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百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刘秀曾经也只是一个乡下小伙儿,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庄稼汉,到成为一个崭新王朝的开创者,除了时运,除了雄才大略,还因为他的厚积薄发,因为他的心怀仁德。
01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评价刘秀:
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是因为他进行了大量积累,经历了足够的磨砺,厚积方能薄发。
他是王室宗亲,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了。
9岁,父亲去世,赶上王莽篡政,废除刘家特权,兄妹几人沦为最底层老百姓。
他的哥哥刘縯是张扬之辈,以刘邦为榜样,在当时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到处招揽英雄,聚众起义。而刘秀却保守内敛,20岁的他竟出人意料地只身前往长安求学磨练。
他拜许子威为师,潜心研读。读书闲暇之际,自己还东走西逛,结交些朋友,当个时评者,做点小生意,体验下生活。
正是这段求学经历,让他这个曾经的乡下小青年得到蜕变。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磨砺了心智 、打牢了基础。
于是,有了后来翻江倒海、轰轰烈烈的奋斗之史。
于是,他凭借自己超人的隐忍、判断和抉择,步步为营,抓住机遇,最终获得了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
02
心怀仁德,保全功臣
历史上的开国功臣遭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比比皆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便深谙诛杀功臣之道。刚刚的那句呐喊也正是刘邦的下属韩信临死前的绝望哀叹。
在对待工程这件事上,刘秀无疑交出了一份让世人满意和叹服的答卷。
他当然知道功高盖主的弊端,但也绝不想做出违背大义的不仁之举,于是他以“柔”为主、多措并举,对功臣们进行了妥善处理。
一是封侯不授权,重赏不重用。那些确有大才的大臣另当别论,哪个朝代都需要真正的治国良臣。但开国皇帝更要处理好那些打天下可以但治天下不行的功臣们。比如马成、马武,他们在征战之时出生入死,都立下大功,刘希为他们也都封了侯,保他们尽享荣华富贵,但深知他们不堪治理国家大任,坚决不能给他们实权。
这样做,既是对国家负责,又是对他们负责,也报了他们的相助之恩。
二是与功臣联姻,固朝政基础。与大臣联姻早已是帝王之家惯用的手段了,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当年吕家和刘氏宗亲的联姻,把整个大汉搞得乱七八糟。但如果能把联姻用好,对巩固国家政权而言,确有积极作用。刘秀和他手下的功臣们就大搞联姻,皇子娶功臣的女儿,女儿嫁功臣的儿子,马援的女儿嫁给了刘秀的儿子,后来还做了一代皇后。
三是鼓励早退休,鼓励下基层。刘秀鼓励功臣们提前退休,毕竟位子只有那么多,那些能力不行的、心思不正的,赶紧回去歇着吧。他也鼓励功臣们退居二线,不行就下基层待着吧。比如耿纯就主动交出兵权去了邺城,最后还成了一方名士。聪明的人都心知肚明,皇帝能够念旧情做到这个份上,自己赶快识相地“谢主隆恩”。
后来,史学家薛居正称赞刘秀:“自古帝王,能保全功臣者,唯光武一人而已矣。”
03
重情重义,广施仁政
曾经汉武帝刘彻许诺“若得阿娇为妻,必以金屋贮之。”多么美好的求爱誓言,可惜后来给了阿娇金屋,却没有给她自由和幸福。
汉光武帝刘秀也曾立下一个宏愿“做官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立此宏愿的时候,他还是乡下的一个毛头小子,等他大功告成、衣锦还乡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迎娶了阴丽华。
后来,尽管遇到了郭圣通,也先封郭圣通为皇后,但始终对阴丽华宠爱有加。再之后,终于封阴丽华为皇后,两人始终相爱至死。
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相对来说已是很圆满了,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他重情重义的一面,也正是因为性格中注入了这些“柔”和“善”的成分,使他能够在治国理政中始终体恤民情、广施仁政、注重文化、以德治边。
政治上,他整顿吏治,躬行节俭,从严治吏。
经济上,他与民休息,释放奴婢,抑制豪强。
文化上,他崇尚儒术,收集图书,变革祭祀。
在他统治后期,东汉人口达到了两千多万,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免责声明:www.yesbaike.com只负责收集整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3125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