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日期:2023-03-28 11:46热度:加载中...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17世纪上半叶,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席卷了欧洲,欧洲各大国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挥舞兵戈,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德意志,并对未来欧洲百年多的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在历史上是一个地理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曾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但神圣罗马帝国到17世纪时已经衰落地不成样子,最终变得“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三十年战争期间的神圣罗马帝国疆域

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存在着许多的诸侯领地,而掌握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却无法号令德意志诸侯,于是统一德意志、重建神圣罗马帝国辉煌就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目标,奥地利得到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支持,但其他欧洲大国不愿奥地利强大起来,于是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反对哈布斯堡的同盟,包括丹麦、瑞典、法国和荷兰。这两个同盟除法国外是根据新教和天主教信仰来划分的,虽然不可忽视三十年战争中的宗教要素,但也不能否认这是一场各方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战争。

这场战争最初发生于波西米亚,波西米亚王国受到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奥地利信奉天主教,同时根据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宗教信仰自由原则,波西米亚是可以信仰新教的,但奥地利的斐迪南破坏了和约,挑起了波西米亚的宗教冲突。斐迪南是哈布斯堡王室的人,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于1617年当上了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不顾《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坚决要天主教统一波西米亚,疯狂地打压新教徒,破坏他们的教堂,这激起了波西米亚人的怒火,他们开始反抗斐迪南的统治。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

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布拉格民众闯入了斐迪南所在布拉格王宫,但没有找到斐迪南,于是将两名官员抛出了窗外,但幸运的是这两人都没有摔死,这就是历史上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被视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之后,波西米亚人将信奉新教的普尔法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推上王位,公开反对斐迪南,斐迪南在1620年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为斐迪南二世,他纠集了信奉天主教的巴伐利亚、萨克森向波西米亚反扑,同时取得西班牙的支持。1620年11月8日,双方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展开战斗,但人数优势的新教军队因为在军队素质上比不上天主教军队,最终被击败,天主教军队长驱直入布拉格,腓特烈五世出逃,斐迪南又重新掌握了波西米亚,并在波西米亚推行严厉的宗教政策,波西米亚人民的反抗以失败告终。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白山战役

波西米亚被占领后,一些新教国家和奥地利的对手决定出手干涉,其中丹麦的国王克里斯提安四世想要在德意志扩张自己的势力,于是在其他国家的支持下集结了6万人的军队向天主教军队发起进攻,天主教军队由于内部矛盾而被削弱,被丹麦军队节节击退。1625年,在斐迪南焦头烂额之时,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将军站了出来,他向斐迪南二世承诺召集5万军队对抗丹麦军队,并且通过以战养战为部队提供补给,斐迪南而是将对丹麦方面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华伦斯坦算是三十年战争中的一个核心人物,他是一个波西米亚人,但是他却帮助哈布斯堡王朝攻打自己出生的故土,为哈布斯堡王室卖命,但从这个方面显然不能完全客观评价华伦斯坦,因为他在三十年战争中的作用更值得关注。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克里斯提安四世

接过指挥权后,华伦斯坦快速组织起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的补给来源于被占领的土地,华伦斯坦纵容士兵抢劫,给被占领的德意志地区人民带来了很沉重的苦难,但很明显,他的军队非常具有战斗力,一路所向披靡,丹麦军队的攻势被击退并且一路败退。1626年,华伦斯坦的军队在柳特尔战役中彻底击败了丹麦军队,丹麦国土被华伦斯坦军队占领,克里斯提安四世逃亡国外,丹麦的国土遭到了华伦斯坦军队的劫掠,1629年,双方签订了《卢卑克条约》,丹麦签订了退出了战争。华伦斯坦击退了新教军队,拯救了天主教军队,并且为天主教同盟在这场战争中再次赢得了优势,丹麦战败后,三十年战争因为瑞典加入战端而迎来高潮,华伦斯坦将面对一个可怕的敌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

古斯塔夫二世是瑞典王国的一位传奇人物,被瑞典国会称为“古斯塔夫大帝”,而这个称号在所有瑞典国王中只授予了古斯塔夫二世,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古斯塔夫在1611年成为瑞典国王,期间他对内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军事上的改革,使得瑞典在欧洲逐渐强大起来。古斯塔夫的军事改革具有先进性,他实行的征兵制使瑞典军队的纪律性和作战能力都非常高,相比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在被占领地的劫掠行为,瑞典军队像一支文明之师,并且瑞典士兵非常敬佩古斯塔夫二世,这一点在吕岑战役中充分地体现了。此外,古斯塔夫还改革了炮兵和步兵的战法,其严苛的纪律性和先进的战术使瑞典军队极具战斗力,瑞典将成为华伦斯坦的最强对手。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

1630年7月,古斯塔夫率领1.2万瑞典军队在波美拉尼亚的奥德河口登陆,那里的军队根本不是古斯塔夫的对手,很快败退,之后,瑞典军队又得到了萨克森的兵力援助。8月,在面对瑞典军队的进攻时,天主教阵营发生了内部斗争,因为华伦斯坦的劫掠行为和战功令很多人不满,包括斐迪南二世也没有完全信任他,华伦斯坦也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利,为了避免矛盾冲突,华伦斯坦主动向斐迪南辞职,天主教军队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瑞典军队一路所向披靡。

华伦斯坦卸任后,由巴伐利亚的约翰·蒂利伯爵指挥天主教军队,蒂利伯爵在1630年底对马格德堡发起了攻势,这是一座新教军队的城市,在经过几个月的围城战后,蒂利伯爵终于攻占了这座城市。蒂利伯爵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华伦斯坦,他不仅纵容军队抢掠,还对马里德堡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许多妇女被当成军队的战利品,这毫无疑问是战争暴行,而他们的对手瑞典军队算是纪律严明的文明之师了。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蒂利伯爵

1631年9月17日,瑞萨联军(瑞典和萨克森)重新占领了马里德堡,并和天主教军队在勃莱滕费尔德展开会战,蒂利伯爵在军事能力远逊于华伦斯坦,自然也不是古斯塔夫的对手,战场的形势几乎一边倒,瑞萨联军在勃莱滕费尔德赢得了彻底胜利。为了挽回败局,斐迪南重新请华伦斯坦出山,天主教军队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1632年11月16日,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率领的军队在吕岑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斗。在战斗中,古斯塔夫率领军队不断冲锋作战,自己也身先士卒,但是不幸在战斗中阵亡,古斯塔夫阵亡后,瑞典军队在失去统帅后并没有出现溃逃的现象,反而出现了战争史上令人惊叹的一幕,古斯塔夫的阵亡激怒了瑞典士兵,瑞典士兵不停地向天主教军队发起反扑,这是华伦斯坦没有预料到的,天主教军队始终没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华伦斯坦首先率军撤出了战斗,之后瑞典军队也撤出了战斗。吕岑战役没有胜负,但瑞典人一定损失惨重,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国王,瑞典军队在吕岑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瑞典雄狮”古斯塔夫在士兵心中的地位。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吕岑战役

吕岑战役结束后,华伦斯坦认为古斯塔夫已阵亡,自己更有信心取得胜利,但斐迪南当时起用他只是为了“应急”,拒绝再次重用华伦斯坦,华伦斯坦和斐迪南的矛盾最终不可调和,华伦斯坦于1634年被斐迪南派人刺杀。华伦斯坦死后,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加入了新教一方,西班牙也加入了天主教一方。在法国军队的主导下,新教军队不断取得了对天主教军队的胜利。1645年,斐迪南无力再与新教军队战斗,只能被迫求和,法国和瑞典方面也不希望继续耗下去,所以同意与斐迪南议和,三十年战争基本进入了尾声。

三十年战争: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德意志成为受难者

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该和约开启了一个新的欧洲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整个欧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教集团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法国的站队很明显地表示出了这场战争只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欧洲争霸战争。这场战争或许有胜者,但败者一定是德意志,德意志作为三十年战争的主战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800万德意志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很多德意志妇女的丈夫在战场上阵亡,德意志的土地遭到了空前的战争破坏,神圣罗马帝国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强盛了。

【相关文章】

明朝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

万历时期持续三十年的国本之争,到底争的什么?

书单|三十年的马踏江湖,道不尽的恩怨情仇

两个号称世界第二强国的亚洲国家,一个倒退三十年,一个四分五裂

揭秘三十年来中共历届全会官员被免情况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46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