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征大宛这事儿,先来个极简版:
汉武帝喜欢骏马,而大宛马是天下最雄骏的马,豪车中的战斗机。
汉武帝派出的西域使者出使归来了,他跟汉武帝说,大宛有骏马在贰师城,但是藏起来不给汉朝。
汉武帝派壮士带上黄金与黄金做成的马出使大宛,请求得到大宛的骏马,大宛不给,汉使大怒出言不逊,大宛就让郁成王杀了汉使。
汉武帝根据收集的信息判断,大宛容易攻打,就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了六千骑兵与几万郡国恶少年去攻打大宛。
万里远征,缺水缺粮,中途数十个小国又坚壁清野,最后抵达郁成城的只有几千疲卒,攻郁成,大败,最后败退到玉门关的不足十分之一。
汉武帝闻讯大怒,派使者封禁玉门关,宣召“敢入玉门关者斩”,李广利军滞留敦煌。
随后汉武帝力排众议,派出了一支更庞大、后勤更完备的军队,命李广利二征大宛。
二征大宛,声势过于浩大,沿途小国望风而降。汉军一路平安到达大宛的有三万多人,围攻大宛城四十多天,最终迫使大宛贵族诛杀了大宛王出降,并贡献骏马数千匹。
而郁成王也被李广利派出的偏师打败,郁成王被诛杀。
听起来,像是汉武帝冲冠一怒为宝马,荒唐透顶?没错,《史记》、《资治通鉴》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一直想向读史者传递的就是这种观点——汉武帝征大宛,够荒唐。
实际真是这样吗?且听我细细道来。
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络绎不绝。
初期,大的使团有数百人,小的也有百余人,都带大量的金银财宝。
后来,汉朝对西域情况更加熟悉,使团规模变小,一年中多的有十余批,少的也有五六批。
再后来,限于出使辛苦,朝廷派出的正式使节减少,代之以吏民自愿出使,因此,西域使团成为由冒险家的使团。
既然是冒险家的使团,就不可能时刻以汉帝国形象为重。对比近代西方的冒险家们,汉帝国西域使团不会比他们更高尚。
但相比西方以殖民为目的的冒险家们,在这时候,汉帝国的冒险家使团背后没有帝国的军事力量护航,所以,倒也不至于作恶多端。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这些使团大用贬笔,但细推敲,他们做的最过火的事,不过是把汉朝廷给他们用来赠送给西域各国的财物贱卖掉以中饱私囊。
同时呢,这些赠送的礼物,理应换取回赠。那么冒险家使团倒卖国有资产后,就不得不坑蒙拐骗偷取西域各国的宝货财物。
这事,从西域各国的角度,不白送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低价买也是赚,坑蒙拐骗偷抢就比较讨厌。
从汉武帝的角度,则是欺君之罪。但汉武帝也不真计较,他懂得不能“既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所以仅仅是对部分使者的坑蒙拐骗抢行为严加申饬之后,再度派他们出去。
这样的使团留给西域各国的印象自然不会太好。
但其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问题,为什么汉帝国的使团不能进行公平的商业贸易呢?
司马迁自己也说,坑蒙拐骗抢是个别现象,那么必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西域各国觉得汉帝国山高皇帝远,常常断绝汉使的食物供应,花钱都不卖你。
更有一些小国,像楼兰、姑师出兵劫掠、屠杀汉使。匈奴也常常派小股部队对汉使团进行截杀。
也就是说,西域各国和匈奴对汉帝国使团的敌意,也使得汉使团不得不使一些手段艰难自救。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汉武帝曾经派赵破奴击败姑师、俘虏楼兰王。
但姑师、楼兰离汉相对较近,进入新疆盆地中西部后,汉帝国对这种艰难的出使现状仍然无可奈何。
那么,征大宛,绝不仅仅是为了一匹神骏的马,而是汉武帝要借此次远征彻底改变西域各国对汉帝国使节的态度。
尤其是当时西域各国已普遍与汉帝国通使,曾经某次,汉武帝东巡海上,就安排了西域各国大量使节随从。而汉武帝为了展现帝国的地大物博,西域各国的使臣大多都得到丰厚的赏赐。
我待你如亲妈,你视我如寇仇,做人不能太晋惠公不是!
某个冒险家使节,出使大宛回来后,跟汉武帝说大宛有超级神骏无敌的宝马,但是都藏在贰师城,不想给汉帝国。
汉武帝一听,这还不容易:生意嘛,钱给到位了,会谈不拢?
他派出一个名唤车令的壮士带领一个使团,带着大量黄金、汉朝特产和一匹24K纯金马去大宛国求购贰师城的宝马。
但到了大宛国,大宛国表示,我们这里汉地的特产数不胜数——进一步证明了大宛与汉大量通商通使——所以不换。
大宛国也有自己的盘算:虽然大宛马整体质量都不错,但尤其神骏的并不多,也很珍贵;
汉使来了好几波,路上缺吃少喝,到了大宛,死者过半(注意这点),因此汉帝国不可能派兵来强取。
汉使车令没能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使命,觉得没面子,大概对大宛有威胁之词——不然大宛不至于讨论汉兵能不能攻打大宛——同时,还把金马给砸了。
然后,大宛王就让人通知大宛国郁成王截杀了车令等人,夺取了车令们随身携带的其余财物。
车令诚然过于嚣张了。
一来,使节代表的是国家态度,这种态度,本来也可以友好,也可以不友好,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针锋相对。
二来,汉匈交恶那么久,双方互派的使者,也极少有因为达不成共识、态度恶劣被杀害的。两军相交不斩来使,应该算是普遍共识。
大宛王没有亲自下令杀汉使,而是让郁成王制造劫杀事件,显然留下了狡辩回旋的余地,则大宛王必然也明白杀汉使的严重性。
但汉使到底被杀了,这无疑是恶性外交事件。
汉武帝也因此坚定了远征大宛的决心。为了大宛宝马,更为了被杀害的使者,为了大汉帝国的国威。
使者姚定汉对汉武帝说:“大宛兵弱,用汉兵三千人,用强弩设之,就能击破大宛。”
汉武帝并不全然相信。不过,先前赵破奴击破楼兰、姑师,仅仅用了先头部队七百骑兵。汉武帝也因此觉得大宛不足为虑。
于是,派出了一征阵容。
任命大舅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
任命原来的浩侯王恢(非武帝初期大行令王恢)为向导。
发属国骑兵六千人,发郡国恶少年数万人。换言之,骑兵是从属国联军,可能匈奴人、楼兰人、姑师人都有。步兵呢,则是汉帝国下属郡国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
但是,这里边,汉武帝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远征的后勤问题。
以汉使缺衣少食,抵达大宛死亡过半推算,李广利的大军,能有一半到大宛就不错了。
汉使人少,解决吃饭问题的需求也小。而李广利大军人多,许多西域小国甚至管不起他们一顿饭,缺食少水的问题就更严重。
实际行军路上,西域小国干脆都闭城自守,根本就没给汉军提供饮食饮水的打算。
因此,一征大宛,最终从宣示国威,变成了1942。
一路上,遇到小国,打得下来,汉军就能饱餐一顿,打不下来,就得忍饥挨饿前行。
就这样,终于到了郁成,李广利手下的兵士只有几千人,还都又急又饿。
这里的“几千人”如果确切,则仅仅走到郁成,就损失十之七八,可能有问题。
但死伤过半应当还是有的。
然后,李广利就布置攻打郁成城。但郁成城固守,汉军虽然大量战死,但仍然不能攻下。
李广利权衡利弊:郁成城尚且打不下,怎么能攻下大宛。于是撤军。
史载,“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十之一二”。
汉武帝虽然对李广利的失败很恼怒,但也因此充分认识到了远征大宛的不易。
虽勒令李广利军不得进入玉门关,但很快就又动员起一支庞大军队,给了李广利,让其第二次西征。
这一战,汉武帝的后勤准备堪与漠北之战相比。当然了,没有那么多马!
二征大宛的阵容如下:
赦免了大量囚徒,征发了更多的郡国恶少年。调拨了一些边郡能征善战的精锐骑兵,人数不详,配战马三万匹,则骑兵当超过一万人,总计六万余人。这是作战部队。
此外,还有大量自备干粮参与征伐大宛的人。
征发了十万头牛,万余头驴、骆驼,用来运粮,而管理运粮畜队自然也需要相当数量的役夫。
同时,二征大宛,军事意图明显,可以相见的战争也旷日持久,为了防止匈奴趁火打劫,另征伐十八万戍卒,分散在居延、酒泉、张掖一带,威慑匈奴,声援李广利军。
这不仅仅是杀鸡用牛刀,简直是泰山压鸡蛋顶,颇有杨广用兵高丽的疯狂,区别是汉武帝这一次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杨广还要兼顾行为艺术。
李广利这一去,只在轮台这里遇到了点麻烦,但转瞬就被李广利大军血洗。
其他沿途小国无不望风归附,纷纷主动供应饮食。
李广利主力,一路无扰,迤逦抵达大宛国境,大约有三万余人。
大宛人出兵迎战,试图拒敌于国门之外,但被李广利军用弓弩射败退归。
李广利军继续推进,到达郁成。
郁成王为直接凶手,本应先诛之,但李广利担心在郁成这里耽搁时间长了,大宛的城防升级,就舍弃郁成,直奔大宛城下。
李广利军刚到,立即出了个狠招:断水。
大宛城大约是建在雪山融水河流形成的绿洲中,水源在城外。
李广利派人把河流挖改向,就断了大宛城的饮用水源。
尔后,汉军围攻四十余日,大宛招架不住,城里的贵族就杀了大宛王毋寡,向李广利求和。
大宛也并不卑躬屈膝,他们讲,如果不允许求和,那就把良种马都杀了,然后拼死一战。
他们还讲,已经向康居国求救,如果不得不死战,内外夹攻,汉军未必能胜。
李广利当然想求全胜,但全胜谈何容易。而且,听说已经有汉人教会了大宛人打井,吃水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权衡之下,当然是答应大宛求和划算。
李广利的部分诉求得到满足:
李广利施压,立了亲汉的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
大宛国放出全部马匹,让汉军自己选择,最终送给汉军良马数十匹,稍次一点的,有公有母,共三千余匹。
大宛调拨食物,犒劳汉军。
但也仅此而已了,李广利军最终没能进入大宛内城。
哦,还有。直接凶手郁成王,必须正法!
郁成王还真是个人物。
第二次征大宛前,李广利吸取了教训,分兵数路,南北道俱进,减小了沿路要饭的压力——远征太耗粮食了。
其中一路千余人由校尉王申生、壶充国率领,也摸到了郁成城。
王申生们要饭,郁成王当然不给,并且在某天早上,趁王申生们无备,派出三千余人攻杀王申生等,只有数人逃走向李广利汇报。
李广利派搜粟都尉上官桀带兵攻打郁成,一战而下,郁成王狼狈逃窜,逃到了康居国。
当时,大宛围城战还在打,康居国救兵在外看汉军势大不敢救,但接纳一个郁成王,他们还是敢的。
后来,大宛投降。康居国也不想惹麻烦,就派人把郁成王送给了上官桀。
上官桀又派四名武士献俘李广利。然后武士们嫌麻烦,就在路上把郁成王砍了……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说这话之前,汉武帝、李广利、上官桀及无数大汉将士们已经将这事干了一次。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写简明中国政治史,这是一个有时好玩、有时严肃的公众号,每早六点,厕上一观,可通天地之气。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29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