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历史上一大盛世,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在这两大盛世之下,唐也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代名词。
李世民治国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太宗纵囚”事件,讲得是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来年相约问斩一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还写了一篇《纵囚论》来评论这件事,欧阳修对此是批判了一番,觉得他的做法相当不妥,开头就说: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资治通鉴》记载的更加详细一点: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
虽然欧阳修不太看好这件事,不过当时唐太宗心一“软”给自己留下了千古美名。
众所周知,唐太祖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他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他又颇有才能,就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两兄弟,又让李渊禅位。
他登基后殚精竭虑,重用人才,积极采纳谏官的意见,光是魏徵廷一个人就在朝堂当中谏了他200多次,李世民也听得进去,从而打下了足贞观之治,然而过于苛刻的法制,又让文物百官步步惊心。
贞观年间,一个叫张蕴古的官员上奏了《大宝箴》以讽,李世民看了里面的建议后,觉得非常不错,就提拔她为大理丞,刚刚得到迁升,张蕴古就发现李好德在街上疯言妖语,就把他抓了。
经过审讯张蕴古发现这个李好德精神有点问题,就把他给放了,本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结果御史权万纪参了他一本,觉得他收了好处,李世民一听自己刚刚提拔的人,徇私枉法这还得了,一生气就把他给斩了。
这一斩文武百官更是如坐针毡,凡事遇到刑法案件都严加审理,贞观初年全国死囚只有29个人,到了贞观六年,死囚已经增加到了三百九十人,这成指数的增长,让李世民也觉得头大。
若是死刑犯太多,反倒难以体现自己的政绩,这一年岁末,李世民就特意跟他们约定让他们回家过年,等第二年的秋天再回来问斩。文武百官都不懂李世民的,他们都想着这些人可是死囚,放出去就不怕他们跑了吗?那么这件事到底是如何处置的呢?
《资治通鉴》载有: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这放了390名死囚,不仅没有跑,还按照约定第二年又回到了牢狱中等候问斩,李世民一高兴就来了一个“大赦天下”,这些死囚全部都被免除了死罪。
经过这么一件事,李世民的德行在民间也留下了一个好的口碑,人们也不再提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更是重审了张蕴古事件,规定死刑一定要“五复奏”,不可错杀一个。
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诞生了。
不过欧阳修在《纵囚论》中并不是特别支持这种方法,他表示:太宗施德于天下……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欧阳修认为这些死囚都犯下了一些“极恶大罪”又关押了这么多年,单凭一天的恩德,就感化死囚吗?能让他们视死如归?
欧阳修还觉得不应该常常赦免死囚,毕竟这些人都是犯了法,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将标新立异当做高明的手段,也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同情。
欧阳修的想法不无道理,390名死囚全都放回家,他们又全部按照约定回来,这件事本身还是有些反常的,很有可能这是李世民自己一手策划的,而通过一些暗示,让死囚们都意识到只能能回来就能赦免死罪。
如果跑了,恐怕家人们还会遭受连坐罪,与其逃跑,不如回来拼一拼,这一拼,李世民也遵守了约定,全都赦免死罪。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214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