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日期:2023-03-28 11:48热度:加载中...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引言

在今天各大互联网社区里,历史爱好者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但兴趣的所在却往往集中在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改朝换代的政治变革以及才子佳人的野史逸闻,对于历史上的经济状况少有关注。

经济的历史,确实不如政治史、军事史、人物史那样生动有趣,但它却是作为整体的历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切历史赖以发生的基础,就像高中课本里说的那样,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嘛!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一定要读懂中国的经济史。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业社会,而对于农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土地了。土地制度是了解中国经济史的最佳起点和关键所在,一个朝代如何分配土地,正是对当时生产力和经济思想的直观反映。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井田制的创立与瓦解

西周时期推行的井田制,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最早的官方土地制度了。所谓“井田”,就是在一块土地上按照“井”字的样子把它分成九块,每一块土地都是属于国家所有,实际上就是属于贵族所有,贵族再把土地分给农民去耕种。

在贵族的土地上进行耕种的农民既不需要缴纳土地税、也不需要给贵族进贡粮食,那他们要付出什么呢?

这就得说一说这九块土地的区别了。

“井”边缘的八块方格,是贵族分给农民耕种的“私田”,收成由农民自己处理,而中间的那一块则是“公田”,由分到另外八块地的公民共同耕种,收成归贵族所有,等于中间这块地是由农民替贵族耕种的。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井田的边界,就是我们现在农田里常见的田埂,除了划分边界的功能,还有一个防范游牧民族侵扰的功能。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游牧民族都是集中在北方草原地区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我们的文明刚刚起步的阶段,农耕世界的范围是非常小而且零散的,当时作为一个政治单位的侯国,其国土面积占100方里的已算是大国了,城与城,也就是所谓国与国之间通常相距约50里,这些城池都属于定居的农耕世界,而它们彼此之间还有大量无人管辖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活动的也是游牧民族。

华夏与游牧,均为中国人,不过游牧是流动四方的牧民,华夏是固定居住的农民而已。

那么,为什么后来中原地区都成了农耕世界了呢?

因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让我们的先民有能力去开拓更多的土地,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上升,这让我们的先民有动力去开拓更多的土地。农耕世界的生产方式相比于游牧有着显而易见的优越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农耕世界在扩张中很快就连为一体了。

因此钱穆先生把这一时期称为“农民集团的武装垦殖的活动时期”

土地私有时代的到来

真实的世界永远不会像理论模型一样理想化。当时适合耕种的耕地总量就那么大,生产力和需求却不会因为先民们对土地的开垦达到饱和就停下脚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在农业领域以及逐渐普及开了,因有铁器耕田,农民便有能力垦殖较大面积的土地,便不必再受“井田”的格子线束缚,而进入战国时期,驯化牛来进行耕作也成为普遍现象。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土地逐渐开始由国家所有转向私人所有,中国土地所有权观念的改变,是由赋税制度之改变而产生的。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铁犁牛耕

公元前356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政策,通过对农民耕种的土地进行征税,变相地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不论种多少田地,只缴赋税,土地已变成私有。

井田制的崩溃,带动了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的衰落,也引发了经济领域其他方面的变革。为贵族耕地的农民摆脱了井田边界的束缚,便跑进名山大川,新的生产事业由此兴起,最主要者为盐、铁,因盐、铁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此外还有纺织、水利、捕鱼、铸钱、伐木等产业,都是在《左传》中没有记载的,属于封建制度被打破后的全新产业。

从经济整体的视角来看,井田制的崩溃以及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刺激了生产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随着不断扩大。

这是为什么呢?

土地私有,意味着土地可以兼并,在现实中,既存在暴力强占的方式,也存在钱币收买的方式,有些人心思活泛,一旦冲破井田的束缚就懂得把空地、路径、水泽都辟为耕地,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有人土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富有,而有人越来越穷,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重农抑商

这种社会贫富差距在西汉时期浮上了水面,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直接促成了我国历史上长期奉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

或许有些朋友会质疑,“重农抑商”不是商鞅变法时就有的政策嘛?怎么是因为西汉时期的贫富差距呢?

事实上,钱穆先生考察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经济政策,发现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法令,实行的是农工商并重的政策,或许是因为秦王朝的存在过于短暂,这种政策下的贫富差距还没来得及显现就被推翻了。

到了汉朝,尤其是经过了前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通过工商业赚钱,拿赚到的钱兼并土地的人已经不少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商贾巨富,例如著名的卓文君的家族就是当时的巨富家族,为了抑制贫富差距可能带来的动荡不安,“重农抑商”的政策应运而生。

西汉第一位提倡重农主义的人,首推晁错,他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见农民辛劳而日益贫穷,商贾安逸而日益富裕,这样下去势必造成严重后果。正因如此,汉武帝在位时期不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还将盐业、铸铁这样的经济产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统一经营,抑制了商人通过民生必需品赚取巨额利润。

土地兼并下的贫富差距

尽管汉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土地兼并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但只要土地依然是私有的,这一趋势就不可避免。到了东汉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已经非常显著了,豪门大族的名下连田阡陌,而穷人却可能没有立锥之地。

东汉后期,一般豪强世族、贵族外戚或富商成为大地主的,均有一个独立的庄园称霸一方。如光武帝的樊姓外祖,有田300余顷;皇后阴丽华的母家,有田700余顷。这些大庄园,不但有耕地,而且也占有山林川泽,还可以自刑法,同时还训练“部曲”和“家兵”,以防庄园外贫民之袭击,修筑坞堡以保障地主的安全,俨然一副“私人王国”的气派。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东汉豪强的庄园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晋达到了顶峰。

这个贫富差距极大的时代并非一无是处,在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及宗教各方面,汉代都比不上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宗教及建筑等各项成就,均由经济资源富裕所带动,可见南北朝时代是富有的朝代,但问题在于当时社会不平等,拿中国经济史的眼光来看,农民大众当时没饭吃,社会黑暗,因此,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低。

我们不应该只看伟大的艺术成就,却忽略了贫穷黑暗的一面,忽略了垂死挣扎的奴隶。

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

黑暗的制度是难以长久的,在矛盾被激化的同时,也给它自身挖掘了坟墓。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朝中北魏政权推行的均田制则很值得一提。

北魏所推行的均田制,基本精神在于,不论官民贫富,一律平均摊派赋税。 实行均田制的第一步是整理户籍;接着第二步是提倡小家庭制度,消解了豪强所搞的“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的荫冒;第三步是人民获得政府所分给的田,可减轻缴纳租税,但政府也不吃亏。

均田制是一种具有浓厚改良色彩的制度,用意并不在土地分配的绝对平均,只求富者有一限度,贫者亦有最低之水平。最高意义是要将门第社会中的豪强荫冒一概消除,可以说是中央政府与豪强争夺民众的一种措施,目的使人人脱离豪强,也不再向豪强纳租税,将门第化解。

豪强门第由此开始走向衰落,造就了隋王朝的富庶,社会基本处于平等地位、同属于一个政权的管辖之下,下层民众的负担无需多重,上层的收入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不是隋炀帝时期滥用民力导致民怨沸腾,想必后来的大唐盛世是可以由隋朝实现的。

经过了隋末的战乱,唐朝初年的统治者十分重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治国方略,钱穆先生认为,唐朝初年的政策要比汉朝的政策更好,汉代的经济政策是不准人民太富有,注重征收商税,节制资本,对人民不分田地,不平均地权,不管你穷成怎样;唐代则不收商业税,任由人民富庶,当然也不让人民太穷,人人分田,平均地权,但不节制资本。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唐代创立的租庸调制,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土地与赋税制度,所谓租庸调制,是指均田人户,不论授田是多少,都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它含有为民制产的精神。在租庸调制度下之农民生活,可以想象是较为宽舒安恬。农民生活之宽舒安适,促成了整个社会之安定繁荣。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好的制度没过几代就失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一定要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说到底,还是土地兼并没有办法完全遏制,到了武则天的时代,社会从战乱中彻底走了出来,稳定富足,而土地兼并的现象则又一次迎来了高潮,均田制形同虚设,租庸调制自然无法维持下去了。

两税制和它的变革

唐朝后期,开始推行“两税制”,这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钱穆先生指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有井田、限田、王田、占田及均田等,但自唐代租庸调制以后,改行两税制,之后就没有土地制度,一直下来到清代大体上都是实行两税制。

唐代两税制以前是涉及土地分配及所有权的问题;而两税制以后,却不再讨论土地问题,只是政府如何征收赋税而已,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不再是政治经济制度。

所谓“两税制”,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制”。用今天的词汇来描述的话,这是一种资产税,即有多少资本抽多少税,钱穆先生对此悲观地说:“两税法是为政府而设,乃针对日盛之商业经济作预算,对农村社会大不利。此后中国之税制,只将两税制稍加改动,竟不能再回到租庸调制之路。”

唐代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历史风貌由积极开拓进取逐渐转向保守,此后的经济政策再无更多的创新与变革,为数不多值得注意的则是明代张居正主持的“一条鞭法”改革和清代的“地丁合一税”。

《中国经济史》:一个五千年农耕世界的土地命脉

张居正

“一条鞭法”是一种赋役合并的税收制度,关键的地方在于人民缴纳赋税的方式由“实物缴纳”转向了“货币缴纳”,直到今天我们也是以货币缴纳的方式缴税,不可谓影响不深远。

所谓地丁合一,就是摊丁入亩,当时曾流行一句俗语:“富民出财,贫民出力。”是雍正皇帝对康熙在位时提出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延续和改革,标志着在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到此结束,这也导致了随之而来的人口大爆炸,短短一百年间人口增长了超过三亿人。

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这一百年里多出来的三亿多人真的是“地丁合一”以后自然增长的吗?显然不是,人口的突然飙升无非是因为在按人头收税的时代,瞒报人口的现象普遍存在罢了。

结语

农业经济贯穿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始终,但到了明清时代,一种新兴的生产关系也在江浙一带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西方列强用暴力打断了我们的历史进程,中国经济按照它自然发展的轨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无从得知,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历史的美妙之处。

对此,各位读者朋友有什么想法和见解呢?

【相关文章】

两集封神的国产动画《中国奇谭》从豆瓣开分9.5又涨到了9.6!中国浪漫伊索寓言

每天读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文本76 第七十六集 明太祖朱元璋

每天读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每天读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59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