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百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孝庄太后的 故事,欢迎关注哦。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在废掉了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以后,顺治皇帝又想将孝庄太后安排的第二任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废黜,这彻底激怒了孝庄太后,母子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面对儿子,孝庄太后只能隐忍,于是就将这一腔怒火全部归咎于宠冠后宫的董鄂妃。孝庄太后对于董鄂妃的憎恨虽然不是由此开始,但却是在此时达到最深。
顺治十七年,体弱多病的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悲痛欲绝,不但在皇后尚在的前提下,将其追封为皇后,还逾越祖制,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身后哀荣,无人能及。这更是加剧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厌恶和反感。
顺治十八年,董鄂妃崩逝的半年后,顺治皇帝身染天花重疾,随董鄂妃而去。顺治皇帝第三子,年仅8岁的玄烨继位为帝,孝庄太后也顺利的晋级为太皇太后,成为后宫独尊,大权在握。那么,既然孝庄太后如此憎恨董鄂妃,为何不令康熙皇帝废掉她的皇后封号呢?
1、受宠虽受宠,贤能却贤能
后世清史学家们对董鄂妃有一句客观评价,小编认为至为恰当:世祖虽有过情,董鄂却无败度。在清世祖顺治皇帝的专宠下,董鄂妃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从妃位晋封为皇贵妃,晋升速度举世罕见,而且原因就一个,那就是喜爱。最重要的是,顺治皇帝和董鄂妃之间的感情并不是沉迷于床笫之事,而是理性的相敬如宾、互敬互爱,共同在学识、政务和综合素质上进步、提高。
出身名门的董鄂氏,和顺治皇帝后宫中的所有嫔妃都不同,她以女性罕见的学识和气度赢得了顺治皇帝的宠爱后,非但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处处小心,经常规劝皇帝专心于政事,真正尽到了一个后宫嫔妃的责任。在自己被晋封为皇贵妃以后,虽然地位在皇后之下,但其实权却在毫无存在感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之上,也就是说董鄂妃虽然没有被封为皇后,但其还肩负着管理后宫的重任。最重要的是,在董鄂妃的治理下,顺治皇帝的后宫井然有序,为皇帝免去了所有的后宫烦忧。
董鄂妃被顺治皇帝宠爱至极是事实,但其贤惠、恭谨、明达的为人方式和处事风格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朝中群臣和后宫嫔妃们公认的。孝庄太后既然被称为清初著名的女政治家,其贤明程度可想而知,即使她对董鄂妃有恨,也断不会废掉她的皇后封号。
2、兄弟有功勋护驾
董鄂妃出身满洲上三旗之一的满洲正白旗,可谓出身高贵,先祖归附努尔哈赤已久,为后金政权和大清王朝的建立也立下过绝对功勋。其父董鄂·鄂硕乃是清初著名的内大臣,劳苦功高。但是,董鄂氏家族中最为出名还属董鄂妃的弟弟,董鄂·费扬古。
出生于顺治二年的费扬古,并未因为姐姐董鄂妃的受宠而受到重用,他真正崛起是在康熙朝。康熙年间,费扬古征战在三藩之乱和准格尔叛乱的战场上,为大清王朝的稳固和皇权统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西征准格尔时,费扬古被任命为西路军统帅,已经成为大清军队高层统帅。
有这样一个战功赫赫、手握兵权的弟弟撑腰,孝献皇后董鄂氏的皇后封号自然稳稳当当。
3、对待孝庄太后的态度
董鄂妃独宠后宫,导致孝庄太后第二次指给顺治皇帝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自己的侄孙女备受冷落,几乎等于打入冷宫,让孝庄太后很是气愤,但说到底这只是顺治皇帝的事情,董鄂妃也只是被动受宠,并不能左右什么。
顺治十四年冬天,孝庄太后身体突感不适,董鄂妃虽被孝庄太后厌弃,但她并没有因此对孝庄太后怀恨在心,反而事必躬亲侍奉在前,废寝忘食的伺候太后病情。而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孝惠章皇后却连一句问候都没有,人臣之礼、仁孝之道全无。
如此大的差距之下,孝庄太后想必也会深有感触。面对孝惠章皇后的不孝之举,顺治皇帝再次动了废后的念头,董鄂妃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心胸气度和贤能明礼,在董鄂氏的力劝下,顺治皇帝才放弃了废后的念头。也就是说,在孝庄太后身上,董鄂妃有过非同寻常的恩情。对这样一位贤能的嫔妃,而且还只是一个死后追封的皇后封号,英明如孝庄太后,断不会下达废黜皇后封号的命令。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6337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