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刘伯温,接下来跟着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欣赏。
在民间野史传说之中,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功臣,当属刘伯温名气最大。如果说诸葛亮多智近乎于妖,那么刘伯温便是神机妙算如神,精于谋略兵法不说,天文历算更是不在话下。
但就是这样一位尽心辅佐大明国祚建立的有功之臣,建国之后只过了3年就被朱元璋赐归乡里。奇怪的是,人是他让回去的,没过多久他又把人给叫了回来。难道是想想觉得不甘心,要榨干刘伯温最后一点价值?
刘伯温出生在福地南田,从小就聪明,诸子百家学说无一不涉猎,更是潜心钻研天文、兵法。23岁的时候,刘伯温一举考中进士,他为官刚正不阿获得了很多百姓的赞誉,只是可惜生不逢时,元末的君主根本无心治理国家,他的抱负也得不到施展。
他四隐四仕,最终对这个腐朽堕落的帝国彻底失望。归隐两年之后,朱元璋派孙炎请他出山,尽管已经年过半百,但是心中还是有着儒家治国理想,更何况放眼天下还有谁能够成事,于是便起身来到南京,献上了《时务十八策》。
刘伯温跟随朱元璋短短8年,就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消灭群雄,平定东西,建立起大明王朝。之后,他也没有闲着,忙着为新建立起的国家构建统治秩序。
然而事实上,刘伯温并没有传说中那样神乎其神,更没有什么神算的力量。刘伯温被传得最神的便是那个“西湖望云”的故事,说他很早之前就勘破南京有天子之气,之后朱元璋果然建都南京。
真实的情况却是,刘伯温在归隐期间曾经写下了一本叫做《郁离子》的书,里面说到当今天下正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王者一统局势,严明法度,重整礼乐。纵观局势,唯有朱元璋表示出了相同的愿望,所以刘伯温选择他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不能够建功立业又怎么会答应出山。
而刘伯温之所以被传得这么神,确实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他的顶头上司朱元璋。纵观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有哪一个没有借助上天的旨意来美化自己登上皇位的合理性,更何况朱元璋还是出身最低的那一个,更加要拼命用神话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子,当上皇帝是天命所归。
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周颠仙传》,表面上是在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奇人异士围拢在他身边,帮助他,实际上就是在吹嘘自己是上天选中的人,是绝对的核心。而作为江南第一才子的刘伯温,怎么能够不为他所用。正好刘伯温又精通天文历算,又可以大肆炒作一番。
而刘伯温的实际功劳也并没有多大,只是众多随军参谋之一,朱元璋离了他依旧可以成事。更何况论资排辈,刘伯温在朱元璋这里都排不上多高的位置。不然也不会在建国之后大封功臣的时候完全排不上名号,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个诚意伯,第二年就让他回家了。
但是后来朱元璋又把他给“请”了回来,为什么呢?无他,朝堂需要有人制衡,不能够一家独大。
刘伯温这个人一身正气,哪怕是在明朝建立之后也依旧秉承自己一贯的作风,做事刚正不阿,全然不在意得罪了谁,也因此给自己树立了不少政敌。
当初李长善当宰相的时候,身边的人仗着他的势力贪赃枉法,刘伯温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在他求情之下依旧处置了他的亲信。等到朱元璋因为此事想要废黜李长善的时候,他又为李长善说好话,认为他功劳大威望高又有能力,还是不能动。
李长善辞官之后,朱元璋又问刘伯温宰相是否能够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3个人里选,结果刘伯温说这几个人气量都不行不能担当大任,事实证明刘伯温看得很透彻。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相继任用了这3个人,可见对他的不信任。
等到胡惟庸当上宰相的时候,李长善、徐达、刘伯温等人都淡出了权力中心,朝堂之上胡惟庸渐渐崛起,变得一家独大。而且这个人做事滴水不漏,很难让人抓住错处,如此朱元璋就更加不放心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就需要有个人帮他制衡胡惟庸,而敢于直言进谏的刘伯温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反正朝中之人都被他得罪了个遍,朱元璋也不用担心他会结党营私。而有他在,就会秉承着“公心”二字纠察百官错漏。
所以说到了最后,刘伯温成了朱元璋手中的一把利剑!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8009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