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下面由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意思就是: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必能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却不能焚毁敌人的军需物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水攻和火攻,都是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汉末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中,胜利一方几乎都采用了火攻的手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则是水淹七军,通过水攻取得了胜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战国时期,秦国大军虽然所向披靡,不过,在攻城之战中,也曾遇到一定的阻碍。在此基础上,秦国大军靠着水攻,赢得了两场大战的胜利!
一
首先,白起在鄢郢之战中,就是采用水攻的方法,以此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爆发了鄢郢之战。此战,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国境内。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还命令秦国的军队在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这也为白起之后的胜利奠定了气势上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秦国军队在白起带领下长驱直入,迅速攻打并占领了楚国在汉水流域的要地邓(今湖北襄阳北)。在攻占了楚国的要地邓(今湖北襄阳北)之后,楚国的别都鄢(今宜城东南),自然成为白起的下一个目标。
二
当然,对于楚国来说,自然不会坐视秦国大军围攻自己的都城。于是,楚国大军在鄢城迅速集结,希望阻挡白起的进攻。对此,因为楚国大军在鄢城的激烈抵挡,导致白起也是久攻不克。在此背景下,白起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修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水入城为深渊。由此,通过水攻的手段,白起率领的秦军成功攻占了楚国的鄢城。当然,这也导致楚国鄢城伤亡惨重。在占领了鄢城等地后,白起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势如破竹,攻陷楚国国都郢。因此,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军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显然和水攻的运用存在至直接的关系。
三
另一方面,在秦国消灭魏国的战役中,秦国大军再次使用水攻来攻破对方的城池。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赵国被秦国消灭后,后者想要南下消灭楚国,不过,在这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国。彼时,魏国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是,这依旧是秦国进攻楚国的重要阻碍。于是,秦国决定先消灭魏国,再进攻楚国。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国派兵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国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四
最后,因为魏国在战国前中期的强盛,加上对于大梁这座城池的长期经营和修建,所以,尽管秦军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但是,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秦军依然无法攻破这座孤城。在此背景下,秦军主帅王贲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通过水攻的方式,并且持续了3个月的战争,魏国都城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始皇嬴政以其地建为东郡。综上,在战国时期,秦国大军靠着水攻,赢得了两场大战的胜利,也即在战国中期,秦军先是借助水攻的方式重创了楚国,为最终消灭楚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在战国末期,秦军又通过水攻的手段攻破魏国都城大梁,以此消灭了魏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459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