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杀韩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韩信交出兵权,一点用也没有。
垓下之战后,刘邦以韩信熟悉楚地为由,将他由齐王改封楚王。这就相当于逼着韩信交出兵权。
韩信北方逐鹿,带的主要是北方兵。所以,北方兵肯定不会跟着韩信去楚国。
刘邦之下是方面军司令韩信,韩信之下是军团司令曹参、灌婴这些人。军团司令没跟韩信走,而是跟刘邦走了。这时候,韩信还有什么兵权?
所以,韩信必须交出封国,才能免遭屠戮。但也只能是一时,刘邦最后还要杀他。
汉初建国之后,不是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战争,即汉平异姓诸侯王之战。
燕王臧荼,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臧荼是异姓诸侯王,这就行了。
掌代赵两国兵权的陈豨,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陈豨相当于两国诸侯王,这就行了。
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异姓诸侯王就是问题,这就必须干。
对于异姓诸侯王,刘邦不可能放心。对比一下周朝,就清楚了:
周朝建国,总的指导原则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在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有53个是姬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才是周朝实现稳定统治的根本。
这个根本,阳春白雪着说,叫宗法分封;下里巴人着说,就叫家天下。
这个家天下的逻辑是:以姬姓家族或姬姓族群为基础主干,比如那53个姬姓诸侯;以有功之臣和前朝遗民为旁支辅助,比如姜尚、武庚等18个异姓诸侯。
但是,汉朝建国呢?
周朝是家族企业,总公司是宗周千里、成周六百里;而下辖的71家分公司里,有53个由自家亲戚控制。
汉朝则是股份公司,西汉帝国总共62郡,刘邦直辖15个,其他47个分封给了11个诸侯国。而在这11个诸侯国里,有7个是异姓诸侯国。
这种权力分配的格局,刘邦能放心吗?周朝这个家族企业,已经够稳固了。但是,周武王仍旧不放心。
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前朝势力太强大、自家势力太弱小,我哪敢睡觉啊?这就是周武王的心态。如果周武王都睡不着觉,那刘邦能睡着觉吗?
同时,汉初异姓诸侯王的忠诚度,真心差点儿意思。
垓下之战前,刘邦已经出去干项羽了,而韩信、彭越这两个人呢?他们不动了,看着刘邦在固陵之战被项羽死命揍。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为什么不动了?你刘邦不把地盘切分清楚,我们就不动。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
为什么刘邦这个皇帝手中才只有15个郡?天下还没统一,就已经分封出去了。
地盘分好、使者要约,韩信、彭越立即“请今进兵”,一天都不能等、咱们马上干项羽。
同时,刘贾的兵也到了。
当初,刘贾跟英布带来了两万人,一起去收复九江国。垓下之战的时候,刘贾一系已经拥兵十万。所以,这一系就是英布的兵。
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主要异姓王,就是这种忠诚度。刘邦要是能放心,那才是没心没肺。
所以,刘邦称帝第一年,就把韩信从齐国改封楚国,让韩信变成了没有牙的老虎。然后,伪游云梦、智擒韩信。
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这是陈平的奇计。之所以智擒韩信而不是平灭楚国,是因为刘邦打不过韩信。如陈平所言: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如果韩信的力量真比刘邦更强,那韩信还有必要杀钟离眛取媚刘邦吗?还有必要跑到陈地郊迎刘邦吗?“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
即便出国郊迎,韩信为什么不带兵?
我家楚王不回来,我们就杀到云梦泽抓皇帝。还跟你刘邦废什么话,楚国大兵抓了刘邦,然后再敲诈点而利益,这不香吗?
所以,智擒韩信只是故事,实际是刘邦亲自带兵去抓韩信的。因为韩信这只老虎已经没牙了。
称帝第一年,去了韩信兵;第二年,就去抓韩信了。节奏就是这么紧密。如果再等几年呢?再等几年,韩信在楚国兵精粮足了,刘邦想抓也不敢抓。
说了这么多,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韩信?韩信到底采用什么攻略才能避免自己被杀?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且喜且怜之”,吕后先斩后奏杀了韩信之后,刘邦就是这个心态。喜和怜,到底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喜。
异姓诸侯王的势力那么大,刘邦怕得夜不能寐。韩信一死,他才能打个盹儿。刘邦岂能不喜?
那为什么怜呢?
韩信是为刘邦出过力、打过仗、负过伤、流过血的。整个大汉江山,有三分之一是韩信打下来的。刘邦也是人,遥想当年封坛拜将、君臣汉中之对,又岂能不怜?
但是,成大事的人,往往心够狠。理性的残酷算计,一定会战胜感性的多愁善感。刘邦的喜,出于冷酷算计;刘邦的怜,是多愁善感。所以,到底杀不杀韩信,也就再清楚不过了。
那韩信有什么攻略避免被杀吗?如果给韩信一副后悔药,他要从什么时候后悔?韩信已经说了。
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要后悔,就不能是从杀钟离眛的时候后悔,而必须从蒯通劝谏的时候后悔。时光倒流,韩信要倒流到潍水之战破龙且之后和垓下之战灭项羽之前。
破龙且,韩信才叫三分天下有其一;有个项羽在,也才能保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而垓下之战后,韩信已经没有施展攻略的可能。
韩信从此堕落了、腐败了,这个能行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韩信这种人,都不会韬光养晦、掩其锋芒,更别说堕落了、腐败了。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韩信都被刘邦抓到长安软禁了,然而怂了吗?没怂,聊个天儿,还要压刘邦一头。你刘邦充其量带个十万兵,我则多多益善。就这种人,还怎么指望他堕落、腐败。
而且,韩信这个人太傲。这股傲气也决定了他必须一直积极下去。韩信傲到什么程度?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我知道你刘邦嫉妒我的才华,但嫉妒就嫉妒吧,我不搭理你。韩信做不到及时修复君臣关系。而原因就是骨子里的一种傲气。
对于刘邦,韩信从来没服过。而对于周勃、灌婴这些人呢?则是连正眼都不带看的。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厉害不?鸿门宴上,能让项羽一惊,项羽也要称樊哙一声壮士。“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就是这么个狠辣角色,在韩信面前却是跪迎跪送、口称大王(这时候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了)。然而韩信呢?却羞与之为伍。
所以,刘邦就不可能放心韩信。
这就是一个雷。自己活着都不服,自己死了肯定搞事情。而且韩信大概率要比刘邦活得长。因为韩信被杀的时候也才35岁。
于是,就不是攻略的问题了,而是岁数的问题。
韩信这个岁数,刘邦也不会放过他。韩信忍辱负重、认真装孙子,刘邦只能更恐惧。他不是担心自己活着的时候韩信会造反,而是担心自己死了之后韩信会造反。
所以,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垓下之战后,刘邦与韩信的关系,主动权在刘邦而不在韩信。有个项羽在,刘邦跟韩信才能彼此和睦;没有项羽在,韩信只能是刘邦的威胁。
汉初的权力格局,决定了刘邦必须对异姓诸侯王动手。表面上看是大一统的西汉帝国,而实际则是另一个战国的翻版。
韩信这人不会腐败、堕落,一个能忍胯下之辱的人,怎么可能被别人、被现实轻易折服?韩信这种人只能愈挫愈勇。关键是韩信有愈挫愈勇的能力和资本。
韩信即便堕落了、腐败了,刘邦也不会放心,而只能更害怕。韩信会装孙子了、变成熟了,说明韩信的关系攻略升级了。升级之后,他要干什么?
“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韩信肯定是要干大事情。于是,刘邦更要杀韩信。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韩信能够施展关系攻略的时机在潍水之战以后、垓下之战以前。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他便无计可施。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806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