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个霸主,历来说法不一,至少有七种说法。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辞通》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
其他说法中,楚庄王与宋襄公是常被替换的,加上来的有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荀子·王霸》最有意思,它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其中霸主人选更近战国。其余说法中,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加上晋文公,晋国出现了四位霸主,这可是很有偏袒了。这个说法是清人全祖望《鲒崎亭集外编》中的说法,也不知道为何这样看重晋国。
但无论如何,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春秋五霸是哪五位,他俩是毫无争议的排在前面。
春秋争霸的前置条件是,周王室软弱得一塌糊涂,已经不复当年周武王振臂一呼八百诸侯如影随形的威风了。但是天下诸侯依旧存在,虽说已没有八百诸侯,但几十上百还是有的,这样就是一个群龙无首的状态,亟需一个“带头大哥”出来主持公道,这个“带头大哥”就是诸侯之长,可以孱弱扶强,为弱者或自己喜欢的诸侯提供保护,打击乱翘尾巴的“不法”诸侯。可称为“霸”。霸,也不是横行霸道的“霸”,只是一个名称,本来的字是“伯”,春秋之时,“伯”与“霸”是一个字。诸侯分等级,公侯伯子男,多数是封伯的,所以伯可作为诸侯之代称;论顺序,伯仲叔季,伯,是老大,那么诸侯的老大,也就是伯,同时也是霸。
这样一来,一些诸侯的威望和影响明显盖过周天子。原本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就是天子才能教化人民,决定战争,但现在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能代天子行使权力的诸侯,自然是霸主了。——天子愿不愿意、别人心里同不同意,那是另外一回事儿。
那么,在春秋争霸时期,到底谁才算真正的霸主?需要做哪些事才能算霸主,或者,怎么做才能有资格参加评选?
既然齐桓公、晋文公是当之无愧的真霸主,那么不妨跟他们走一圈,看看二位的称霸之路,便知道春秋霸主的真正标准和意义了。
齐桓公成霸主,是有帮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管仲。管仲是治国、战略布局、发展经济的高手。
齐相管仲作为一个战略家,为齐桓公制定了可统筹全局、强霸诸侯的方案。管仲的很多策略,让人很佩服,比如,他制定春秋两季王室狩猎的规矩,后世帝王多为效仿,几乎是定制。
因为军队需要训练,不能闲着,就像小猫没事总是磨爪,鹦鹉没事就要磨嘴,否则会功能退化。春秋狩猎,既补充给养,又训练军队。这都是一举两得办法。
这只是军事改革方面的。管仲在齐国,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改革,齐国迅速强大。实力强大,说话就有威望。也就是政治影响!
当时的诸侯国非常多,说话未必也都听。管仲于是为齐桓公提出了一个立威望的办法,那就是打,打到他们服、听话为止。
当然不能直接说打了。管仲的说法是“择天下之甚淫乱者而征之”。
也就是先把那些调皮捣蛋,昏庸淫乱不得人心的给揍一番。当然,这些揍起来也比较容易。
但打别人需要理由,无缘无故去打别人,天下谁都不会服。
怎么找理由呢?
找那些本来就是中原诸侯之敌的人去打,就可以团结大多数——至少能团结中原诸侯!
那么少数是谁?当然是四夷了。中国史书中经常出现一个词——“四夷宾服”。以此显示国家之强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祖国强大,外国才会尊重我们。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从周就定好的。这个“普天之下”,其实也并不大。西周观念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形的天如穹庐,扣在四四方方的大地上,圆形和方形相重合,或者被天覆盖住的地方,就是“普天之下”。
圆形是无法全部覆盖四方形的,必定有四个角多出来,这就是四海,叫“四海之外”。四海分处东西南北,这四个地方也是有人的。但是这里的人,跟普天之下的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文化很奇特,完全不是中原的文化,粗蛮少礼,披头散发,不穿鞋子和衣服,算什么?
只能算蛮夷。一般是东夷西狄,南蛮北戎,统称蛮夷。
周王室为什么变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夷狄太强。比如犬戎,这是一个恐怖的族类,他们在商代的时候被称为“鬼方”。也正是他们,攻陷西周都城镐京(今西安),把周幽王追着打,一直追到骊山,给杀掉了。西周彻底灭亡。
这个过程其实我们很熟悉,周幽王,就是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他为了褒姒一笑,经常戏弄诸侯,放一把狼烟,说犬戎来啦,大家来帮忙。诸侯来了之后,他说我逗你们玩呢。
后来犬戎真的来了。周幽王玩亡国了。
亡国之后,镐京之地当然不归周有了。周平王在洛阳建都,东周开启。
但周平王终究放不下那一片土地,于是把西安附近那些沦陷的地方封给一个大夫,你去那里当诸侯吧。这人很有名,史称秦襄公。
他在陕西一带苦心经营,收复失地,建立了秦国。
但东周也不太平,尤其北狄,常常来攻,中原诸侯国,大多数遭侵略,齐、晋、鲁、宋、郑等等,包括周王室,都被攻打过。周天子经常被打得逃出都城。
管仲的政治精明就在此处,打蛮夷,中原诸侯都不会反对的。周天子也是支持的。只要你打赢,大家不把你当老大都不行。
当然,名义上,齐国是为了天子出气。捍卫周王室,匡扶中原正义。三国时期的挟天子以讨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秦穆公为什么能被提名五霸之一?就是因为秦穆公重用百里奚等,称霸西戎,完全征服了西戎。
齐桓公也必须这样做,管仲的政治眼光非常毒辣。
但这时候,打谁是个头疼的事,西戎、北狄这时候都算安生。于是齐桓公把眼光转向了南方,南方的楚国风头正劲,嚣张的很。
在中原诸侯眼里,楚国就是蛮夷。因为这是不服王化的地方,文化习俗、生活习俗完全不一样。虽然楚国的屈原后来一再强调自己的祖宗出身非常高——帝高阳之苗裔兮。
高阳帝,就是颛顼。
但这谁说的清楚呢。而且楚国人不讲这一套,不认中原诸侯这一套。他们自居“蛮夷”,也就是对外说,我们就是蛮夷,我们做什么,中国管不着。
从一个地方就可以发现楚国与中原的不同。
我们读史,会发现春秋时期的诸侯,基本都是什么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什么侯,比如蔡平侯;什么伯,比如郑伯(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实际上是郑庄公)。
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比如周武王、周幽王。
但是,楚国不一样,楚国在春秋时期就称王。楚国国君熊渠,本来只能是子爵,但他自称公,把三个儿子全封王。
中原诸侯大跌眼镜,责问他,熊渠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老子才不听你们那一套呢。
到了熊通,干脆自称武王,叫楚武王。
这是蛮夷,也是僭越。
齐桓公就挑这个楚国下手。与管仲带着中原诸侯联军,一共八个国家,浩浩荡荡的杀到楚国边境。
齐桓公说,我是为了周天子。这叫尊王。也就是尊天子、奉天子。
后来的过程我们很熟悉,楚成王不敢打,派来使臣交涉,问了一句成语——风牛马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你在最北边(齐国在山东一带),我安安静静地待在南边(楚国在湖北、湖南一带),牛马发情都跑不了这么远,你凭啥带兵来打我?
管仲说:周天子本来就是让我们齐国辅助周王室的,还给了我们祖先鞋子让我们天下随便走,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无所不能到。到你们这里来犯法吗?
楚国为啥不进进贡茅草(过滤祭祀酒用的,由楚国进贡)?你们害得王室祭祀大事瘫痪,过滤酒都没东西了。
还有,周昭王南征,到了你们这边为啥没回去,是不是你们谋杀了?
(按:见《左传》——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楚国很憋屈,因为这是没来由的,周昭王是西周第四任天子,早死了三百多年了,不要说跟楚国没关系,就算有关系,三百多年后你来算账?
然后两国要打仗。其实没打起来。楚国看来齐桓公的军容之后,让了一步,说茅草我们会进贡,我们的罪过,我们认了。
这等于是承认齐桓公是老大了。
齐桓公带着兵就回去了,五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当时叫“葵丘”——大会诸侯,史称“葵丘会盟”,参与的诸侯国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连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
这是一个标志,齐桓公几乎是没打仗就当了霸主——盟主。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齐桓公称霸的步骤是:尊王、攘夷、会盟。
堪称经典的称霸三部曲,教科书级别的。后来即便是很多年后楚灵王想争霸,都要模仿齐桓公。
因为齐桓公做了个好的表率。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诸侯当盟主的壮举。
其后的诸侯,想要当霸主,基本是走这两个路子。
如果说齐桓公是霸主略微有点勉强,主要是有表率作用,威望是以政治影响为主的。晋文公则是真实力。晋文公全靠打出来。
晋文公打得很有义气。很有铲强扶弱的风范。
那时候的诸侯国,有很多非常弱,只能到处认老大。但是也常被别人打。公元前632年,楚成王带着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四个国家的军队,包围了宋国。宋国弱小,求救晋文公。
晋文公前半生很颠簸,晋国骊姬之乱时,他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到处逃亡,卫文公不理他,曹共公讨厌他,郑文公无礼。只有宋襄公送他车马二十乘,对他很好。何况,他也没觉得宋国这次有做错什么,因为宋国是来投靠他的。
晋文公必须救。立即带兵救宋。
晋楚交战的过程,我们也熟悉。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晋文公为报答楚王在流亡时对他的帮助,后退九十里,在卫国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大败楚军。
这是真打,不像齐桓公和楚国是做样子。
这是救弱国。
晋文公也匡扶天子。周襄王的弟弟叛乱,伙同北狄把哥哥的京城攻陷了,晋文公那时候才即位一年,根基不稳,但依然带着兵去救天子。
城濮之战,其实是多国作战,连秦国、齐国都被拉入战团。
晋文公是政治、军事并用。第一步先从卫国下手,初战取胜,为晋、齐之盟奠定了基础,也逼迫鲁国从楚的阵营中分化出来。第二步围曹国,入曹国。卫国和曹国都是楚国的小弟,这时候被强行分化。而后使齐、秦两国“喜赂怒顽”,与晋结为联盟拒楚,以解除晋国的后顾之忧。第三步就是言而有信,退避三舍,实际上是暂避锋芒诱敌深入。先打楚右翼部队的陈、蔡两国军队,再合攻楚左翼部队,最后一举打败楚国。
这过程,军事战略能力、政治影响力、强大的外交手段,全部展现无遗。
这一战直接把楚国打得往回缩,北占中原的气势大大受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楚国大将子玉羞愤自杀。
楚国在当时非常强大,一直想入主中原,中原诸侯国深受其苦,黄河下游的国家更加苦。只能被驱使、侵略,弱小的国家只能屈服,曹国、卫国、陈国、蔡国,本来都是中原诸侯,之所以追随楚成王,是因为被打得不服不行。
现在晋文公简直是解民倒悬,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南夷的势力退出中原,北狄势力渐渐衰微,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这是真正的人心钦服 。尊王攘夷,晋文公凭实力做到了。
于是,晋文公做了跟齐桓公一样的举动——会盟。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践土(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鲁、齐、宋、蔡、郑、卫等国均参与。晋文公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史称“践土会盟”
侯伯,就是诸侯之伯,也是诸侯之霸,春秋五霸的“霸”,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个“侯伯”,还有出土文物为证,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会盟是标志,这一步走完,晋文公成了真正的霸主。
其他的人选,不管是政治韬略堪称天才的晋悼公,还是能征善战的楚庄王、越王勾践、秦穆公等等,都没有完全完成尊王攘夷、会盟两步。
这导致他们的霸主分量减轻,所以经常有被替换的危险。
但这也是他们没办法的,比如,完成诸侯会盟这一重大称霸标志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楚庄王、晋悼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多个诸侯,远远超过五霸的名额。晋国称霸百年,会盟多次,几乎独占五霸名额。
然而,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本来在中原诸侯眼里就是蛮夷,他们也不尊重周天子,连面子上尊重都不愿意,曹操不管是奉天子以令诸侯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面子上对天子还是过得去的。楚庄王、夫差、勾践他们可不。本身就是蛮夷,尊王攘夷便做不到了。
实际上,后来中原诸侯也做不到了。
更何况,吴王夫差还被越王勾践灭了。越王勾践之后,越国几乎销声匿迹。这对五霸评选,是减分项。
至于中原诸侯,郑庄公,是有过尊王攘夷,救过周天子,但是也打过周天子。会盟没有。宋襄公,只是名义上的,有仁义之名,没有霸主之实,他跟楚国打仗,楚军渡河,子鱼说半渡击之,是兵法之上,宋襄公说,不,这是小人行径,不仁义。秦穆公,秦国本身也被视为蛮夷的,秦穆公主要是经营西陲,尊王有,攘夷勉强。更何况,这几个人,加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影响力都是区域性的。不像齐桓公、晋文公那种堪称有广泛“国际影响”。
所以,春秋五霸也不是能打能拼就能入选。当霸主的路子,考究的是国力、政治、军事、外交等综合方面。还有必须的标志和步骤。缺一个,就会有被替换的危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对春秋五霸的人选有那么多说法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齐桓公、晋文公都在其中,参考他们的称霸操作,便知道春秋霸主的真正标准和意义。这其中,是文化的较量,也是国力、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较量。这个争霸过程,是民族的文化大融合,但如果齐桓晋文失败了,文化融合的方向怕是会有变化的,这意义,很重要。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51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