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月,李光地为父守孝期满,重返京城,康熙喜出望外。有清一朝,康熙器重的汉臣有很多,但最宠信的汉臣,还是李光地。
正常情况下,守制回京的大臣,都要先到吏部报到,然后等吏部重新安排职位。康熙却一反常态,他立即下旨,让李光地不必在吏部侯缺,直接任内阁学士,第二天就入宫上任。
不久后,福建总督姚启圣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说台湾郑经病逝。康熙大喜,急召李光地商议。也许是得到康熙的暗示,第二天早朝,李光地率先发言,《清史稿·李光地传》云:
(李光地)言:“郑经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
李光地不仅劝康熙趁机收复台湾,还向康熙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施琅。
没想到,李光地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大家虽然赞同出兵收复台湾,但却不赞同李光地举荐施琅。
清朝权臣、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素来和李光地交好,但听见李光地要举荐施琅时,索额图火冒三丈,他对康熙说:“施琅此人,三次易主,反复无常,万万不可重用!”
其他人纷纷附和索额图之言,不料,康熙最终还是听了李光地的建议,下旨:
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出自《清史稿·施琅传》)
要知道,就在康熙决定收复台湾的那一年,清朝刚刚平定了三藩之乱,三藩之乱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就是一个擅长背叛、反复无常的人。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康熙仍然坚持用“三易其主”的施琅,可见康熙的魄力之大。
《史记·刺客列传》中说: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康熙信任施琅,施琅果然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两年后,他率领舰队收复了台湾,完成了清朝在东南地区的最后一块拼图。
施琅毫无疑问是英雄,但是,他又充满争议。因为民族、区域不同,总有人喜欢把施琅和吴三桂画等号。例如,台湾著名史学家连横就认为施琅“本为郑氏部将,得罪归清,遂籍满人,以覆明社”。
那么,历史上的施琅,到底是怎样的人呢?希望大家阅读完本文,能够理解放弃“仇恨”、保全“大义”之人的伟大。
一、施家有儿初长成
明朝天启元年,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不到一年,东林党和阉党已经水火不容,朝堂上乌烟瘴气。在福建晋江,一位叫施大宣的乡绅家里,正在举办儿子的洗三礼。弄璋之喜,乡亲们纷纷前来祝贺,大家都说,这个婴儿脸大额宽,是贵人之相,长大后必能封侯拜将。施大宣虽然不信这个,但有人夸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洗三礼之后,施大宣为儿子取名为施琅。施琅成年后,取字“琢公”。
为了培养儿子成才,在施琅3岁那年,父亲就为他请了西席先生,几年下来,先生换了十几个,施琅还是无心读书。施大宣无奈,只得另辟蹊径,送儿子去学习武艺和兵法。不料,施琅果然是武将之才,只用了五六年的功夫,就已经小有所成。当时,大海盗郑芝龙被朝廷招安,帮明朝打击海寇,施琅便投奔郑芝龙,开启了自己的从戎生涯。
施琅人高马大,身手不凡,三五个普通士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在郑芝龙的麾下,每逢作战,施琅总是身先士卒,屡立战功,不久便成了郑芝龙的左先锋。
施琅不仅得到了郑芝龙的重用,还和郑芝龙的长子郑成功成为好友。只是,施琅没想到,多年后,郑成功会成为自己的杀父仇人。
也就是在郑芝龙的麾下,施琅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前途一片辉煌。
施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他本以为,只要自己敢打敢拼,骁勇善战,总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朝堂上,让父老乡亲都仰视自己。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不乐观。因为接下来,施琅遇到了两大不幸。
二、乱世求存,三易其主
施琅遇到的两大不幸是:
第一,明朝灭亡了;
第二,郑芝龙投降了。
清军入关后,南明弘光帝和隆武帝都对郑芝龙寄予厚望,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希望郑芝龙能率部在福建抵挡清军。遗憾的是,南明王朝各派势力相互争斗,在清军的碾压下溃不成军,郑芝龙权衡利弊,决定接受清朝的招降。
郑芝龙投降的时候,和儿子郑成功彻底闹掰,但施琅却被郑芝龙裹挟,投降了顺治帝。《清史稿·施琅传》记载:
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芝龙降。
郑芝龙投降清朝后,就被“押送”到了北京,而施琅则继续跟随清朝将领南征广东,这期间,郑成功以昔日好友的身份,多次招揽施琅,希望施琅反清复明,施琅不想再折腾,拒绝了郑成功的招降。
没想到的是,在粤闽交界处,施琅吃了一场败仗,被郑成功所俘。
《清史稿》记载的是“成功执琅,并絷其家属”,也就是说,施琅是和家眷一同被郑成功俘虏的。就这样,施琅和郑成功又走到了一起。
施琅和郑成功是昔日郑芝龙麾下的两员悍将,如今强强联手,本可做出一番成绩。遗憾的是,一山不容二虎,施琅为人耿直,做事也颇有主见,而郑成功手里的兵马本就不多,想死死抓在自己手里,所以,二人之间存在直接冲突。
例如,顺治八年,郑成功和施琅商量南下勤王,郑成功希望走陆路,沿途靠劫掠维持给养。施琅则建议走水路,这样更安全。最终,二人分歧太大,郑成功独断专行,剥夺了施琅的兵权,让施琅在厦门赋闲。
施琅回到厦门,正遇清军袭击,郑成功留在厦门的兵马不堪一击,施琅带领60多名亲信和清军展开肉搏,最终杀退清军,还差点活捉了清军主将。随后,郑成功从南方兵败归来,得知施琅立下大功,对施琅的能力更加忌惮。施琅见自己立功,郑成功仍不给自己恢复官职,一怒之下,剃了光头以示抗议,二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顺治九年,郑成功麾下一名叫曾德的亲信羞辱施琅,施琅一怒之下杀之,郑成功大怒,派重兵将施琅全家抓获,施琅在半路上侥幸逃脱。可是,郑成功心狠,下令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全部杀死。施琅悲痛欲绝,决定再度投奔清朝。
施琅本为明朝将领,先跟随郑芝龙投降清朝,后来又投奔郑成功,最后再次降清。
很多人认为,施琅三易其主,是不忠不义之举,这也是施琅饱受争议的地方。
但笔者认为,纵观施琅的一生,他每一次反叛,都是极为被动的。他三易其主的背后,并不是为了攀附荣华富贵,而是一种乱世求存的无奈之举。好在施琅后来成为了英雄,若施琅的生命到此结束,能理解他的人,或许很少很少。
三、负伍员之仇,无阖闾之君
春秋时期,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冤杀,只有伍子胥一个人冒死逃到吴国。后来,伍子胥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带兵攻打楚国,攻入楚都,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了父兄之仇。
和施琅相比,伍子胥是幸运的,同样是父兄被杀,伍子胥遇到了吴王阖闾,所以他大仇得报。但施琅却很压抑,因为他第二次投降清朝之后,遇到的是顺治帝。顺治帝给他的,是冷眼和嘲讽。
施琅第二次降清后,顺治帝冷遇他4年,这4年里,施琅的日子十分窘迫,他的妻子甚至要靠做女红来维持家中生计。
直到顺治十三年,顺治派自己的堂兄济度(舒尔哈齐之孙)为定远大将军,出兵攻打厦门,考虑到施琅对厦门比较熟悉,于是派施琅为同安副将,随军前往。三年后,施琅任同安总兵,他的情况有所好转。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8岁的康熙继位。次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他的儿子郑经袭延平王爵位。施琅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上书请求康熙派兵收复台湾。当时,康熙尚未亲政,鳌拜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本就没什么价值,不愿贸然出兵。清朝不愿收台湾,就意味着施琅无用武之地。此后数年,施琅虽然升任福建水军提督,但仍然郁郁不得志。
康熙七年,施琅又一次遭到打击,这一次,施琅听闻郑经出海,建议出兵奇袭,康熙召施琅询问具体对策,施琅回答:
“贼兵不满数万,战船不过数百,锦智勇俱无。若先取澎湖以扼其吭,贼势立绌;倘复负固,则重师泊台湾港口,而别以奇兵分袭南路打狗港及北路文港海翁堀。贼分则力薄,合则势蹙,台湾计日可平。”
施琅的大致意思是,台湾郑经无勇无谋,如果清朝先攻占澎湖,遏制他们和大陆之间的咽喉,再分兵从南北两路狭窄处攻打,郑经若分兵,兵力便回单薄,若合兵,便施展不开,这样下去,郑氏必败。
施琅信誓旦旦,把战争细节都想好了,就等着康熙批准,他好大干一场。很遗憾,康熙和大臣们商量,认为施琅的方案太过冒进,最终“寝其奏”,没有同意。
其实,从施琅提供的策略来看,他早已做好了收复台湾的详细方案。只是,此时康熙还没做好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15年后,康熙命施琅攻打台湾,施琅用的还是上述策略。
康熙不仅拒绝了施琅的建议,还撤掉了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清史稿·施琅传》记载:
因裁水师提督,授琅内大臣,隶镶黄旗汉军。
康熙把施琅调到京城担任内大臣,施琅是一个武将,让他远离战场,意味着他更加发挥不出自己的价值。
随后,三藩之乱爆发,施琅没有得到任何派遣,在京城待了8年,眼看着战争结束,却毫无用武之地。
从顺治九年投降清朝,到康熙二十一年李光地举荐他收复台湾,施琅在清朝压抑了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施琅在清朝的经历,用“怀才不遇”是形容不了的,因为他心中有抱负、有仇恨,他一定要收复台湾。
四、冒波涛之险,捍民族大义
康熙用了8年的时间来平定三藩之乱,三藩之乱结束后,康熙也从一个弱冠天子变成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康熙二十一年,郑经去世,台湾陷入激烈的内讧之中,康熙瞅准时机,决定收复台湾。在李光地的推荐下,施琅终于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清史稿·施琅传》记载:
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
起初,康熙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三人联合攻台。但三人的意见分歧很大,大学士明珠认为,这样大的战争,应该由一个人来指挥,否则政不出一处,会事倍功半。康熙觉得明珠所言有理,决定在上述三人中选一个人来独自统兵进剿。
大家都认为康熙会选择姚启圣,毕竟姚启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没想到,康熙最终选择了施琅。康熙选施琅,不仅仅是因为李光地,而是因为有其他两个原因:
第一,施琅本就是从明郑集团过来的,他对敌人比较了解,而且,施琅又是一员猛将,水战经验比姚启圣丰富得多。
第二,施琅和郑氏有私仇,没有人比施琅更希望能攻破台湾。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初六,康熙命福建总督姚启圣负责后勤支援,命施琅独自统兵作战。施琅没有选择在冬天贸然出击,而是带着两万多名水军将士在海面上刻苦操练。到了第二年夏天(五月二十三日),施琅带领300艘军舰、两万水师正式进攻澎湖。《清史稿》记载:
琅治军严整,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海中风候。
施琅治军严格,精通阵法。尤其擅长水战,而且,他熟知海上的气候。
施琅即将出战的时候,李光地劝他:“大家都说夏天南风太大,不利于出战,你还是等到冬天再出兵吧!”
施琅却说:“冬天北风太急,虽然利于我们攻台,但如果一举无法攻克,我们就回不来了。夏天虽然是南风,但风力不大,我可以在海面上摆开阵势,七日之内,必然攻克澎湖。”
李光地听完,满脸疑惑。7日后,施琅在澎湖大胜刘国轩,台湾的明郑王朝损失战舰190多艘,伤亡两万余人,元气大伤。
《清史稿》载:
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
刘国轩兵败,郑克塽(郑经之子)大惊失色,派人向施琅乞降,明郑王朝宣告灭亡。
很多人认为,施琅攻台,是为了报私仇。笔者认为,施琅收复台湾,有报私仇的动机,但是,归根结底,他还是为了民族大义。因为,施琅在打败刘国轩后的表现,证明了他的伟大。具体表现有三点:
第一,施琅打败刘国轩后,郑克塽的兵力已经不足以抵抗施琅。在郑克塽提出要投降时,施琅的表现是“琅疏陈,上许之”,意思是,施琅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上疏问康熙的意见,康熙说可以接受投降,施琅便停战了。若施琅想要报仇,他完全可以无视对方的乞降,直接派兵掩杀。但施琅没有这么做,他登岛后,派人医治受伤的俘虏,并且给他们分发衣服和粮食,可见施琅没有“杀心”。
第二,施琅登岛后,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前来迎接,施琅并没有羞辱他们。施琅除了代表康熙向他们提出投降的条件、收缴了延平王印玺后,和他们再没有多余的接触。郑克塽怕施琅会杀自己报仇,而施琅却故意远离郑克塽,一个是害怕,一个是避嫌。
第三,施琅登岛后,没有损坏明郑王朝的宫殿和陵寝,他让手下的士兵们令行禁止,不可骚扰百姓。据《台湾往事》记载,施琅还到曾经的老友、杀父仇人郑成功庙祭拜了一番,这样的胸襟,纵观历史,已是少有。
事实证明,施琅是一位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而不是一位只惦记着复仇的勇士。 海峡的波涛汹涌,施琅在返回大陆的途中,不知道有没有向父亲和弟弟诉说自己的苦衷:他曾经想报仇,但是,他不能这么做。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536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