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朱允炆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公元1392年,朱标从陕西考察回来后,一病不起,不久病逝。朱元璋虽说是君王,但也是一个人,一个60多岁的老人,老年丧子对他的打击是很大。
朱元璋不但痛失爱子,还打乱了他精心设计的大局。重新安排皇储,可是选谁?
按照现在的观念来看,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可选之人还是有很多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朱允炆、朱允熥……这些人似乎都是可选之人,按实力,朱棣是最厉害的一个。
最后,经过九个月的思考,朱元璋立了年幼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可是,为什么是朱允炆?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古时,嫡长子继承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了权位和财产的分配问题,稳定了社会的统治秩序。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在当时的社会下,兵荒马乱、手足相残的戏码会天天上演。
朱元璋虽是皇帝,但也不能坏了老祖宗的规则;另一方面,朱元璋也不想打乱刚刚稳定的社会秩序。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他皆为庶子。
朱标病逝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应由朱标的嫡长子来继承皇位。那应该是由朱允炆的异母兄弟朱允熥继承皇位,怎么会轮到朱允炆身上?
首先,朱元璋并不喜欢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熥,反而喜欢聪明乖巧,跟他父亲十分相像的朱允炆。此时,朱标刚病逝不久,朱元璋还是十分怀念朱标,而朱允炆与他父亲十分相像,自然会爱屋及乌。
另外,朱标的正妻常氏早朱标几年就去世了,所以庶妾吕氏的地位逐渐上升,也就是朱允炆的母亲。子以母贵,要立庶妾最尊贵的贵妾之子,这个皇位就落到了朱允炆的身上。
可是,立了年幼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注定他的皇帝之路是困难重重的。
宦官、权臣、藩王等,这些问题都会摆在朱允炆面前。稍有出错,必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年轻的朱允炆能控制得住吗?能控制四周的藩王吗?能管理好蓝玉等权臣吗?
本来朱标为太子,是诸王中的大哥,在诸王之中是有威信的,作为弟弟的藩王肯定不会反他。
可是,换成了朱允炆,结果就不一样了。藩王成了叔叔,关系就微妙起来。另外,就算没有冲突,长期下来也会造成“强枝弱干,尾大不掉”之势。
这些问题,朱元璋自然是想到了,权臣可以杀,但藩王不能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朱元璋赌了一把,藩王不会反。
接着的蓝玉案,朱元璋清理了一大批的功臣武将,朝中再也没有哪个大臣可以威胁到他孙子朱允炆的皇位。
只要朱允炆乖乖听话,不动削蕃的念头,就可以安安稳稳地坐皇位。另外,就算有藩王不服朱允炆的管理,想要造反,其他的藩王也不会同意。
如果朱棣想造反,那么二哥朱樉、三哥朱棡都不会同意。到时候,朱允炆从中运筹,是有可能巩固自身皇权的地位。
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有私心,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后面的结果不太如意。
后来,儿子三年死一个,朱樉、朱棡相继去世,儿子中最有心计的燕王成了最大的儿子。此时,朱元璋已经知道,自己的皇储安排全面失败。
朱元璋三年做元帅:有才能还不行,要学会把握机遇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153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