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欣赏。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灭东吴,一统天下,三国时期彻底结束。对于三国来说,从称帝时间上来看,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在曹丕称帝之后,刘备可谓不甘示弱,于公元221年称帝,正式建立蜀汉。不过,对于孙权来说,却等到公元229年才称帝。那么,问题来了,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为何孙权等到229年才称帝?
一
首先,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这意味着东吴的正式建立。彼时,距离曹丕和刘备称帝,已经有9年左右的时间了,也即在称帝时间上,孙权是明显晚于曹丕和刘备的。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魏蜀吴三国中,孙权之所以等到公元229年才称帝,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孙权缺乏称帝的合适理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嬴政是第一位皇帝。对于秦始皇嬴政来说,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完全具有称帝的底气和资格。在此之后,皇帝之位要么来自于继承,要么是靠着南征北战,打下一番基业,才能够登基称帝。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先是即位魏王,然后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正式建立了曹魏。对于曹丕来说,称帝的理由比较简单。在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的时候,他的父亲曹操消灭了诸多割据势力,促使曹魏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所以,曹魏取代东汉,无疑是大势所趋。等到曹丕即位后,顺势登基称帝,显然是符合这一趋势的选择。对此,汉献帝刘协即便有所不满,也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只能接受成为山阳公的结局。
在曹丕称帝之后,刘备称帝的理由也很难简单,这是因为刘备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作为汉室后裔,在东汉王朝灭亡的前提下,登基称帝,另外建立一个以汉作为国号的国家,自然也是可以服众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孙权来说,既不是汉室后裔,也没有当时最广阔的地盘,这让孙权缺乏称帝的底气。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是非常看重出身的。比如出自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就能够在当时招纳英雄豪杰,从而迅速割据一方。相对于袁绍和袁术,孙权的出身,则比较普通。孙坚(155年-192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诸侯。就孙坚来说,最后的官职不过是破虏将军,豫州刺史。在孙坚、孙策去世后,孙权更是缺乏官职上的优势。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官职,孙权不得不向曹操、曹丕臣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荆州守将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在关羽主力出动后,孙权下令出征荆州,命吕蒙为前部。吕蒙兵不血刃,袭取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将军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
三
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因此,在偷袭荆州前后,孙权已经向曹操臣服了,从而获得了骠骑将军等官职。黄初二年(221年),孙权因为之前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害怕刘备报复首尾难顾,乃假意与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遂遣“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由是称臣于魏。
由此,对于孙权来说,一度成为曹魏之下的吴王,这让他更缺乏称帝的理由和资格,也即孙权一旦称帝,可以理解为对曹魏的背叛,或者说是造反。而这,也会导致曹魏可以名正言顺的讨伐孙权。于是,对于孙权来说,等到石亭之战重创曹魏之后,这才获得了称帝的底气和名望。在公元228年,东吴和曹魏之间爆发了石亭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就石亭之战来说,直接关系到孙权能否顺利称帝,也即如果孙权取胜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称帝将会非常顺利。反之,称帝的事情可能要往后拖一拖了。
最后,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对此,曹魏大司马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孙权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率兵3万,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桐城境)。陆逊等三路吴军同时向曹休的大军冲杀、追击,斩俘魏军1万余人。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石亭之战魏国出动大军,然而损兵折将,曹休不久病死,魏国也一直到东兴之战,才再次发起来大规模的攻吴行动。蜀汉诸葛亮听说曹休战败,魏军东下,关中虚弱,再次北伐,但因曹魏陈仓郝昭的出色指挥,无功而返。
石亭之战一年后,孙权称帝,威名大震。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在称帝前后,孙权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汉使者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也即孙权称帝这一决定,无疑获得了蜀汉一方的支持,至少是默认的。对于蜀汉丞相诸葛亮来说,很可能在感情不愿意接受孙权称帝的结果,不过,从蜀吴联盟的大局考虑,诸葛亮必须要和东吴联合北伐曹魏,从而只能支持,至少是不反对孙权称帝。因此,在重创曹魏,获得蜀汉支持的背景下,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7065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