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是秦朝的著名将领,也是秦王朝的最后一员大将。他是秦朝的军事支柱,也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关键点。在秦二世元年九月,是他受命率领骊山刑徒和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他有勇有谋,因为被项羽两次打败,继而投靠了项羽。项羽也很是重用他,封为“雍王”,和“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并称“三秦”。就是这样一位大将,为什么不受三秦地区的百姓所喜爱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其中道理。
一、章邯为什么向项羽投降?
1.仰慕项羽
项羽连续两次击败了章邯,第一次是在巨鹿之战,第二次是在漳纡之战。章邯作为当时秦王朝的最后一员大将,自然是英勇不可一世的人物,接连被同一个人打败,心里难免不生出仰慕之情。
2.不满秦朝制度
当时司马欣到了军中,就劝告章邯:“赵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仗能打赢,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 ”陈余也送给章邯一封信说:“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为什么呢?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用国法杀死他们。如今将军为秦将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以十万计,而诸侯军同时并起,越来越多。那个赵高一向谄谀,为时已久,眼下形势危急,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打算用法杀死将军,借以推卸责任,另外派人替代将军,以此来摆脱祸患。将军在外时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与你有隔阂,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将军在内不能直言规谏,在外为即将灭亡的国家的将领,孑然孤立而想长期存在,岂不可哀。将军何不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割地为王,南向而坐,称孤道寡;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杀,哪个比较好一些呢? ”
这整段话大概就是赵高为人自私自利,如果我们现在打了胜仗,肯定会嫉妒我们的功劳;如果我们输了,就会被处死。而且你功高盖主,以前兔死狗烹的例子太多了,还不如向项羽求和呢?
章邯就派人去见项羽,两人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见,缔结了盟约。项羽就立章邯为雍王,并且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
二、章邯作为三秦地区的本地人,却没有群众基础的原因
你想一想,章邯作为秦王朝的最后一员大将,国难当头,选择了投靠敌人项羽。而且还带着自己的兵队20万人,最后这20万人还都被项羽坑杀了。这20万人,大多来自于三秦地区,虽然他们被杀掉了,但是他们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还活着,并且居住在三秦地区。再加上这帮士兵领袖的三个主要将领(章邯、司马欣、董翳)都被项羽封为王,是个人都会怀疑这三个将领和项羽有某种交易,而且这种交易还是以牺牲自己的士兵为代价的。这也难怪章邯虽然是本地人,但是却没有群众基础了。
总而言之,纵观古今,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大多都是因为臣的功劳比皇帝还高导致的,要不怎么会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说法呢?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564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