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唐文宗吗?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诗名中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指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这一天大唐帝国发生了一场政变,锐意改革维新的“甘露四相”被杀,宦官彻底架空了颇有明君气象的唐文宗,掌握了朝政大权,史称“甘露之变”,或称“甘露事变”。在这场政变之后,天下彻底进入了“第二次宦官时代”,唐文宗更是被宦官圈禁至死,
当时白居易已经被贬出朝廷,未被卷入这场风波当中,但是因为在这场政变之中,以“甘露四相”为代表的正直人士被屠戮殆尽,也使得白居易在庆幸之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悼念。
那么,“甘露之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贵为天子的唐文宗还会被圈禁至死呢?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悍然起兵,反抗唐朝统治,大唐盛世在渔阳鞞鼓前走向了崩溃,而后大唐王朝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难平叛之旅。
在这场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更是对此后历史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安史之乱中,作为唐朝最高统治者的唐肃宗李亨开始处处提防文武百官以及边将,转而依靠侍奉左右的宦官掌控朝政,这便为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更是将“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大幕拉开。
到了唐德宗时期,因河北三镇尾大不掉,各地藩镇开始对中央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唐德宗为了打击藩镇,诱发了“泾师之变”,唐德宗在这场变乱之中大受打击,从此再也不相信边镇,遂将禁军兵权交给了身边的宦官,从此之后唐朝的宦官势力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826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弑杀,把持朝政的大宦官王守澄拥立唐敬宗之弟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唐文宗刚刚即位之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因朝堂之上牛李两党相互倾轧,使其发出了“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的感叹,再加上此时宦官靠着手握禁军兵权,处处对唐文宗形成了掣肘,整个大唐帝国乃至于唐文宗的性命都被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掌握在手里。
唐文宗对此深感不满,遂与一众正直之士积极谋划铲除宦官的政变。
公元831年,唐文宗与时任宰相的宋申锡暗中联合,准备对宦官集团动手,却因消息泄露,王守澄诬告宋申锡谋逆,使得宋申锡被贬,随后病死于被贬之地。随着宋申锡的死,使得唐文宗感到自己小瞧了宦官集团的力量,从此行事便更为小心,并且开始注意挑起宦官集团内部矛盾。
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唐文宗先是拉拢了作为宦官集团中中流砥柱的李训、郑注等人,随后又提拔王守澄的部下仇士良,分走了王守澄的兵权,随后将王守澄赐死,但是如此一来,又使得仇士良做大,掌握了宦官集团,唐文宗准备趁仇士良尚未整合宦官集团之时,与李训、郑注等人发动政变,先发制人。
如果计划周密的话,唐文宗完全可以靠着李训、郑注等人手中的力量,将仇士良等宦官一举铲除,可是奈何唐文宗选了一群“猪队友”……
在甘露之变发生前夕,李训便开始谋划铲除郑注之事,遂奏请唐文宗将郑注外放凤翔,担任凤翔节度使,明面上是为甘露之变做准备,实际上李训这是想要趁郑注被调离中枢之时,将其边缘化,继而将其罢黜。大敌当前,宦官集团尚未铲除,作为唐文宗集团的核心李训、郑注等人便开始了相互倾轧,唐文宗靠着这样的人,能成大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甘露之变当天,扮演着“请君入瓮”这一重要角色的金吾大将军韩约惊慌失措,露出了马脚,使得仇士良等人连忙挟持唐文宗退守宫城,随即调集禁军将李训、韩约等人及党羽全部铲除,正在赶往长安的郑注随后也被监军所杀,甘露之变宣告失败。
在甘露之变后,大唐帝国的朝政大权彻底落入了宦官集团手中,宦官开始掌握废立君王的权力,天下彻底进入了“第二次宦官时代”。而政变失败后的唐文宗更是遭到了仇士良等宦官的圈禁,随时都会受到宦官的欺凌,不禁让唐文宗发出了“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的感慨……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820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