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嘉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大哥李建成,夺取了政权。在李建成的旧部中,有一人名叫魏征,此人敢于直谏,多次用语言激怒李世民。李世民几度想要杀魏征,但最终还是把魏征的话当作金玉良言,魏征因此成为青史留名的谏臣。在清朝雍正年间,也有一位十分出名的谏臣,他敢讲真话不怕死,被雍正夸赞为“直谏第一人”。此人名叫孙嘉淦,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三朝名臣。
孙嘉淦,字锡公,山西人。他的祖父曾是明朝末年的知县,后来清军入关,投降了清朝。孙嘉淦的父亲孙天绣熟读诗书,可惜没有考中举人,因此对儿子们教育十分严苛。孙嘉淦兄弟四人从小被父亲逼着学习经史子集,只有过年时才能休息2天。所谓“严父出骄子”,孙嘉淦兄弟四人,除了老大孙正淦病逝外,其余三兄弟孙鸿淦、孙嘉淦、孙扬淦,都考中进士,一门三进士,而且是亲兄弟,在山西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孙嘉淦在家中排行老三,为人耿直,进入翰林院不久,就给康熙上奏提建议,让康熙十分欣赏。孙嘉淦的老师是清朝著名的大学士朱轼,在老师的关照下,孙嘉淦屡受提拔。康熙驾崩后,雍正一改传统的用人方式,雍正用人不拘一格,他喜欢有胆识、有作为的大臣。反而对“性格乖张”的官员不是很喜欢。孙嘉淦快人快语,不爱钱财,只爱名声的特点,正好符合雍正的胃口。但雍正最初,并没有注意到孙嘉淦这号人物,直到有一次在大殿上,孙嘉淦给雍正提了3条建议,让雍正怒发冲冠。
原来,雍正登基不久,为了博得一个“从谏如流”的好名声,鼓励大臣提建议。朝廷官员知道雍正性格刻薄,都是提一些浅显的建议。只有孙嘉淦当真了,孙嘉淦写了一篇奏折,名曰《孙嘉淦上书陈三事》,这份奏折的意思大概有三点:即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可以说这3条建议句句都说到了要害之处。雍正登基之初,立即关押了自己的亲兄弟胤禵,监视胤禟等人。所以,很多人认为雍正是篡位,孙嘉淦让雍正“亲骨肉”,实际上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戳到了雍正的痛处,雍正十分生气。
另外,雍正初年,国库空虚,雍正用人不拘常理,鼓励纳捐,即可以花钱卖官,孙嘉淦提出“停捐纳”,也是和雍正过不去。雍正在西北用兵,是急于证明自己,是想用“外战”来稳定“内政”,孙嘉淦却偏偏要雍正“罢西兵”。孙嘉淦提的这三条建议,虽然句句都是真话,但每一条都让雍正不爽。于是,雍正在大殿上对孙嘉淦咆哮到:“此乃狂胜邪!”雍正让孙嘉淦认错,否则就拉出去斩了。哪料到孙嘉淦不怕死,他昂首瞪着雍正,就等雍正命人将自己拉出去。
正在此时,孙嘉淦的老师、大学士朱轼站出来为学生说话,朱轼对雍正说:“孙嘉淦狂妄,本当斩首,但臣服其胆!”雍正听完后,忽然明白,如果自己杀了言官,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孙嘉淦为人耿直,是朝廷所需要的臣子。雍正转悲为喜说:“朕亦服其胆!”雍正说这句话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事后,孙嘉淦没有被问罪,反而被雍正升为国子监司业,官升两级。
孙嘉淦以直言敢谏出名,雍正朝的著名大臣,例如年羹尧、田文镜等人,无不被孙嘉淦参奏过。有一次,雍正问孙嘉淦:“你这么做,不怕得罪人吗,你图什么呢?”孙嘉淦说:“天下有两种人,一种为利,一种为名。我孙嘉淦不爱钱,不惜命,只为留下一世美名。”雍正听完后,对他更加欣赏。雍正曾评价孙嘉淦:
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孙嘉淦乃第一人。
也就是说,在雍正心中,孙嘉淦乃雍正朝“谏臣第一人”。乾隆登基后,对孙嘉淦更加重用,因为孙嘉淦公正耿直,乾隆命他担任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人。乾隆十八年,孙嘉淦病逝,享年71岁,谥号“文定”。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365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