世宗气的不轻,不仅将唐胄下了大牢,还亲自写了一篇《明堂或问》,表示自己决心已定,父亲必须明堂祭祀、称宗袱庙。于是,经过长期斗争,朱厚熜于同年九月,为自己的父亲追尊庙号为“睿宗”,不过此时的睿宗还不能享受单间待遇,而是和明孝宗朱佑樘同庙异室。

  可是如此一来,明太宗朱棣岂不是永远没有在祭祀中露脸的机会了?朱棣毕竟是朱厚熜这一世系的,如果没了他,那么明朝的皇帝就应该是建文帝朱允炆这一世系。于是,朱厚熜便在《明堂或问》中明确表示,朱棣功兼创守、再造社稷,应该也称祖,不仅在太庙中“万世不祧”,还应该和太祖朱元璋一起,二祖并列享受郊祀,于是明太宗就变成了明成祖。

朱元璋建立九庙制度是怎么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间经历什么变化/

  到了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北京太庙竟然也被大火烧毁,大火从仁宗庙开始烧起,群庙全部烧毁,唯独睿宗一室留存(我都怀疑大火是朱厚熜自己放的)。明世宗又站出来表示这把火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祖宗们并不愿分开祭祀,因此重新修庙时便又恢复了同堂异室制。

  嘉靖二十四年(1545)六月,新太庙建成,他又下令廷议神主的摆放次序,其实他不过是想让父亲享受单间待遇罢了。结果,礼部尚书张璧提出,应该按照之前的位次,睿宗和孝宗并立于三穆,待将来迁祧时,孝宗迁入祧庙,睿宗迁回自己的献皇帝庙中便可。如此一来,朱厚熜这二十多年来不等于白忙活了吗?他自然不能同意,大骂礼臣毫无竭忠任事之诚。

  眼看大臣们不配合,朱厚熜只好自己出面,在新太庙竣工之前,亲自制定庙议,“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太祖居中,左四序成、宣、宪、睿,右四序仁、英、孝、武。”历经二十四载,朱厚熜终于给父亲在太庙中争取到了一个位置。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朱元璋迁都河南开封,耗费整整10年,为何计划全面放弃?

贴春联朱元璋(过年不让贴春联)

为什么朱元璋惩贪没有成功(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腐败问题的?)

朱元璋谁接班(朱元璋为何选错接班人?)

朱元璋儿子朱樉(朱梓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吗)

标签:朱厚熜  明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665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