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绍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汉末乱世这段期间,袁绍与曹操无疑是中原地区最出风头的两人。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随着汉末局势的逐渐明朗,袁绍与曹操终于在官渡之战展开了大决战。
一、袁曹之交
有意思的是,袁绍与曹操在少年时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太学之时,两人是同学;在外之时,两人是"狐朋狗友",还曾一起偷过人家的新娘子;在朝堂之上,两人又成了同僚,并一起在大将军何进的麾下做事。
后来董卓入京,袁绍与曹操还第一时间内提出了反抗,并一起组建了关东联军,掀起了讨董之战的序幕。此战过后,袁绍的实力如日中天,而本就式微的曹操却因为一场荥阳之战遭受重创,不得不依附在袁绍麾下。此时的袁曹,又是上下级的关系。
这么多年走下来,中原地区的袁曹军事集团,俨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令袁术、公孙瓒、陶谦等人,不得不互相联盟以图自保。只可惜,当这些诸侯一个个倒下后,袁绍与曹操最终走向了分裂。
2、 常规性解读
现在说起这件事,很多人下意识都会认为:袁绍与曹操是要争北方霸主的地位。这未尝不是一个理由,而且有几分道理。
首先,曹操的确不愿屈居袁绍麾下。诚然,在乱世前期,袁绍给予了曹操很多帮助。在讨董之战结束后,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战。原本是盟友的各路诸侯,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不断斗争。
这些诸侯,不是一州刺史,便是富庶大郡的地方太守,手下的兵马都是几万开始的。曹操手上的几千兵马,在这些手中实在不够看。多亏了袁绍庇护,才让曹操渡过了这段最混乱的时期。
对此,曹操对袁绍是很感激的。但后者怎么做的呢?已经开始把曹操当成马仔来看了,甚至想着控制他。兖州之战期间,袁绍虽然派人增援了曹操,但他却想要把曹操的妻小接到邺城来看管。
或许,这让曹操首先看出了袁绍对自己的轻视态度。后来曹操迎奉天子,袁绍又感到了后悔。据《三国志·袁绍传》:"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绍让侯不受。"
这里有件事颇为有趣,汉献帝刚开始册封袁绍为太尉,后来才晋升他为大将军。可实际上,这个大将军一开始是曹操的。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中说:
"绍耻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太祖闻,而以大将军让于绍。"
按照汉制,太尉虽然位列三公,但大将军才是最有实权的存在。袁绍听说曹操在自己头上,自然感到愤怒。而曹操得知袁绍的态度后,此时也不敢反驳,只好认怂把大将军让了出来。
曹操虽然能屈能伸,但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袁绍始终把他当成自己羽翼下的马仔。这个认识,让曹操生出了与袁绍分裂的念头。接下来,为了地盘,这两只中原之虎最终展开了战斗。
3、 保皇与反皇
以上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在这里,笔者想提出另外一种看法:袁绍与曹操之所以不合,是因为二人的政治理念不同,这才是造成他们分道扬镳的根源所在。
汉末乱局的开始,在一定程度是受到袁绍挑拨的。这说明在大厦将倾之际,袁绍便已经有了自立的念头。
比如一开始,袁绍便不承认汉献帝,反而打算拥戴幽州牧刘虞为皇帝;而早在袁术称帝之前,袁绍便曾试探过曹操,自己倘若称帝,对方的意思。当时,曹操立刻便做出了反对。
因为曹操是个坚定的"保皇党"。没错,被孙刘大呼为"奸贼"的曹操,其实没有打算称帝的意思。不妨去看他的《述志令》,里面便记载了关于曹操初入朝堂时的愿望:那就是封侯拜将,为国家建功立业。
深受儒家思想的曹操,之所以在日后效仿周文王,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在大权独揽之后,的确有了僭越的念头,但他也只是想让后人去做这种事。
反观袁绍,一直对汉室江山颇有野心。一个是要做无名有权的二把手,一个是真的想要自己当皇帝。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合理念,导致袁绍与曹操才选择分裂。
参考文献:《三国志》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256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