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百科-专注历史的百站网站

热门搜索: 后宫 杨贵妃 蒋介石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位置:首页  »  人物野史  »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日期:2023-03-29 15:37热度:加载中...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大家好,说起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我们现在这样假设:在西汉建国后,刘邦对韩信无比信任、韩信对大汉忠心耿耿,于是决定派这位“兵仙”前去对抗匈奴。那么西汉能不能在刘邦时期就能搞定匈奴的威胁?

  这几乎是天方夜谭。韩信用兵如神,但他并不是神;西汉初年的困局、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不是某一个名将所能左右的。

  阵地战的经验,拿去对付善于游击战的对手,韩信能否再度神奇?

  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匈奴人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储藏物资钱粮的仓库,迁徙不定;南下劫掳人畜,这是他们的天性和维生之道,世世代代以来都难以制服。

  《汉书》中描绘的更详细:

  每个匈奴男子都是一名顶尖的骑射手。他们年幼时骑羊,操练着小弓射鸟鼠来练习箭法,稍微长大点就射狐狸和兔子;加上他们以肉为食,身强力壮,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是弓马娴熟的骑兵。平时没有战事时,匈奴人一边放牧、一边猎获飞禽走兽,以此谋生;遇有战事时,他们人人可以披挂上阵,只是射猎的对象由动物变成了人而已。

  而且他们打仗的态度极其务实:

  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如果行使顺利就大举进攻,不利就后退,从来不把逃跑当成丢脸的事;如果有利可图,便会不顾任何道义。机动性强大,有利则进,不利则退;敌进我退、敌退我扰,几乎等同于近代的“游击战”。在西汉初年,匈奴人正是以这种方式,在广阔的边境上肆意选择攻击点,让汉朝疲于应对、损失惨重。

  汉代以前,中原对匈奴的最大战绩由赵国名将李牧创造,当时他采取的是扮猪吃老虎、诱敌深入打伏击的战术,最终消灭匈奴“十余万骑”;而其它主动与匈奴交战的将领,则“屡出战,不利,多失亡”。后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上,也只是将他们赶离河套地区而已。

  而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韩信曾与赵军、齐军以及楚军交手,各方都是以步兵为主,进行城池、地盘的争夺战,也就是说:双方是要正儿八经的拉开阵势打个你死我活,不存在主动退让、放弃的情况,是典型的“阵地战”,而韩信的“妙计”,正是依托这一战争特点才得以施展。

  从后来的白登之围来看,冒顿单于依托强大的机动性,示弱、诱敌、围击一气呵成,战术行云流水,让久经沙场的刘邦摔了个大跟头。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那么,如果由韩信领军会怎样?历史难以假设,也许他不会轻易上当,但他要率领以步兵为主的汉军在草原上追击、包围匈奴几十万骑兵,显然不太现实。再说了,韩信固然善于用兵,但击败一众强敌、统一草原的冒顿单于,也不是个草包。

  以上只是战术层面,那我们再看看客观物资需求。

  庞大的物资、人力需求,西汉初年有没有应付的实力?

  如果要求韩信像蒙恬那样,把匈奴人赶出河套地区,有没有难度?我们先看看秦朝时蒙恬遇到的困难:

  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又使天下蜚刍、啮輓粟,起于东陲、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秦军在北方镇守十余年,死者不可胜数;内地的男子努力耕种,不足以供应粮饷;女子拼命纺织,仍旧不能满足将士们所需,这也客观上加快了秦朝的覆灭。

  而后来国力空前强盛的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夺回河套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及车骑将军青取匈奴河南地,筑朔方......转漕甚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始於此。

  朔方之役,花费数十万以至百万万,整个中原为之运转,府库空前空虚。为了筹备钱、财、物,西汉朝廷宣布,百姓若能向朝廷献上自己家的奴婢,自己可以终身免除租赋徭役;如果官员这么干,可以增加品级;甚至老百姓若能向朝廷交牛羊,都可以因此获得郎官的爵位。这就是公开的买官卖官。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概而言之,如果仅仅收回河套地区,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西汉初年,朝廷有没有秦朝以及汉武帝时期的实力?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经过秦末农民起义以及楚汉战争后,西汉初年极其穷困,成年男子参军作战,老弱及妇女甚至也得参与后勤运输等工作。事务繁剧、财政匮乏,天子都无法凑齐四匹同样颜色马,大将、丞相只能坐牛车赶路,老百姓家里没有一丝余粮。

  反观匈奴人,则是另一番状态。秦末农民起义时,秦军回撤,冒顿单于兵不血刃南下:

  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胡河南塞,至朝那、肤施,遂侵燕、代。

  楚汉相争正如火如荼般进行的时候,“中国罢于兵革”,而匈奴人在击败月氏、吞并楼烦后,精骑超过三十万,“威服诸国”。

  风水轮流转,此时的匈奴,远远强于秦朝时期;而久经战火的中原,则比当初贫困了好几个档次,更无法跟后来汉武帝时期相比。足够的物资,才是大规模战争的客观前提。

  要彻底击败游牧民族,更是一项高难度任务

  如果从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动漠南之战开始,到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为止,西汉共消耗了76年,才将这一游牧民族暂时降服(到了东汉时期,中原再度与北匈奴多次交战;而内迁的南匈奴,则在后来推翻了西晋王朝、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而在这个过程中,汉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财富被消耗,无数将士战死沙场,以公元前123年为例,汉军在夺回河套后,汉军再度主动进攻匈奴,虽然战果累累,但代价也触目惊心:

  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於是大农陈藏钱经秏,赋税既竭,犹不足以奉战士。

  赏赐给杀获敌人的将士黄金多达二十多万斤,投降的胡虏数万人也得到很厚的赏赐,衣服、食物全都仰仗朝廷供给。而汉军将士、马匹死了十多万,装备、物资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汉朝廷耗尽了库藏以及赋税,仍旧不能支撑上述费用费用。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汉武帝不得不下令民间可以花钱、交粮免罪;即如果你犯了罪,可以花钱消灾。同时还设立了“武功爵”,对外公开出售,每级价格十七万。

  而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中原王朝曾创造了一战灭国、将东突厥老巢端掉的奇迹,但这一行动有两个前提:

  突厥人遭受百年难遇的雪灾,牲畜死亡无数;内部政治混乱,各部落离心离德、内耗不断;

  唐军久经沙场、战斗力强大,精锐的骑兵远远碾压任何草原民族。

  依托以上两项条件,唐军蛰伏多年,摸清突厥人的情报后全线出击,名将李靖、李世勣采取闪电战,一举将猝不及防的突厥人连根拔起。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西汉初年则不是这样,刘邦凑不齐四匹同色马;相比较之下,在白登之围时,匈奴的30多万骑兵则无比奢华:

  匈奴骑,其西方尽白,东方尽駹,北方尽骊,南方尽骍马。

  匈奴的战马,西边全白、东方全青、北方全黑、南边全红,每种颜色的马起码能凑够8万匹,刘邦当时如果能看清对方的大军,估计会眼红得捶足顿胸。这还是一人一马的情况,而实际上,古时的草原骑兵一般都配有副马。

  因此,中原王朝若要战胜北方游牧民族,除了人力物力外,还有个基本的前提:大量的战马、碾压对方的骑兵,这两点,西汉初年都不具备,你让韩信怎么打仗?

  结论,即使韩信在世(而且他对汉王朝忠心耿耿),西汉王朝也拿匈奴毫无办法,能解决这一敌人的,只有大量的时间、励精图治的朝廷、付出无数牺牲的百姓及将士。再说了,韩信固然厉害,蒙恬、卫青、霍去病难道就是泛泛之辈?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野史西汉时期最牛的钉子户

西汉时已开始对房产征税:房值百万收税两万

古代西瓜叫“寒瓜” 西汉时从非洲传入中国

西汉时期的窦太后和东汉窦太后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西汉时期的美女赵飞燕,没有被列入四大美女当中?

标签:韩信  汉朝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870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