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古代公主和亲的读者,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公主和亲匈奴后,为何大多都没有生育?
《明妃曲》诗云:“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和亲自汉朝而始,此后为了安抚边境游牧民族,中原王朝大多选用和亲的方式来维护边疆稳定,然而谁又曾为那些被选中和亲的公主们考虑过呢?
我国自古以来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使是高贵的皇室公主有时为了国家利益,也不得不忍辱负重被送去异国他乡和亲,期望通过和亲能让双方暂时放弃战争,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而匈奴作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经常骚扰边疆,为了维护边疆稳定,无论在哪个朝代,几乎都有公主被派去与匈奴和亲,那么“和亲”这个策略是如何产生的呢?
和亲始于汉朝
其实和亲一直被视为中央王朝的耻辱,这是因为历史上第一次与匈奴和亲的背景不太光彩。西汉初年,刘邦败于匈奴之手,被围之后还差点被活捉,为了缓和北方边患问题,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制定“和亲”策略。
在这种背景下,和亲自然被视作一种“求和”行为,堂堂华夏正统竟然通过送女人给蛮夷来求和,的确有些丢脸。其实,除了要把公主嫁到匈奴,陪送数额巨大的“嫁妆”之外,每年还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金银珠宝,美名其曰“恩赐”。
提起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刘邦有多狠心,当时娄敬提出让刘邦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鲁元公主远嫁匈奴,这样匈奴必定重视她,如果生下儿子,未来还有可能是匈奴新的王。刘邦一听顿时有些意动,如此一来,刘邦就成了现任匈奴单于的“岳父”,还会是下一代匈奴单于的外公。
当时鲁元公主已经嫁作他人妇,并且还有孩子,娄敬这个建议真是缺大德了,幸好吕雉坚决反对这个建议,鲁元公主才没有被送去匈奴。无可奈何之下,刘邦只好随便找了一个宫女封为公主,送去匈奴和亲。
和亲公主的苦楚
从此之后,汉朝一直在沿用和亲的策略安抚匈奴,只不过每次嫁到匈奴的大多都是“假公主”。这给后世树立一种不好的表率,此后历朝历代几乎都沿用此例,每当匈奴侵犯边疆,就派公主去匈奴和亲,从来没人考虑过那些和亲女子的感受。
而且,到匈奴和亲的公主大多都没有生育孩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匈奴在中原王朝的西北方向,地理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很难想象一个五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家公主,突然被送到一个完全陌生,并且条件如此恶劣的环境,她身体健康能完全不受影响。因此,公主没有生孩子可能就是因为到匈奴之后,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身体变差,无法生育。
而且单于是匈奴的王,后宫中自然有不少妃子,和亲公主就是一个外来者,受到针对也很有可能。 更何况和亲公主年龄一般都在十五六岁左右,放到现在来说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斗得过本地土著妃子,因此和亲公主没有子嗣或许也是那些妃子使用了手段。
最令人感到无耻的则是匈奴的嫁娶习俗:收继婚,意思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所有小妾,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对于长期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汉家女子而言,这种行为是“禽兽”行径,会被世俗道德所不容,和亲公主根本无法接受这种开放的习俗,宁愿以死抗争,更不用说生孩子了。
王昭君的不幸
昭君出塞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王昭君就是匈奴陋习的受害者之一。
匈奴自从被汉武帝吊打之后,内部混战频繁,谁都不服谁。汉元帝了解到匈奴这边的情况之后,决定扶持一个傀儡,呼韩邪单于此时就进入到汉朝君臣的视野中。
在汉朝的大力支持下,呼韩邪单于在匈奴站稳了脚跟,为表感谢,他主动请求和亲。于是汉元帝便将王昭君送去了匈奴,自此,王昭君便带着维护大汉与匈奴和平的使命嫁到了匈奴。
毕竟汉朝有恩于自己,呼韩邪单于对王昭君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两人之间的感情一度非常融洽,甚至王昭君还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不过随着呼韩邪的去世,王昭君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她不得不嫁给呼韩邪的大儿子雕陶莫皋并为其生下两个女儿。其实,王昭君并不愿接受这种安排,曾经上书给汉朝请求回国,但她接到的回信只有冰冷的三个字“从胡俗”,或许从此刻起,王昭君就已经心死了。
雕陶莫皋去世后,王昭君又不得不嫁给呼韩邪的孙子,这下王昭君彻底崩溃了,两年之后便郁郁而终。
结语
综上所述,与匈奴和亲的公主之所以很少生育子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为水土不服,导致身体很差;二是后宫斗争,公主身为外来者斗不过其他妃子;三是接受不了匈奴陋习,以死抵抗。
大部分和亲公主的一生都在悲剧中度过,身后无子,孤独一生,可以说她们为了国家安宁、百姓平安牺牲了一切。而现在,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们也只能感叹那些和亲公主们生错了时代。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5398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