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括和廉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平之战开始后,赵括40万大军被围困时间长达46天,此时的赵国李牧和廉颇在做什么,他们两人为何没有带兵救援?他们就这样见死不救吗?
战国时,根据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和纵横家提出的‘连横’理念,秦国作为原本边缘国家开始逐鹿中原,首先拦在秦国面前的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分裂出的韩赵魏三国,如果秦国想逐鹿中原,那么韩赵魏三国必须除之。
因此秦国首先便盯上了韩国治下的上党郡,从地理方位来看,上党郡几乎是秦国东出的唯一道路,因此对于秦国的战略目标而言,上党郡必须在自己手中,因此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决定进攻韩国,八年后,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彻底切断了上党郡和韩国都城的联系,因此韩国国君恒慧王决定以放弃上党郡的代价恳求和平。
对于秦国而言,能不打自然最好,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有自己的想法,他转而向赵国投降,如此明显的祸水东引自然很容易被发现,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共同商议是否要接收上党郡与秦国为敌。
赵豹第一个表示反对,他认为赵国此时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赵胜和赵禹却觉得:“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因此赵孝成王派遣老将廉颇前去接收上党郡。
愤怒的秦王果然派遣王龁前来进攻赵国,然而廉颇老矣,善防而不善于进攻,很快就因为收缩兵力防御连丢两城,赵孝成王因此大怒,不顾大的战略方向,他需要的是胜仗,因此赵孝成王派赵括接替廉颇,不出半年,便直接将王龁击溃,秦王因此只能派遣白起接替王龁。
白起上任后并没有收缩逃兵,而是延续着王龁的路子撤退,赵括觉得这是因为秦国军心已经涣散,因此白起暂时没能力整合部队迎击,然而实际上,白起此时已经率两万五千人绕到了赵括三十万大军身后,在赵军营帐内来回冲杀,最后断取赵军粮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秦国原本正在逃跑的士兵见白起打了胜仗,又折了回来,重新汇聚在白起麾下,仅为完成了对已经丧失战意的赵军合围,赵括见中计后连忙收缩兵力防御,然而此时赵军军心涣散,根本不听赵括指挥,仅仅数十天内便投降了一大半,断粮四十六天时,赵括多次率军突围不成,士兵竟然已经开始自相残杀,以战友为食。
在此情况下,赵括被迫收拢残部,在四十六天时,抱着必死的决心最后一次突围,结果突围到一半赵军大半或倒戈,或投降,整个突围队伍乱成了一团,赵括本人也在突围中丧生,此战后,白起将所有的赵军聚集在一起活埋,只留下来240位年纪比较小的士兵返回赵国,至此赵国整整一代男丁死绝,再无逐鹿中原的实力,只能苟延残喘。
很多人看长平之战都很奇怪,通常来说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围困,总会有人来支援才对,可是这么多天过去,赵国将领廉颇、李牧仿佛根本不管这四十五万大军一般,一般的史书里就算是救援失败也会有记载,而偏偏长平之战,没有哪怕一个字是写赵国援军的,反而是秦昭王为了防止意外,在河内郡征召数万青年支援白起。
这是因为对于赵国而言,全国上下已经无兵可派了,首先应该知道,赵国最初不是一个独立国家,赵魏韩三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因此他们的国力其实约等于三分之一的晋国,本身实力就不如秦国,也就是因为秦国年年征战,所以两国勉强能够对垒而已,四十五万大军已经是赵国全部的实力了。
而赵国曾经一起分裂晋国的韩魏则刚和秦国打过,此前赵国就没有支援他们,韩魏必不可能派出援兵,而齐国太远,楚国又因为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与秦国谈和,更是不会出兵帮助赵国,但凡赵孝成王信任廉颇,起码不会丢掉整个上党郡,或者是听从赵豹的建议,也不会让赵国彻底失去逐鹿中原的能力。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4746.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