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夷陵惨败,是刘备的私心作祟吗?接下来历史百科小编为您讲解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争霸的开端之战,打的轰轰烈烈,陆逊一波稳如狗的操作,把刘备的大军打的七零八落,只有少数残兵仓皇的遁地跑回了永安。
夷陵之战的战因,有很多人认为是一场复仇,即刘备为了关羽的兄弟情义,所以兴兵伐吴,结合刘备的个人以及当时蜀汉的状况,我觉得一半一半,甚至打的算盘和诸葛亮的北伐意图一样:以战平内。
岌岌可危,被迫出击
刘备起家太晚了,严格来算,在公元215年勉强拿下益州后,才算是有刘备这一号人物,势力在当时,依然薄弱,再经过汉中之战,虽拿下门户汉中,但是只是惨胜,集团上下已经是破败不堪,损兵折将不说,汉中只是一块被曹操抢劫过的土地,没什么价值了,捞也没捞到什么。而此时,关羽又独自领兵攻打襄樊,一番折腾,被吕蒙背刺,荆州也丢了。刘备辉煌了几天,就又变得艰难起来。
益州党派林立,东州帮和益州帮本来就掐着架,刘备入蜀的契机也是东州法正想要当大哥,于是大力支持刘备进来,刘备成功后,一面给予法正超高的权力,甚至是诸葛亮也比不上,不过确实奇谋甚多,定军山之战献策精妙,确实能够弥补诸葛亮在奇谋的短板,刘备又一面迎娶吴懿妹妹吴氏,也是刘璋亡兄刘瑁遗孀,也是拉拢之意,上下多加封赏,安抚为主,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平静。
时间来到公元220年,刘备正积极准备着伐吴大计,甚至还自己称帝,建立了季汉政权。对于刘备这时候还要称帝,我觉得如下原因:
这时候曹丕篡汉,刘备要来忠汉操作,必须做点什么造势,称自己是汉朝延续,十分合适
张飞作为难得的力量,却因部下反叛,首级送往了东吴,张飞一直镇守阆中,阆中乃成都和梓潼、汉中的一条要道,张飞一死,上下震动,自然有不轨之人,刘备称帝,自然是以爵位和封赏压制这些人
个人猜测,恐怕就是刘备的私欲,对于皇帝的渴望吧,汉皇后裔奋斗这么多年,做一个汉室皇帝,多完美的结局
虽然刘备以称帝暂时缓和了朝野的动荡,但是益州上下依旧不稳当,随时有倾覆的危险,在刘备的心里,出征东吴到底划不划算,明白的很。举国上下,以赵云和诸葛亮为代表,都不支持打东吴,这个情况下,法正去世,黄忠也病逝,文臣武将,只有此二人拿的出手,甚至可以称作心腹,他们的建议一定没错,不过是向北防备曹丕,向南安抚蛮族,向东结盟东吴,找到机会图谋后事。可是,完美的提案,刘备却坚决不采纳。
以战止战,冒进之师
刘备为什么不听,很简单:刘备的梦想,刘备的志愿是匡扶汉室,我不大相信,一丁点的血脉,可能只是造势的工具,刘备,说他想名垂青史倒是可信,如今自己有了地盘,但是岁数大了,眼看着自己的老对手曹操已经先去等他了,他怎么能不着急?如今,出兵的理由有了,复仇,实力姑且算有了,兵甲看的过去,能打,北伐遥遥无期,自己恐怕等不到那时候了,如今之计,只有大军出击,打一个翻身仗,震的住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搏的了后世的敬仰,我刘备值了!
所以说,刘备没有想过赢,或者说他对输赢看的很淡,甚至自己回不回得来也不看重,他就是打算利用出兵,逼的后方稳定,全国积极战备,哪里有闲工夫还去谋反?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也是这个道理。
刘备打仗的才能,其实不能算差,汉中之战,一步步逼得曹操军团退出,大局观非常到位,而且军旅这么多年,经验丰富,理论上是很牛的帅。可惜,刘备犯了兵家大忌:急,刘备的军队初期很顺利,先锋部队直接把东吴打爆,从秭归一路开到了夷道一代,离荆州的南郡咫尺之遥。
陆逊是孙权临危授命的都督,其实当时1很多人都不服他,此次跟随征战的如韩当、徐盛、步陟这些人,都是老将,打心底里是看不上这个小子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小子确实厉害,从他的背影,似乎能看出当年的周郎的影子儒将风范!没有武人的急躁,却有文人的细腻和周密。陆逊命孙恒死命在夷道阻击刘备大军,慢慢耗死对方士气,刘备也确实中计,终于军心涣散,居然集合所有军队,在附近扎营对抗,本来刘备水陆并进,陆逊担心两面受敌,刘备倒是可爱,直接把优势灭了,接着,陆逊引诱刘备在林子里扎营,且刘备冲的太快,军队的营帐特别涣散,完全就是被逐个击破的典型布阵。
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分散布阵的问题,且林中绝对被火攻,也是没有什么措施,这时候的刘备,心里没有了大汉荣耀,只有,一只要飞出去咬人的魔鬼。白帝疑云
事实就是这样,陆逊集合所有力量,以火攻大破刘备,并迅速击破分散的敌军,其中,蜀汉中层将领张南、冯习、傅彤都死于乱军,齐佐之才,白眉马良也被吴军斩杀,蜀汉大批英才丧命,储备的军士也消耗殆尽,只有刘备和亲兵,拼死逃了回来(刘备的逃跑能力确实是没有上限)。不过此次惨败刘备却挖掘了两个人才,向宠和马忠。刘备被火攻大败,其他部队都消亡,只有向宠的部下完好无损,被刘备大加赞赏,而马忠则是作为援军,保护刘备撤离,深得刘备欢心。
此战之后,刘备退到永安一代,因赵云陈到有两万守军,陆逊不敢硬抗,便指挥军队退了。刘备一波操作,朝野震动,不得不专心防备南方孙吴的侵袭,的确是同仇敌忾起来。
刘备满足了。他完成了对兄弟的承诺,完成了自己的志向,也稳定了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最后试探了诸葛亮的忠心,并把方针:汉室复兴交给了诸葛亮,让他尽力去完成,刘备御人无数,他知道,国家危了,但是在诸葛亮的手里一定可以得到复兴,自己以生命代价给了一剂猛药,接下来,就看诸葛孔明的了。
刘备的夷陵之战,是不是私心作祟,我不敢妄加推断,只是一场完全没有希望的对抗,绝对有别的隐情,当然,也不排除刘备是为了纯粹的大义,但是,复兴北伐,是不是比私人恩怨更重要呢?以这么多人的生命为代价,真的不值啊。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175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