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一词的来源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这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 历史过程与历史著述
历史过程与历史著述有联系,却是两种意义和性质不同的东西
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观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优秀的历史著述能够揭示历史矛盾运动的内在联系,正确地反映历史的本质,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具体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现实需求,他以客观历史自身为基础,是在先进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指导下,对客观历史事实、历史进程进行科学认识的产物。离开客观历史本身,任何历史著述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 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史学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对史料进行记录、编撰和整理,而是在广泛收集、占有、鉴别史料的基础上,揭示历史的真相,以便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比较准确地阐释历史矛盾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史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历史之间,即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即使是同一史观的历史学家,也会因时代不同、条件不同,写出内容不同的历史作品。
人们的物质关系是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历史学首先要研究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而不是脱离物质生产的所谓思想观念的历史。
历史是现实的“昨天”,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我们不仅不能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且要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未来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史家对历史进行认识时,不能脱离对复杂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历史研究的基本目标,首先是要“正确的和准确地描绘现实的历史过程”,这既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同时也是更深入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历史认识的前提。但这并不是说,历史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一般性的历史事实的确定和描述上,而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刻底蕴。
历史学最根本的任务:探求历史轨迹,揭示历史规律。 **重点**
学科结构:大体可以分为理论部分、主体部分和史学辅助学科及史学分支学科等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史学理论、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理论、史学方法论等。
主体部分:人类历史进程的断代序列:史前史、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等
研究的具体内容: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和考古等
著作的形式:叙事体、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等
史学辅助学科: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考据学、训诂学、诠释学等
学科结构和内容并非僵化不变,它们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发展。
## 历史学与考古学
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考古学的成果,有效地弥补了历史文献资料的不足,丰富和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填补了某些阶段的历史空白,使一些“历史之谜”揭开了谜底。(原始社会史)
其次,考古学的成果有助于纠正历史文献、历史传说或历史研究结论中的某些不足或谬误。
## 历史学的功能
史学功能主要是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学术功能:指历史认识,即史学的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该成果在本学科中学术水平的高低。
社会功能:指史学成果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学术功能是辩证统一的,既没有脱离任何社会意义的“纯”史学,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纯”社会功能的史学。
## 中国传统史学历史观
- 循环论史观(统治地位)
- 战国 邹衍 “五德终始”最早
- 认为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不过是金、木、水、火、土五德的循环
- 汉 董仲舒 “三统”“三正”说
- 将循环论历史观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 英雄史观
- 天命史观
## 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 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准备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们开始思考社会生活的关系; 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开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抗阶级,对抗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的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而且提供了较有洞察力地认识已经逝去的一切社会的可能
- 无产阶级的成长及其斗争实践,为唯物史观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 欧洲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业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
## 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
- 黑格尔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历史,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永恒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运动、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部“世界历史民族”不断更替的历史,这种更替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汲取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辩证法从他的神秘的哲学体系的束缚下解救出来。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问题的研究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第一次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对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类的解放,从哲学上作了论证。
- 通过对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即私有财产不过是人的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指明“国民经济学只不过表述了异化劳动的规律罢了”
- 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进行的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批判
- 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历史观上的贡献)
- 圣西门,傅立叶:社会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进步的过程。不仅肯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且力图阐明这种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
- 圣西门:将规律性思想运用于历史研究,认为只有这样的历史学才成为科学。
- 阶级斗争是历史上每一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
- 傅立叶:每个社会都存在旧制度的残余和新制度的萌芽。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能长期停留在一个历史阶段。
-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
- 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
- 自然科学的成果(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生物进化论)**重点**
-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观点,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推动了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的进步,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而且揭开了“机体的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使“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被归结为某种遵循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共有的同一规律所发生的过程”
- 恩格斯强调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哲学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各种物质形态的普遍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 达尔文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马克思明确指出,达尔文的这部著作,“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 19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提出的阶级斗争史论
- 复辟时代的法国历史学家大多都意识到历史发展和阶级斗争、经济生活有较密切联系,因此把研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阶级斗争当作历史科学的主要任务,并在他们的著作中,力图从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出发去解释历史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唯物史观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理论基石,为人类认识自身社会的历史演进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 人们的一切物质活动及其基础物质实体和物质关系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全部内容。
- 从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出发考察历史活动者个人的意识、动机、目的和意志的发展变化,就要从他们个人的生活实践过程和实际生活体验着手;考察一个阶级、阶层,乃至整个民族共有的意识、动机、目的和意志,就要从那个阶级、阶层,乃至整个民族共同经历的生活实践过程和实际生活体验中找到规律性。
- 机械唯物主义将“社会存在”理解为人之外的“客观环境”,由此就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误解为“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样机械地理解人与“对象”世界(或“现实”“感性”世界——总之,被视为人之外的“客体”世界)的关系,导致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环境”之间的二元并存,导致**“环境决定人的命运”**,以致普通人只能期待“教育者”去改变“环境和教育”的错误结论。
##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指任何社会历史现象的产生、演化和消亡都具有其自身内在的原因,存在着因果关联。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是指社会历史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或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历史偶然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其背后常常隐藏着历史必然性。历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透过历史上纷繁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历史的必然性。
历史必然性是世世代代人们的活动之间的历史联系,是现实条件同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活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以及直接后果、间接后果之间的内在联系。
## 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社会现象在人的活动基础上发生,历史过程由人的活动来完成。
- 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历史作用。同时也积极评价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但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和个人崇拜的思想
- 唯心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
- 历史唯心主义从其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理论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之类的非普通个人可比的少数人,即所谓“英雄”创造的,忽视甚至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动力,劳动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也就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从而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结论。
- 劳动大众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物质经济基础,而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及其创造者的面貌,决定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的面貌。
- 劳动大众的人心向背,决定领袖人物的成败
- 领袖人物是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历史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与人民群众是一体的。
- 领袖人物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领袖作用,更要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只有当领袖人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他才能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成就伟大的事业。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却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不同阶级的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 重视杰出人物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认识到,伟大的历史人物都不是偶然出现的,他们是因为“时代的需要”而被“呼叫”出来的,而时代的需要实际上就是代表一个时代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需要。
- 历史人物能够做出多大的贡献、能够给当代和后代留下多少值得长久怀念的物质或精神的财富,归根到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回应了时代的需要。
- 杰出人物是满足社会需要和履行社会职能的产物,所以,杰出人物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 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就在于是他具备了胜任历史使命的特殊才能,这样的才能使他能够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满足社会的需要,推动历史的发展。
- 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出色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履行了其社会职能。
- 任何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都无法超越时代的限制。
## 旧史学“四弊”“二病”
- 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 “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家谱”
- 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 历代正史显示不出“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的历史进化状况
- 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 中国旧史知古不知今,不能经世致用
- 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 中国历代正史只记载某些事实,不能做到“鉴既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
- 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 不能表现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 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 缺乏创造性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 社会条件:救亡图存、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 思想条件:马列主义的传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李达。发文、教课等各种方式。扩大了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 学术条件:中国史学自身的逻辑发展(学术自然演进)一方面“新史学”对旧史学的冲击,使中国史学处在变革之中,对中国史学走向近代,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秀思想遗产,如朴素的唯物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思想传统,使唯物史观易于为中国进步学者所接受,并把它同中国历史的研究结合起来。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史学研究的重要论述
- 要高度重视历史。(大历史观,把历史放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人类教科书的高度看待)
- 大历史观,即把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作为今天的镜鉴,把当代现实问题放到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把握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洞悉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汲取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 正确地研究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来研究,对新中国历史研究的定调)
-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
- 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
- 对于如何研究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
- 对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 始终贯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坚持实事求是看待历史、不能割断历史、要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等基本观点。
- 重视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中国梦,三大飞跃)
- 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危害及反制措施)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立,考古的中国气象等)
- 意义:对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 史学五朵金花**必考**
-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 从长时段、整体视野关注和研究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力求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社会形态的演变作透彻考察。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魏晋封建说等不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没有定于一尊,但深化了人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有助于从宏观层面把握历史进程。历史不是琐碎事件的堆积,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离开宏观考察,人们将无法看清历史内在的、有机的整体进程。关注长时段社会形态的演进,更能看清中国历史的根脉所在,更能精准把握中 国 历 史 的 文 化 特 质、精神气韵和内在规律。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的研究。为了探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发展规模,学术界集中精锐力量广泛搜集明清及近代的农业、商业、手工业资料,积极推进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尤其是江南区域史的研究,无论是在资料搜集、领域开拓,还是在方法探求、历史认识上都有长足发展,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
-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
- “五朵金花”中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中国农民战争的起因、特点、性质、发展阶段、失败原因、历史作用、农民政权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展开。注重民众史研究,不仅契合了 20 世纪初以来史学界倡导研究民众史的号召,而且促进了研究视角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可以说,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是中国史学完成从精英史到民众史结构性转换的重要标志。
-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
- 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主要通过研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来探讨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通过讨论,井田制、屯田制、占田课田制、均田制、官田制等历代土地制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劳动者身分、赋税徭役制度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得以发覆。
- 汉民族形成问题
- 第一,“五朵金花讨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史学家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去、进一步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背景下产生的;第二,问题的提出,虽大多是由一篇文章、一个观点而引发,但是这些问题多为以往问题在新的条件下的延续,成为新语境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关注的、具有学术与现实双重重大意义的问题;第三,就问题本身而言,都是在试图回答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宏观问题,试图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道路 。
## 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P129)
- 1、实事求是原则
- 历史认识过程包括认识中介的主观性和认识客体的客观性,历史现象的无限性和历史资料的有限性,历史事件的偶然性、随机性和历史学科的规律性,系统性的矛盾。
- 历史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对史学研究成果的检验,更多通过理论研讨来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认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 中外史学家,都以追求真实记录和再现历史为目标。
- 人类历史的客观性,由而历史认识应该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这就成为历史认识应该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基础。
- 如何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
- 历史研究对象的即逝性,不能停止,重演,复制,人们只能通过历史遗留来认识历史,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历史原貌,既取决于历史遗存和史料,又受史学家功力,素养等影响。
- 历史研究对象的另一特征,由有意志,有活动目的的人创造。这些过程符合规律,历史学家从这些现象中揭示历史规律。(风筝)
- 历史作为已经消失的社会存在,不会变化,但人们对其认识,却是由表及里,越来越深入,全面。
- 事实求是的方法要求史学家从历史的总体和相互联系来掌握历史,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使历史叙述证据确凿。
- 2、历史主义原则
- 历史主主义思想出现较早,柏拉图,历史是一条长河,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论思想,出现于19世纪初期,后来发展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 历史主义的对头是实证主义,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的运动过程,每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 历史事物的独特性,强调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去理解历史事物的独特性;对历史抱着客观,尊重的态度,不应以人类的理性作为判断历史的尺度。
- 自然研究不变和永恒的法则,历史研究独特的,精神的,变化的领域,自然科学的抽象和分类方法不适合历史研究
- 人类历史处于永恒发展中,一切历史事物都处在某一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在历史研究中,要从具体历史事件所处时代条件出发,分析其特殊的历史联系,才能更接近事实的理解。
- 马克思历史主义,把对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的思想统一起来,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去理解和评判历史,从而避免把历史的独特性和规律性对立起来的偏向。
-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统一的法则,合乎历史必然性而出现的历史事物,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把问题放在时间脉络中考察前因后果,还要注意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 3、阶级分析原则
- 阶级属于经济的范畴,人们对成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
- 在历史研究中,要重视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揭示隐藏在政治思想斗争背后的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阶级物质利益。
- 全部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是自己时代经济关系的产物,而整个时代的上层建筑,都要由这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来说明。
- 分析阶级斗争问题,要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有不同时代的特点。
- 运用阶级分析法时,要注意阶级意识如何产生和是否存在的问题。
- 工人阶级意识产生,自在到自为。
- 4、整体研究原则**重点**
- 在历史过程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 在时间序列上,把人类历史看成一个内在脉络的连续的过程。(对中世纪的看法)
- 在空间上,对近代以后的世界历史进行整体研究。
- 人类正在经历从“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
- 转变的原因是各民族相互交往和影响,各民族隔绝的状态消失。
-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世界历史由世界历史性事实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实构成
-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终极原因,不是某种精神力量和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
- 整体研究原则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
## 当代中国考古学的三方面学术来源
- 传统的古器物学
- 西方考古学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 “二重证据法”**重点**
- 近代经学向近代学术转型,王国维了解西方实证主义,关注新发现的史料,1925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正式提出二重证据法。
- 将纸上的材料和地下的新材料互证,用以解决古史研究的重大问题。
- 首次用于《流沙坠简》,后《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 陈寅恪补充:异族故书和吾国旧籍,外来观念和固有材料
- 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
- 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
-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 注重把文字训诂和史事、制度的考察结合起来,重视把文字训释与实物考察结合起来,强调通识,反对穿凿附会之说
- 在学术方法上的意义,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
- 中国史学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 不足之处,背后无哲学理论的支撑,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在术的层面上,不能称为道。
##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重视修史、追求信史、经世致用
- 一、重视修史的传统
- 重视修史与文明传承
- 中国史学传统很多,在统治阶层比较重视修史,成为一大传统。
- 中华文明未曾中断而一直延续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实体和文明未曾中断;语言文字的连续性和学术传统的连续性,具体表现在历史记录和历史撰述上的连贯性。
- 史官制度的独特性。
- 官修史书的传统
- 官修史学的基础是史官的建置。
- 历代史官的设置状况,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三国太史令,著作郎,唐以后史馆中的史职。
- 修史机构,东汉兰台与东观,魏晋时期的中书省与秘书省;唐代史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规定应送项目和报送的部门。
- 史馆的工作内容:修前朝代史;修本朝实录;修本朝国史。
- 宋代修史机构名称:国史院,实录院,起居院,日历所,会要所,玉牒所。
- 元代翰林兼国史院,明代翰林院兼国史院,清代翰林院下置国史馆,起居注馆等。
- 私人著史的传统
- 史家的职责: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
- 史官中不乏优秀的史家,优秀的史家并非都是史官
- 私人撰述的成绩:
- 《两汉纪》《后汉书》《通典》《唐会要》《通志》《文献通考》
- 《藏书》《明儒学案》《读通鉴论》《日知录》《文史通义》《考信录》
- 史家成就的原因:出于皇命;补史官之失;史学的自觉意识;史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撰述宗旨的驱动。
- 私家撰述的特点:
- 贵独立自得之学,重别识心裁
- 史家视野开阔,史书内容广泛
- 大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 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
- 官修史书和私人撰述的关系,是中国史学的两翼,相依相存,私家撰述创造性突出,都十分重视本朝史,密切联系又区分。
- 二、以撰写信史为目标
- 秉笔直书的记事原则
- 书法无隐,秉笔直书
- 直书原则表现在:按实而书,杜绝泛论;叙述当时,务在审实;他善必称,己恶不讳。
- 从历史事实的要求上去评论史家、史书的优劣得失
- 以信史为追求的目标
- 直书和曲笔
- 信史四条标准
- 善于处理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
- 求信、求真、弃奇
- 明了史事始末原委并作合理的编次
- 把握评价史事的准绳
- 追求信史表现
- 不徇人情,坚持实录精神
- 正确对待事实、褒贬和文采的关系
- 全面判断国史、野史和家史的价值
- 考证前史,祛疑存信
- 自觉处理历史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尽其天而不益以人
- 历史的局限
- 四大体例的优点:记载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连续性发展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各族之间的历史共识,增强凝聚力;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 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出现一些缺陷。
- 先秦时期史官受到礼的约束,秦汉以后受名教思想的束缚;
- 中国史家的历史观,先是天命史观,后为英雄史观
- 对某些事件的记载和判断,大多是颠倒的,模糊了事务的本质。
- 三、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未完成*
- 经世致用是史学之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 春秋时期已意识到史学对个人修养、政治的作用,此后司马迁,刘知畿,龚自珍对史学社会功能认识越来越深刻。
- 史学产生社会功用的原因:史学能够延伸人们思考的时间范围,扩大人们视野的空间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必然联系,总会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与关注;史学人们提供了思考时空和思考对象,可以陶冶情操,知理明道,增益智慧等。
- 史学的经世作用体现于: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史学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史学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教科书。
- 历史撰述与历史经验
- 总结历史经验是史学家的自觉意识。重视历史经验,因为历史经验可以作为现实社会活动的借鉴。
- 先秦时期,把具体的历史经验上升到抽象层面的思考
- 总结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是司马迁撰述宗旨之一
- 宋代朱熹,讲究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
- 唐初对隋灭亡的教训经验
- 王夫之《读通鉴论》,史学的资治作用。
- 读史明道与人生修养
- 重视写人的活动和思想的传统
- 史学与修身、立事。列传的编次序列:社会角色序列;事功序列;道德序列。
- 通过读史可以促进和提高人生修养。史学可以治身,治世。
- 史学与蓄道明德,道散于事中,通过读史来找到道。
- 修身与立事跟蓄德与明道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并不相同;前者是指品质与能力,后者是指境界与器识;前者是说具体事物,后者是讲普遍认识;前者更多地反映出激情,后者更多地表现为理性。
- 司马迁关于理、道、时、势的探究。
- 王夫子对智、谋、人性、时势的看法,求顺于理,在势之必然处看见理。
- 从史学中汲取历史智慧
- 以往经验可以借鉴未来
- 历代典章制度有承因之处,观察其走向
- 事实中包含有道,从中总结出规律性认识,用于谋身,谋国,创立法制等等。
## 中世纪欧洲史学——神本史观
基本观点:人类社会不是自发的历史过程,而是神定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万物,而且也支配万物,包括国家、民族和个人;人类社会有生也有灭,是上帝的意志,决定了人类社会有此岸的苦难世界向彼岸的极乐世界过渡。
《圣经》具有绝对的权威,它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述,成为中世纪欧洲史学的理论基础。
## 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 文艺复兴,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人本主义思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崇尚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此产生人本主义史学。
- 人本主义史学理论特征:历史是人主动活动的记录,是人活动的结果;历史的主人是人,历史发展的中心是人,而不是上帝。
- 文艺复兴的史学不是简单回复希腊、罗马的史学,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新兴资产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撰写历史,标志着资产阶级新史学的产生。
- 意大利,布鲁尼,第一个人文主义史学家,《佛罗伦萨史》,讲人的历史,与神学史观彻底决裂;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人文主义史学的结晶,从日耳曼人入侵讲起,探究历史的因果关系,试图找出规律;俾安多《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410年到1440年,实际上的欧洲中世纪史。
- 法国,康敏斯《回忆录》,强调国家统一,分析历史进程的因果联系,是一部体现人本主义政治史观的杰作;波丹《理解历史的方法》,史学理论著作,分作人类史,自然史和神圣史,历史进化的观念。
- 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理查三世传》,弗朗西斯培根《亨利七世时期的英国史》,推崇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 德国,佛拉西斯《马格德堡世纪史》,自耶稣降生到1300年,区分基督教和天主教,根本上动摇了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弗兰克《世界志》
- 《德国史》,强调历史进程向理性前进,理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按照一定合理的顺序发展变化。
## 兰克学派**必考**
兰克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其广泛影响不仅仅在德国,而且遍及西方各国,以至兰克和兰克学派成为19世纪西方史学的象征
兰克思想核心:“如实直书”即“事情是怎样就怎样叙述”
兰克认为,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收集史料、辨析史料、整理史料,这样,“不偏不倚”的著作自然会问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兰克《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史》《教皇史》《塞尔维亚革命史》《意大利史》
“习米纳尔”培养出瑞士布克哈特,美国班克罗夫特,宣扬实践兰克思想
## 年鉴学派**必考**
- 概述
- 20世纪,历史学成为形态完备的人文学科,20世纪初,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史学革新思潮,以往人们关注的政治史,是个人的历史,只有经济史和文化史才是人民的历史。
- 二十年代末,布洛赫和费弗尔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指出历史学家用陈旧的方法,对于社会、经济研究的进步却视而不见。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对史学研究的价值。
- 布罗代尔,强调历史学给社会科学所带来的深刻影响。1958《长时段: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或社会时间多元化理论,可以成为人文科学共同的方法论,奉献给整个社会科学领域。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年鉴学派成为西方新史学思潮的领航者。
- 年鉴学派创立者是布洛赫与费弗尔;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布罗代尔;第三代领袖是勒高夫和勒华拉杜里。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年鉴学派对法国史学已经产生广泛影响,“年鉴精神”已经成为法国史学的精髓。
- 核心历史观
- 历史客体建构理论
- 历史客体建构理论是年鉴学派与传统史学的区别所在,传统史学认为,历史客体埋藏在史料中,需要我们去找,历史客体可以脱离人而存在。布洛赫认为,历史学最终要阐明的论题是人类的意识,人不仅是历史研究的对象,也是历史研究的主体,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历史学有能力产生客观或者科学的知识,只是这种认识不是来自过去,而是历史学家。传统史学依赖经不起推敲的记忆,年鉴学派则倡导一种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 建构历史客体的方法,一方面汲取了来自社会科学的养分,另一方面则是从新史学的实践中发展出来。
- “问题史学”
- “问题”是建构历史客体的有效方法。
- 从问题史学出发,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理解历史便是要解释和理解演变过程,进而理解当今世界,这才是历史学家的任务。
- 时限的辩证法与总体历史
- 布罗代尔,时间有瞬时性和长时段。瞬时性指事件,以及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等;长时段指趋势,周期,结构以及宗教,文明,经济,社会史等。
- 从历史的长时段出发,制造出真正的社会模式,而不是从一时一事出发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
- 重视长时段意味着年鉴学派侧重于社会整体,而不是细微的个别事件。真正的历史,总体史。
- 成就
- 集体心态研究
- 年鉴学派的最主要成就
- 布洛赫 《国王的奇迹》费弗尔《拉伯雷的宗教》拉杜里《蒙塔尤》
- 借地理环境的主题来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 费弗尔《莱茵河》,是一条联系各民族文化的河流,而不是争夺利益,仇恨的河流。
- 布罗代尔《地中海世界》,应用时限辩证法——时段理论:地理时间(长时段),社会时间(中时段),个人时间(短时段),分别对应于结构,局势和事件。研究地中海以及与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事务。
- 其他方面
- 布洛赫《封建社会》历史比较研究
- 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史家必须与现实密切接触。
- ······
- 这些成就成就了年鉴学派在西方史学中的主流地位
## 历史人类学
- **历史学关注人类的历史,人类学关注人类的体质,历史人类学并非历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分支学科,而是去修补现代学科形成过程中某种缺失,弥合人文学科研究中过度专门化造成的鸿沟。**
- 历史人类学反映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创新和发展,历史人类学涉及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但不属于其中任何一学科,也不是三者的综合,他是基于年鉴学派理论的新的历史思维,新的历史认识方法。
- 历史人类学追求学科综合,认为任何研究方法,手段,无论是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方法,社会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和历史学的情节叙事方法,都可以解释人类学为认识人类而提出的问题。
- 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对象为习俗,习惯,包括生理习惯,行为习惯,饮食习惯,感情习惯,心态习惯等。核心对象是集体,把集体行为和文化模式联系起来,集体行为体现文化模式,文化模式赋予集体行为以意义。
- 理论假设与实证性史料结合,用细致的史料去证明一个超越个体的命题。历史人类学设想,我们一旦建构出集体生存的情景,我们也就容易理解在其中生活的个体生活的社会意义。
- 历史人类学要说明的是集体或整体,无论它是以个体还是集体(整体)为对象,集体(整体)都是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对象。
- 伏维尔《1300年迄今的死亡与西方》,人人面临的死亡问题。
- 英国汤普森《共有的习惯》,研究习惯与文化,习惯并非过去的事,而是独特的环境和心态,习惯一方面传达了文化,一方面与普遍发生联系。
- 勒高夫《圣路易》,20世纪末一部重要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通过路易九世的生平活动,阐释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构成一部圣路易的“整体”史。
###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
- 7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进入史学领域。
-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向知识的客观性与语言的稳定性等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 文本之外无他物。根本没有直达文本以外世界的途径,与文本无关的人或文化都无从理解文本
- 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
- 历史叙述之外,不存在任何客观的历史。
- 反对以单一的模式去描述世界历史。
-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两者之间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性问题。
-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历史的叙述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历史的真实性不仅需要其内容为真,更需要以叙述的形式作为支撑。相对于整个历史文本而言,形式之真与内容之真,才构成历史文本整体的真实。
- 后现代史学和现代史学对“历史的真实”理解不同。
- 现代主义史学认为,人们正在接近历史的真实,坚信历史是可知的。
- 后现代主义认为,如果历史研究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活动,那么研究者就是历史学中使过去和现实相连的根本因素。历史学家的主观性和历史真实彼此融为一体,融合在历史叙述的实践之中。
- 历史文本完成之后,真实与否由读者来决定。人们不因文献更加丰富,便认为史家他的前辈对历史认识更全面,更接近真实。
- 就传统历史而言,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根本问题是,主观认识在历史知识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 在历史认识领域,强调对历史差异的认识,反对以单一的叙事模式来描述世界历史。有助于从认识论上批判历史学中的“西方中心论”
- 推动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开拓微观史学、日常生活史学、心态史学、新文化史等历史研究新视野
- 从后现代主义“摧毁”“解构”和“否定性”等基本理论特征出发,进而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学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 否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否定历史矛盾运动的连续性和客观性,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进而否定人类历史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性
## 20世纪初的史料发现**必考**
- 殷墟卜辞
- 汉晋简牍
- 敦煌吐鲁番文书
- 明清内阁大库档案
## 考证方法
- 考证方法:理证、书证、物证
- 理证:历史记载明显不和常理,但又没有史料来反驳它,就只能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其妄伪
- 书证:利用各种文献来证明某些史料正误的方法,即以多种更为可靠的文献来证明一种记载是否准确
- 物证:以出土的实物来证明文献记载的真伪
- 考证也有内证、外证之分,前者指通过同一材料内部的自相矛盾之处来发现某记录的不实,后者则是通过另外的材料来证明真伪,前面所举书证之例,即为外证
- 运用史料,引述史料不等于运用史料
- 原则
- 慎用史料,不堆砌史料。强调史料证据的重要性
- 论从史出,既反对出于某种事先的概念而取舍,剪裁史料,又要避免为史料所左右
- 坚持多种史料的互证,在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上发现问题所在
- 摆事实,讲道理,即不仅要通过史料讲述“是什么”,还要在此基础上讲述“为什么”
- 发扬认真对待史料的精神,提高全面利用史料的能力
- 史料两面性
- 一方面,史料作为人们认识历史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另一方面,史学工作者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总是同一定的史观相联系,而后者又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前者
## 历史编撰的形式
- 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即历史编撰的体裁和体例。
- 体裁
- 中国
- 编年体史书,按时间顺序,符合人们理解和阅读历史的习惯。
- 《汉纪》首创编年体皇朝史,被后人认为是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与纪传体皇朝史并称为修史的“二体”
- 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年代大事和典章制度。
- 《史记》始创
- 《汉书》取消世家,改书为志,修成第一部纪传体皇朝史,该体便基本定型
- 以人为纲,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包罗丰富,以编年体的本纪统领全书,以下按制度、人物等分门别类,兼有多种体裁之长。
- 纪事本末体,叙事事件的完整。
- 以“事”为纲。大致按时序排列、以重大事件构成历史叙事的体裁。
- 典制体,详述历代典章的沿革。
- 学案体,对艺文志一种改进。
- 另有史表,图录,纲目,会要,评论等体裁。
- 近代章节体的兴起,无论是时间,事件,人物,都可放在章节中。
- 适应了近代以来史学进一步走向社会和人们更加灵活地表述历史的趋势
- 一方面,史书体裁的多样化和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成就,使错综纷杂的历史得以清晰有序地展现;另一方面,史书体裁又不应成为历史撰述地桎梏。
- 史书的不同体裁之间往往是互相补充和综合的。尽管某一史书在总的方面可以说是属于某种体裁,但在具体的表述上,有时不免吸取这种或那种体裁的形式。
- 外国
- 以编年史为主流,同时也有大量以记人为主的传记和以记事为主的大事记及综合性史书
- 传统向近代转型
- 博学学派
- 关心地方史、神话、古代法律、宗教仪式、家族谱系等
- 大量使用档案文书和碑铭,形成了近代史学的某些渊源
- 转型特点:重视政治史的同时,又关注宗教、制度和法律等问题,把编年史与专题史结合起来,使传统的编年史面貌一新
- 历史哲学的兴起
- 要求突破单纯的编年叙事的撰史方式
- 历史的科学化
- 在自然科学进步的影响下,历史学也像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知识体系一样,拥有成为科学的期望
- 历史撰写的形式不能不受这些学科的影响,历时性的叙述常常会让位于结构性的分析,除了少数通史性著作外,专题性的历史或者专门史占据了主要地位,其内部的叙事结构则可能按照问题本身的逻辑设计
## “史家四长”**必考**
- 刘知畿提出“史才三长”
- 史才:历史编撰的能力和史文表述的能力
- 史学:历史知识的积累
- 史识:历史见识、价值判断
- 章学诚提出史德:史学家研究历史要有端正的“心术”
- 梁启超概括为史家四长,史学贵专精,史识讲史家的观察力,史才专讲作史的技术,史德指忠实。
- 古希腊卢奇安认为理想史学家具有两种才能,一为政治眼光,二为表现才能。史家的能事给复杂错综的历史事件赋予条理分明的秩序之美,然后用流畅的笔调把这些事实记载下来。
- 修昔底德,最明显的证据和合乎情理的正确结论。
## 历史常识
-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唐皇朝正式设立史观于禁中
- 今存“二十四史”,有八部成于唐初
- 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禹贡》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811.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