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历史百科小编来说说长孙无忌的故事。
长孙无忌,是大唐名相,成功时风头无两,这点通过任职、封赏可以得到证明: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排行第一。但是仍旧无法避免,他结局落魄:先被诬陷,而后流放,最终自缢身亡。
我们都直到,当一个人走到某个高度,他自己的荣誉和耻辱,就都和周遭环境分不开了,注定影响着“宏观”,也被“宏观”影响,长孙无忌即是如此。那么就来带着疑问,去探讨一下其成败原因。
我们将长孙无忌的成功,归结为三点:
1,出身。他来自于官僚世家,权贵之后,父亲是隋朝将军长孙晟,母亲是北齐乐安王之女。封建时代,门阀等级森严,一个人的社会阶级,基本上就决定了他日后的朋友圈子、婚姻圈子。
这不,长孙无忌跟唐国公次子玩的很好,次子是谁呢?李世民。
不仅如此,历史记载,长孙晟还活着的时候,就非常认可李渊的家风,觉得自己女儿嫁过去会得到良好的熏陶,成为有能力,有见识的榜样妇女,两家一合计,指腹为婚成了儿女亲家。很多年过去,13岁的观音婢(皇后小字)嫁给16岁的李世民,生下李承乾、李泰、李治。
总结:阶级决定了长孙无忌的社交圈,让他离权力漩涡特别近。
2,选择。隋末大乱,李渊在李世民和谋士的煽动下决定反隋,要知道,这世界上永远都是跟风者多于开路人,因为风险更低,成本更小。长孙无忌机智地判断局势,前往长春宫拜见李渊,愿意辅佐,成功跻身“开路人”行列。
武德九年,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大,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联合劝说李世民率先发起攻击。最终,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得天下。
在历史大势之中,有部分人选择支持没落的隋朝,还有部分人选择跟宇文化及站成一队,他们失败了。李渊的盟友,有些选择做太子李建成的幕僚,他们也失败了。长孙无忌经过两次选择,决定了自己的人生。
3,态度。历史中的辅佐功臣,都特别容易倚功自傲,比如清朝的年羹尧和隆科多,最后都被雍正厌恶。唐太宗登基后,长孙无忌时常理智地谏言“外戚不应该拥有过大的权力”,顺便还把宰相之职给辞去了。这个举动,不仅保住一家安全,还为自己迎来名声。
当然,长孙无忌不是完人,他身上也有不小的瑕疵,成为其失败的一大原因。公元659年,长孙无忌以谋反之罪被流放黔州,不久被袁公瑜逼迫自尽,他死后,所有家产均被炒,所有近亲,全到了岭南为奴为避,怎一“惨”字了得!下面说说原因:
1,地位。是的,身份地位让他成功,也让他失败。唐太宗死前,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政,李治有什么决定,这俩人都会评判二一,相反,辅政大臣的纳谏却可以优先受理。随着皇帝年龄越来越大,辅臣和天子的先天矛盾产生。
2,争。虽然在“外戚干政”方面长孙无忌推脱的很好,但不能代表他不“争”。吴王李恪素来与长孙有积怨,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时,长孙无忌借机打压,李恪被赐死。因为“争”,便有结党和弄权的嫌疑,是故 皇帝也就越忌惮。
3,武则天。武则天在掌握大权的路上,受到不小阻力,长孙无忌即最大阻力来源。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前,特意带着好酒、好菜、好布料去他府上拜访,却遭到严词拒绝。武则天的母亲也多次拜访,也被义正言辞地赶出来了。随着武氏在大唐站稳脚跟,势必会迎来其对反对者的修理。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4298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