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洪武四大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武四大案,真是朱元璋卸磨杀驴吗?
前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帝王的江山,绵延不绝,是世世代代百姓的守护。现在云端上的帝王俯瞰众生,众生于山脚下仰望云端。遥不可及的距离,是千年难以跨越的成长,也是百姓一生遥不可及的等待。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
一、 空印案件
狡兔死,走狗烹,每一个皇帝在赢得天下,亦或者取得安稳之后,就会把刀剑对准了功臣,君权之上的制度中,人人都有一个念头,就是当皇帝,没有能力的也只是奢望,有能力的,随时都可能起兵造反。
为此皇帝虽然尊贵,但是这个位置冰冷又岌岌可危。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利,守护住江山,很多开国皇帝都会把危及他皇位的臣子,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罚。
宋代的杯酒释兵权,不用一兵一卒就赢得了安稳感。后来的明代有心效仿,却大开杀戒,为此很多文人都在批判朱元璋为人狠辣,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明代时期最出名的四大案件就是空印、郭恒、胡惟庸、蓝玉案。正是这四个案件一时之间闹得官场人心惶惶,这成为日后文人口诛笔伐的事情。
空印案件也是牵连比较广泛的,在洪武九年,朱元璋发现来京城核对粮食、钱财等官员,都会随身携带着几张空白文件,但这个文件上面却盖了官印,为此朱元璋勃然大怒,想要发落这些官员。
正是这件事,让很多人都反对,都批判朱元璋,因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古代交通不发达,往往书信之类的传播速度很慢,而官员们都需要文书办事,这就会导致很多事情发生了,上面的旨意还没有传达过来,就会有造成不少的损失。
空印文书能够方便管理大小事务,达到一定的方便程度,但是朱元璋却并不同意这样做。虽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尤其是元代,因为元代土地辽阔,管辖领土也是宽广,所以空印文书很方便。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空印文书虽然提供了便利,可是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深受迫害,因为这会让一些官员利用空印文书,扩大权力,鱼肉百姓,这也是导致朱元璋亲人去世后没有土地埋葬的原因。
所以朱元璋从底层出来,更清楚底层百姓的痛苦,还有上层官员的舞弄权势。所以当朱元璋了解空印文书以后,定为欺君之罪,并处死相应官员,有些则流放充军。
但人们的生活向来沉迷于习惯,大家都认为传承多年的空印文书也应该是一种习惯,而不应该当作惩罚官吏的借口,所以朱元璋被后世文人口诛笔伐,征讨多年。
▲胡惟庸案
二、 胡惟庸案
开国皇帝的建立,新的国家势必会有一些不安的因素在其中,君主的权利和丞相的权利也是相互对抗的。
在洪武十三年,占城国进贡,这种事是彰显一个国家的威名,但是朱元璋时期的左右丞相隐秘不报,还互相推诿。
结果这件事被朱元璋了解了,为此十分生气,后来随着胡惟庸做的事越来越多,朱元璋才以“谋反”等罪名处罚了他。
其实这也不算是卸磨杀驴,而是胡惟庸自以为是开国功臣,而且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所以难免有点自大,这个时候的胡惟庸逐渐不再听朱元璋的命令,甚至独断专行,很多事情处理后并不上报。
朱元璋又是把权力看得非常重要的一个皇帝,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尤其是胡惟庸这种做法就是危及到了朱元璋的皇权。
但自古以来丞相和皇权之间的战争,就一直存在的,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曾经的丞相被分权为左右丞相,但是这个权利还是危机到了皇权。
尤其是元代,出现了很多权臣,例如铁失、伯颜等,他们的胆量大到弑君。不过相权和皇权的争斗自秦朝就开始存在的。
所以朱元璋虽然对胡惟庸痛下杀手,但是其实是对皇权相权对立的一个整理,就是罢免丞相,并大包大揽地把所有事情归于皇帝,于是在明代,皇帝的权利达到顶峰。
随后的朱元璋开始逐渐对朝廷进行清理和改革,改变了许多流传下来的规律,不过最终的目的还是丰富皇权,让皇权达到一定程度。
但朱元璋的做法导致官员权力下降,所以胡惟庸案成为了一个宣泄口,很多人借着这个事情开始对朱元璋进行批评,一直都是骂他卸磨杀驴,国家稳定后就杀害功臣。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
三、 郭桓案
洪武十五年,没有了相权的制裁,皇权开始逐步渗入各个地方,其中就有田地。但随着皇权的大包大揽,朱元璋就发现了官场上有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洪武十八年,户部侍郎郭恒被告发,理由是利用职权勾结布政司、按察司的官吏,中饱私囊开始吞并赋税,还有各个地方的粮食、钱财等。
随后朱元璋派人去查,最后得出的结果确实如此,而且一个贪赃的罪名牵连了众多官员,其中十三个布政司就有十二个被牵连,六部其中五个参与,礼部、刑部、兵部、工部等人纷纷问斩,这也导致朝廷人人胆战心惊。
最后查出来损失的粮食共有两千四百万担,钱财七百万。这也是明代对于贪官污吏惩处力度大的开始。
其实从官吏角度看,这确实是一场无妄之灾,但是从皇权角度看,是朱元璋把手伸向基层的开始。
当时规定每个人都要入籍,为了加大对基层的控制,朱元璋命令官员随粮定区,度量田亩方圆,并编入书册当中,又因为形状像鱼鳞,为此又被叫作鱼鳞图册。
后来随着局势稳定,制度事实方便,明代统计纳税的人口突破了六千万,而全国的田亩共有八百八十万顷。
可见郭恒被杀,虽然是朱元璋有意为难,但是从背后角度来看,朱元璋把皇权发现到顶峰,基层的掌控力也逐渐加强,否则一个户部侍郎怎么可能牵连众多官员一起贪污。只不过是他们阻挡了朱元璋伸向基层财赋系统的权利触角。
所以这就是朱元璋大力惩治官员的原因。不过最后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愤,把主审郭恒案件的吴庸处死,于是郭恒的案件就此了结。
▲蓝玉案
四、 蓝玉案
提起蓝玉,我们想到的就是仅剩一张皮的功臣,他和胡惟庸一样,虽然是功臣,但是他独断专行,和胡惟庸一样,在军事方面很多事情都自己处理,并不上报。而且蓝玉大量培养自己的亲信。
狗仗人势的亲信背后是蓝玉,所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并不能处罚他,因为太子和蓝玉关系密切,何况皇室公主也和蓝玉家结为亲家。
蓝玉手握兵权,相传有一次打仗归来路过一个城池,因为开门晚了,蓝玉大怒,甚至派兵攻打。
不过朱元璋最开始还是很看好蓝玉的,甚至打算把蓝玉放在太子身边,有意让蓝玉辅佐太子。可是太子却英年早逝。
朱元璋也逐渐年迈,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后世子孙没有人能够压过蓝玉,到时候蓝玉很可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大权,架空皇帝的权力。
所以朱元璋暗暗筹集蓝玉的罪名,准备一下打倒,这就有了蓝玉案,而这个案件牵扯了很多人,比如蓝玉培养的亲信。
为此被杀的共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十三位侯爵,两位伯爵。开国功臣被杀害,而且被残害人数众多,这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代的江山瞬间血流成河,很多人担心自己也成为朱元璋下一个目标,所以人人畏惧朱元璋,同样对于朱元璋的做法也是大加批评,认为朱元璋是暴君,而他做的这些是为了杀害开国功臣,防止一人独大,更是一个把皇权看的非常重要的狭隘皇帝。
从这四个案件当中看出来,上万人被朱元璋屠杀,场面惨烈,血腥弥漫在这个神州大地之上,为此人人唇亡齿寒,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正因如此朱元璋也落得暴君、自私狭隘、皇权大于一切的名声,后世很多人根据朱元璋这次的血洗朝廷事件进行批评。
▲明太祖朱元璋
综述
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他的好,也不能一味强加他的坏。每个人都有好和坏的一面,同样每件事都有两面性。在我们平民百姓看来,空印文书方便处理案件,但是弊端就是有人会以权谋私,鱼肉百姓。朱元璋是底层出身,因此他更清楚空印文书的弊端。
同样胡惟庸和蓝玉的案件,虽然表面看起来是杀害功臣,卸磨杀驴的做法,但是从百姓角度看,也是为了维护利益,为了保护后世子孙,为了守护住万里江山。所以蓝玉和胡惟庸等人都被朱元璋杀害。
皇权相权的争夺在明代改变,也促进了皇权的加强,同时也让皇权走向巅峰。从每一个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的看法,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当时看来朱元璋残暴不仁,但是他的做法也具有一定的有利性。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明史》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731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