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操吗?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汉相国参之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下简称《史记》)。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史记》。
黄巾起义爆发,任骑都尉,与皇甫嵩等,镇压黄巾军,迁为济南相。好为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起兵讨董卓。在镇压黄巾军中,逐步扩充军力,初平三年(192)旋占据兖州(今山东金乡东北),诱降青州黄巾军之一部三十多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兴办屯田,整训部伍。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贵族,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战败后,他注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建安二十一年(216),封曹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于洛阳逝世。
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是乱世之枭雄,亦是汉室之能臣。
(1)曹操以一归乡校尉起兵时,天下大乱,群雄林立,诸侯割据,东汉其实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到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时,汉献帝自长安东奔,大臣冻馁死于沟壑数人,洛阳已成残垣断壁之废墟。汉献帝几与一乞丐无异。
所以曹操要匡扶汉室是其知其不可而为之,简直是凭空扶起一个汉室朝廷。
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
曹操借汉室之威名,凭空打天下,平黄巾,扫群寇,挟天子,平李郭,灭吕布,破袁术,降张绣,破袁绍,定河北,抚关中,灭乌桓。起家时不过一郡之地,十几年间,天下十三州,定其九州半,得了三分之二之江山。
(2)赤壁之战战败后,他休息养生,注重用人唯才,知人善任,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兴屯田,修水利,抑兼并,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改革赋税制度 ,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曹操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大英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曹操黑成阴谋篡汉之汉贼,而刘备、孙权反而成为反汉贼之大英雄,殊不知刘备、孙权竟相迫不及待的称帝了!
而已经是魏王的曹操面对称帝的诱惑,已经是一步之遥,虽近在咫尺,但曹操却没有再跨进一步。
称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望,所以已位极人臣的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
据《三国志》载:219年,孙权上书曹操俯首称臣,表示愿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阴谋诡计,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曹操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其一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正像他所说: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仅此而已。不忘初心,岂能称帝?实际上,不称帝对他非常有好处,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处,曹操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高举汉献帝这杆大棋,挟天子以令诸侯,凭曹魏的实力,谁也奈何不得。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军政、生杀大权在握,只是无皇帝之虚名而已!何况天下大势,吴蜀只占四洲之地,而曹魏占九州之地,满朝文武多是其心腹亲信,一呼百应,篡权称帝易如反掌,所以说他并不愿意背负篡汉的罪名。
陈群等人曾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
曹操是一个枭雄,目光如炬,他非常清楚称帝之举,是大逆不道之事,在外有吴蜀之患,内有顽固士族势力抵制,势必成为千夫所指。作为一位十分有为的政治家,曹操是绝对不做这样的蠢事的。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 为魏国封国人口,曹操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说他曾经的志向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期待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死的时候,墓碑上题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吾愿足矣。明确地表明自己并无代汉之意。
曹操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想把事情做绝,而要留有余地。所以他说:‘’苟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至于儿子曹丕怎么做,那是曹丕的事。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总要新桃换旧符,所以曹操把能否称帝之题留给了儿子曹丕来解了。
《三国志》载:(许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魏武纵横天下,胸怀若谷,鞭挞宇内,是登高望远眼中只有沧海横流之英雄豪杰!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530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